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见过最能喝酒的人一顿能喝多少?

竹林深处听雨眠


读书时在同学家开的饭店里看见三个人喝了96瓶啤酒,后来他们开车走了,不摇不晃,清醒的很!我和同学去数的酒瓶。

白酒见到喝最多是我06年在广东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同一桌的有个河南人,以前当过兵,身体粗壮,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天上菜有点慢,饭店先上了一碟花生,大家都在慢慢聊天,突然他站起来说先干一杯,找一个喝啤酒的四两杯,(现在那种杯很少见了,偶尔在大排档还能看见用来喝茶),给自己满满倒了一杯,我们就用四钱左右的小白酒杯,每个人他碰一下喝一口,就这样举着,按他自己的说法叫杯不落地,碰了一圈刚刚好喝完这杯酒,之后才吃了颗花生米,上了两个菜以后他又站起来,还是同样的一满杯反方向又碰了一圈,按他的说法叫反转乾坤,有始有终!不知道这个是他家里的习惯还是部队的规矩。这样他等于已经喝了两杯八两酒,我们一帮朋友年轻气盛,平时自诩也有点酒量,看他这么嚣张自然默契的想灌倒他,然后各种说辞、酒令,揽肩恭维,他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我们六个人大概都是八九两的量对付他一个,46度的皖酒王,我喝到眼都直了,看他还是面不改色,那时候喝白酒结束的时候讲究用啤酒漱漱口,结果每人又喝了一瓶大支的青岛啤酒,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呵呵……

后来我们又去了酒吧,我摊在卡座沙发上看他搂着一个女孩子又唱又跳,小支装啤酒好像喝益力多一样一仰脖一瓶,一仰脖一瓶,再后来我就不记得了,不过到现在他张牙舞爪喝啤酒的样子还深深的刻在我脑海里,对他实在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第二天我大概回忆了一下,白酒他喝了至少三斤,啤酒就没数了,不过现在他已经戒酒,具体什么原因也没有问,他是我亲眼目睹最能喝的猛人!


执剑人章北海


这个我得说说俺们村的王翠花。


王翠花年龄大概40左右,身材微胖,大眼睛、高鼻梁、盘子脸,由于常年干体力活,岁月该留和不该留的痕迹都留在了她的身上。她一脸淡定的表情,表明她经过了不少人生的大风大浪,至少是经历了无数的酒场。


大概长这样(实在找不到她的图片,网上找了一张相似的)


由于地处苗乡,苗民嗜酒、酒风盛行,民风彪悍,同时也少了那些城里饭桌上的规矩,女人饮酒那是见怪不怪。有亲戚朋友来访,女人亲自上桌陪客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王翠花的家乡喝酒大多都是以碗喝酒,每次大家都是要先倒上一大碗,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在,大家就慢慢的喝,也有可能一个人倒上一碗慢慢的喝。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大家会大喝一声“干”,就要一口干掉,不干掉是对主人的不敬。这个画面,大家可以看湘西的电影《十八洞村》,里面王学圻老师喝酒的画面。



记得又一次,王翠花家远方的老表来走亲戚,因为这个亲戚确实住得远,好久没来走动了,王翠花家甚是感动,当天是又杀鸡又杀鱼的,饭菜做得很丰盛,当然肯定是少不了酒啦。当天她们采用了非常豪放的喝酒方式来欢迎这个远道而来的老表——豪饮!用盆豪饮!



当酒过三盆,老表已经有点招架不住,喝酒碰杯的时候,故意要撒一点酒出来好减轻压力。当时王翠花眼疾手快,马上把盆递到老表的盆下面,拍着老表的肩膀说:“表,漏酒啦”!


这样喝酒的方式,结果可想而知,那当然是杯盘狼藉、人仰马翻了。当天5个人把50斤塑料桶的酒喝掉了一半。王翠花作为主人,肯定喝得最多,这个事很快就传遍那个小地方,从此,远近乡邻送她一外号:五斤壶!


