02.29 数学高考的最后一题,为什么那么难?

灬辉辉


高考最后一题为什么那么难,真的很难吗?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认真读了最后一题吗?说实话,高考能做到最后一题,且完全答对的很少,几乎有六七成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认真答最后一题。即使答完的也都是草草了事,思维跳跃比较严重,阅卷的老师根本不知道答案怎么来的,只能比照参考答案给你赋分。

我觉得大家普遍觉得高考最后一题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思维定势。我们从进入高中,从老师出模拟试卷,到模考基本都把复杂一些的题目往后放,有的老师甚至一看到有点难度的题目就直接拿到试卷最后。为什么放在最后呢?因为大家都讲,高考要有区分度,要选拔人才,放在最后一题可以更好地选拔人才,因为能在考试中,顺利答完试卷且能把最后一题答完的基本都是思维比较活跃,在解题过程中能水到渠成。所以我们一直都觉得最后一题很难,甚至有的同学从来都放弃最后一题,为什么呢?因为前面的题目能够全部做完且都正确的话,数学成绩在135左右就很好了,干嘛非要去拼最后一题呢!其次,基础不牢固,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同学由于基础不牢固,在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消耗大量时间,后面的简答题能做四五道题都难。我们讲高考试题是要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高考试卷不仅仅是在题目难度上要有区分度,在其他方面,比如心理承受能力,时间观念等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比较优秀的同学在前面的选择填空题目上花费的时间要在30-40分钟,一般35分钟就足够的,当然个别题目会有难度,但最多45分钟的,否则后面的简答题答题时间会比较紧张。第三,高考本身的目的要求。高考的目的是从近千万的考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如果都能拿到150分,那还要考数学干什么呢!其实,高考数学要求考生除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要考察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来看这六大能力是区分考生能力有效的方式,基本上高考数学成绩高的考生基本能较快适应大学里面的学习生活,而且这些考生基本能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取得不错的发展。最后,考场的压力。高考考场和普通的模考不一样的,那种压力下你的答题思维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时候一时的思维停顿就可能影响整场考试,甚至是一次考试!所以,在高考前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即使你做好了所有的准备,高考考场的发挥也可能达不到100%。

你们看看这道题难吗?(利用不等式性质对乘积函数进行分段简化处理即可)

总之,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题,是考察一个人的智力,也是考察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模考中就要有意识的去养成或者说主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答题习惯,做好基础题,答好提高题,争取拔高题。这是我从高考走来,参加数次高考阅卷后总结的一点皮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在高考中答好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题!


诗和远方1920


经过这么多年的高考,各种知识点一般都要翻考很多次,什么奇妙的出题方式都见过了,但是高考生们在踏入考场时还是很忐忑,不知数学考试今年又会碰到什么难题,尤其是最后一题。

在庞大的人群中,数学学习潜力较大的人比例是偏少的,大多数人的数学能力都是很普通的,较少的人只能学会一点数学基本知识,这就是正态分布的规律。

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在题海战术的安排下,也能熟悉很多基础题,一些提高题也可以做出来,这就像唱卡拉OK,重复多次,也会熟悉和进步的。

重点学校或重点班集中网罗了学习较好的学生,起点较高,再进行强化训练,数学的实力必定大为增强。

而那些经常参加各种级别的数学竞赛的学生,一般的高考题目对他们来说已经易如反掌,高考最后一道题可能有些挑战性,但竞赛高手也能应付裕如。

不论是否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学习数学时必定经常遇到全新难题的考验,这是一种奇妙的心理历险,其紧张刺激程度丝毫不逊于武侠小说中刀光剑影的场面。如果挺过去了,学习功力又增强了一些。数学竞赛高手就是频繁接受这样的挑战的,因此在做难题怪题时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

高考最后一题考倒很多人,说明大多数学生平时太着重唱K式训练,没有注意开发机动灵活的潜力,但同时又给了数学尖子脱颖而出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