当然,在后来的岁月中,我也没见王翠花醉过。



饭叔厨房


我还能喝点酒,刚毕业就去酒厂上班了,天天跟酒打交道,其实,根本没有不醉的人。在两年的酒水行业里,也喝过不少场,有醉过,吐过得就不计其数了,出的笑话也不少,喝过最多的一次是在山东临沂,陪老板出差,也可以说就是陪酒去了。那一次喝了大概五六斤白酒,基本不省人事了,当自己清醒的时候已经到了山东烟台,那一次也喝伤了身体,导致现在,喝酒不能参着喝。白酒一斤倒,啤酒四五瓶就迷糊。但是,在那两年里以为自己这酒量还行,准备考陪酒师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的客户来我酒厂参观。随身带了一个年龄59的女人,从长相看一点也不像,这喝酒还真年轻呀!那天中午我们酒厂三个销售加老板在酒厂就喝上了,我年龄小,虽然在我们场子销售里面算是能喝的。结果三个大老爷们没喝过一个阿姨。后来聊天才知道,这位阿姨是陪酒师,有证的,真材实料的那种,在酒桌上啥酒都一样。真跟水一样,当然,阿姨也能喝出酒的度数,型号等等。那天不记得喝多少了。从那以后我就放弃考陪酒师了。这是我工作以来看见过最能喝的阿姨。但是还不是最能喝。最能喝的……就不说了。


东北半个神仙


说个真事吧!其实这样的事挺多,觉得这个比较有说服力,就写这个吧,希望不要被当事者看到,会没面子的!

应该是1994年左右吧,我们那里比较边缘(没打错字,就是边缘),那时我们那里去市里的车比较紧张,大家去市里挺困难的。我们厂领导就安排每个周日用厂子的大轿子带着大家去市里玩。厂子人多,各车间排队去。

我们车间去了二十多口子,车出发的早,六点出发,到市里也就七点半左右。市里劝业场、滨江商厦等购物场所都是早九点开门,大家都利用这段时间去劝业场后面的小胡同吃早点(现在那个小胡同早就没了,挺怀念的)。红小豆粥,耳朵眼炸糕什么的都有,正宗的津味小吃。

大多数人比较喜欢吃哪里的一家拉面,这次也不例外,不大的铺子十几号人填满了一半。拉面简单实惠,也没有多少讲究。可我们这里面有个同事,叫什么就不说了,外号叫“毛驴”,听外号就能猜个大概了,脾气倔,啥事都喜欢和别人顶着来,属于顺毛驴。

他吃拉面坐在一个男的对面,俩人一张桌子,那男的挺瘦,坐那也能看出来身高不会太矮,一碗拉面,一个口杯(那时流行的一种白酒,一个口杯二两半),边吃边喝,一个人很安静。这种人我们这有个叫法叫“酒腻子”,就是说睁眼就得喝酒,三顿不断。没有贬义,一种称呼而已,因为这件事印象太深,所以记得特深刻。

毛驴喜欢搭各(自来熟,聊天),几句话下来,聊的挺嗨,拉面上来,也要了口杯,和别人对喝起来。没几下,就嫌别人喝的慢,对方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喝。他一口,半杯下肚了,自来熟的非要别人也大口,那人争不过,也喝了一大口。

我们都吃完了,同事一起,想等他一会,都劝他快点吃。要么说毛驴呢,不分好赖话,几句话下来,我们都走了,剩他自己在那过瘾。

我们有规定,中午一点半在长春道集合,两点准时发车往回走。发车时是要查点人数的,结果一查,少了一个,谁呀?毛驴。

问谁谁也没见着。几个人一寻思,去撞撞运气吧!一溜小跑,到了早上吃拉面的小馆。果不其然,毛驴在呢,不过坐着变躺着了,喝高了。喝了多少呢?桌上我们数了数,口杯十七个半。

怎么出来的半呢?那半个在早上和他一起喝酒的男的手里,人家那碗拉面还有一半没吃,都饦了,在那干喇。看到我们来了,把杯子一放,告诉我们,你们这兄弟喝酒还行,喝了仨,躺着睡了一上午了,也不能把他自己扔这,就喝着酒等我们过来找呢!然后人家结了账走人了。

我们几个人根本拖不动毛驴,本身就痞子大,再喝醉酒,死沉死沉的。安排一个人回去找人手来帮忙,一面问店里的老板情况。老板一介绍,我们都服了,老板说,这个男的是他们这有名的人物,喝酒无论多少人,多少酒,什么酒,没见他醉过。

算算吧,一碗拉面就酒,自己喝了十四个半,二两半一个,等于三斤多酒,还这么淡定清醒。

回去的路上,毛驴躺在最后一排长座位上,一路走一路吐,到家也没醒过酒。

后来醒酒了,还不服气的吹呢!也是服了!


生活问道


有一年夏天,双鸭山一煤矿运转区大区长请我吃饭,连机电矿长在内共有六人。除了我的司机不能喝酒,机电矿长喝了一杯(三两),还有一个脑血栓哥们儿喝了两杯(六两)外,一桶10斤装的高度散白酒被运转区长、他的会计(一位50开外的大姐)和我平分了。

那天晚上,我头一次喝白酒像喝啤酒似的,杯杯干。其中有几杯还是连续喝下的。因为都是人家敬我的不能推却。

我清楚地记得,当喝到桶里还剩将近2斤左右的酒时候,我已经连连摇头了。但区长大哥非说剩菜不能剩酒,于是乎,我们仨人又平分秋色,直至见底。

当我们道别时,我头脑依然清醒,他们也都没有一个醉酒呕吐。只是我一上车就睡过去了,几十公里的路程直感觉倏忽即到,再一觉醒来时已是次日清晨。但我头不疼,眼也不花,只是感觉口渴的要命。掐指一算,我们仨每人平均喝了3斤高度白酒,这个记录至今没有被自己再打破。

这既是我亲眼看到的,也是我亲自体验的,再也没有亲眼看到有谁超过这个量。其实,喝啤酒和红酒才是我的强项,但现在不行了,年轻真好啊!


怡人之人148633009


我有一个女同学,特别能喝的那种,能喝到什么程度呢,同学聚会把男生都喝趴下,她自己还能口齿清楚在那里唱歌。

前年的同学聚会,大家先是在饭店吃饭,当时要了一箱白酒,应该还是高度的,我们女生基本上都是喝的啤酒喝红酒喝果汁,但是她就觉得啤酒红酒没劲儿,就跟男同学一起喝白酒。

当时我们这一桌,一共六个男同学,有一个开着车的不能喝,加上她一共六个人喝酒,六斤白酒很快就喝完了。喝完了以后倒了两个,就剩下了三个男同学和这个女同学,人家就要求接着喝。

接着喝这几个男同学就有点怂,毕竟一人一斤下去了,就开始喝啤酒红酒,喝着喝着,一直到了吃饭结束,这几个估计菜都没怎么吃,肚子里面尽装酒了,然后又倒了一个,也是个男同学。

吃完了饭还得有第二场啊,这不得去KTV 嘛,然后在那里又要了两箱啤酒,我们女生都基本不喝了,就在那里喝果汁,可是她还很庆幸,跟剩下的俩男同学继续喝,三个人把两箱啤酒又喝完了。

最后这俩男同学也不行了,大家也都不再让她喝了,怕真喝下去再继续喝出什么事情来,于是她就开始唱歌了,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口齿比较清晰,真是让人感到佩服,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千杯不醉吧。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生活中总离不开酒。论起谁酒量最大,喝酒最淡然优雅,我只服我小姨子。这么说吧,你能喝多少水,她就能喝多少酒。谁不服气,就来比试,她喝酒精度最高的二锅头,你喝水,保准让你喝趴桌子下。

我小姨子叫二妮,这是我们家对她的昵称。二妮酒量大,但对酒毫无兴趣,平时轻易不喝酒,坐在酒桌上,很文静的喝水吃菜,从不多言语。真到非喝不可的场合,也是喝得风清云淡,都称她是极品喝酒者。

最早见识二妮能喝酒,还是在她参加工作后,暂在我家吃住的第二年,那天我去本城一家酒店,参加同学儿子的婚宴喜酒。我们这里男人酒风猛烈,我头天晚上又头疼发烧,妻子担心我喝醉了回家路上安全,就让二妮陪我一起去。

酒宴上,我开始就声明身体不舒服,不想喝酒,耐不住一大桌同学不依不饶的相劝,喝了大约半斤酒,感觉很难受,就拒绝再喝,可几个同学还是大声嚷嚷着非让我喝。这时,坐在我身旁的二妮很是心疼,默默地站起来,从我面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小姨子代我喝酒,本来也不是啥大事。最让人惊奇的是,看起来柔弱文静的二妮,柔声细语的对全桌人说,既然大家都想喝酒,那就喝尽兴点,我替俺姐夫的陪敬各位。二妮此话一出,大家都懵愣住。谁也没想到,一副小鸟依人模样,性格温婉的小女子,竟然要挑战男人喝酒。

满桌同学正在发愣,二妮对服务员的招呼到,小妹妹,给拿来几个大点的玻璃杯,再开几瓶酒。众人愕然中,二妮在两个玻璃杯里倒满了白酒,每杯里足有四两。稍一停顿,面对刚才劝我喝酒最起劲的同学,莞尔一笑,恭敬地说,大哥,我先喝一杯,再敬您一杯。用的是请示商量语气,又有不期待答复的坚定。

没等那位同学说什么,二妮酒端起杯子,很优雅的把酒喝下去,仿佛那不是满满一大玻璃杯白酒,而是玉液琼浆,然后,依然浅笑嫣然,看向那位同学大哥。其它同学也把目光齐齐转过去,看着那同学很是无奈的把酒也喝下去。 二妮问那位同学,大哥,再敬您第二杯吧?我那同学那你摇头摆手说,妹子,不喝了,不喝了。

在座喝酒的同学中,最能喝酒的是高大粗壮的大李,素有酒仙名号,酒量蛮大,平时喝一斤二两白酒不醉,喝一斤半白酒不用扶着回家。大李看到小翠也敢喝酒,很是惊喜。男人都这样,有漂亮妹子主动陪着喝酒,更能勾起喝酒兴致。就大声提议也同小翠喝一杯。二妮很谦卑,极力避战推辞,大李哥,别喝了吧,看你们最少的也都喝六七两酒了,再喝你们就醉了。

大李喝酒,最是听不得别人说什么怕他喝醉的话,那是看不起他,让他很丢脸面,顿时激发了豪情,非要坚持同二妮喝酒。另有一位酒量也很大的同学跟着附和起哄,再三劝说二妮陪着喝。二妮就很勉强地回应,那好吧,咱们要喝就每人再喝三大杯!两位哥哥要是不敢,就不喝了吧。

大李听闻这话,内心一时混杂着纠结和不屑。虽说每人再喝这样三大杯,他也很困难,毕竟刚才已喝了差不多七八两酒了。但他又认定二妮是在说大话,她刚喝完一大一小差不多半斤白酒,再喝一杯也够呛,就以提议喝三杯唬人,让人不战而退。此念一出,大李愈发自信,便巴掌桌上啪的一拍,慨然应诺,就喝三杯。

再让服务员并排摆上了九个玻璃杯,斟满了酒,在三人每人面前分别摆放三杯。二妮先喝为敬,若无其事的喝下第一杯,把空杯放在酒桌上,无声地看着两位怯怯各自把第一杯酒喝完。

接着,二妮又平静的端起第二杯酒,再次喝完时,另外两位就满脸呆滞地看看面前的酒杯,再抬头看看众人,最后又不甘地看看二妮,男子汉的自尊,迫使他们又喝完第二杯,表情很是无奈痛苦。

在二妮喝完第三杯酒后,他们二人含混不清的说,实在喝不下去了,就不喝了吧。二妮还是微笑柔声,两位哥哥不喝可以,那就按你们男人喝酒的办法,把酒浇在自己头上吧。是爷们当然不能丢这份,传出去以后咋做人,最后还是喝了。



最后,大李醉倒了,趴在酒桌上,谁喊也不应声,最多哼哼两声。另外一个也醉倒了,从座椅摊软到地上,呕吐得一塌糊涂。二妮前后共喝了四大杯、一小杯白酒,足有一斤六两,还是如同啥也没喝,这神奇,震惊了满酒桌人。

从此,我就知道了,二妮是个很能喝酒的小姨子。后来我问她,为何这么能喝酒,咋练出来的酒量。她就很平淡的告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喝多少酒,也从没练过喝酒,更没喝醉过。感觉喝酒与喝凉水差不多,稍微不同的是,酒有点辣味,喝到半斤八两,辣味也就没有了。在大学士,有一次同学聚会,一个男同学不信邪,同她比试,她喝酒,男同学喝温开水,最后,那男同学喝几大碗温开水后呕吐眩晕了,以求饶而告终。



还是那句话,论能喝酒,论喝酒风格温文尔雅,迥异于常见的喝酒时粗声大嗓、吆喝呼叫,我最服我小姨子。这没办法,说别人再能喝,反正我没见过。

酗酒伤身,我历来不提倡多喝酒,亲朋聚会,以酒助兴,要量力而饮。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家人,切不可贪杯,喝坏了身体,徒留后悔。


如您赞同我的观点,请抬抬金手指,给个点赞。十分欢迎您转发、留言讨论。


太阳升Sun


那喝酒这件事,首先得从自己说起,我从开始喝酒自今,酒量不能说多,54度老白干只有两斤左右,喝完必到!身体感觉被掏空。

再来说说我见到的,一个开挖掘机的朋友,是我前几天见到了,一会儿喝了5斤,不过最后进医院了!

还有一位则是我这一生中见过酒量最大的人,他一直喝不停,一次二两下肚,能连续喝个八斤左右,这位朋友是一个公司的老总,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啊!并且喝完酒之后人家居然还能和你谈事,头脑比谁都清醒!这也是我对佩服的人之一!


虚空生活


我说一个能喝酒的一家人,说来有十多年了吧!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去这家钓鱼,是一个六十八岁老两口和一个四十多岁老儿子,老爷子年轻时是一个单位打🏀的,中午在这家吃饭,发现这家没有主食,老人说他们家已经很多年没有主食了,现在他们三口人每天是十斤白酒,再加二十瓶左右啤酒🍺,自家饭桌上的菜从来不撤,饿了喝白酒,渴了喝啤酒,每天如此,我这顿饭喝了一两白酒,老爷子自己喝了一斤多一点60度白酒,吃了两口橄榄菜和半片干豆腐卷,吃饭唠嗑时老爷子说年轻时曾经陪过一个俄罗斯专家喝酒,每人喝了将近五斤。后来饭店就不敢给酒了,这是他喝的最多的一次。他说他老伴比他能喝,当时没有在家,去医院陪小儿子去了,小儿子由于天天喝醉。媳妇也不和他过了,前几天喝多撞坏了,在医院住院呢,这就是我见过最能喝酒的人,记忆深刻!


手机用户杨一板


我刚外出上学的时候有个领导,参加过国家级庆典,24岁实职副营,年纪轻轻的就职级挺高,有点牛哄哄。他看中一个白白净净、娇俏秀气的女孩子,可是他有点大老粗,不懂追求女孩子的路子,就在一次聚餐的时候向人家女孩子敬酒,女孩子起初说不喝酒,气氛挺尴尬,后来两人僵住了,女孩子逼急了,突然说既然敬酒,那一人一瓶吧。于是女孩子先干为敬,一瓶高度白酒对瓶一口气干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傻了。我的领导想追人家,却弄得铩羽而归,女孩子则成了大众焦点,大家都时时刻刻关注着女孩子的反应。问题是人家自始至终没反应,按部就班吃完饭,稳稳当当跟朋友一起往回走,第二天照常上班。

这女孩子尽管亮眼,却只喝了一瓶而已。我有两个大哥型同事,其中一个名声在外,一般情况下喝二斤高度白酒反应不大,特点是勇猛,敢于连续作战,从不耍滑使诈,另一个则深沉一些,却是真正的深藏不露。有一次他俩被算计了,来了个车轮战,先是尽地主之谊,用高度老白汾酒,招待兄弟单位一号首长,喝到七七八八,他俩四两的酒杯都是第五杯,准备高高兴兴收场。没想到来了双方共同的大领导,只好重整旗鼓,继续战斗。又干两杯,“勇猛”大哥有些顶不住了,“深沉”大哥居然又拼了两杯,撑住了场面,把大领导也喝服气了。

三四斤高度白酒对于普通人是很大的酒量了,现在斗酒的少了,陪酒也不时髦了,喝酒海量的传奇也少了。说到传奇我小时候见过一个人,那人是我们人民公社的书记。几乎没人见过他喝酒,不论是去上面开会,到下面检查,在饭堂吃饭,他都一概不喝酒。我们村的支书跟他是铁关系,爱喝酒,总说要请他喝酒,这书记不厌其烦,终于答应了,但是要求多备酒,县酒厂的白干酒准备半整箱。那时候一箱酒不是现在的四瓶六瓶,也不是十二瓶,而是24瓶。半箱十五六块,支书也犯了琢磨,从来不喝酒,干嘛要这么多?难道要开村民大会?

到了日子,书记如约而至,进门坐定,摆上菜,支书准备设杯敬酒。书记说别麻烦了,先开10瓶酒摆开,然后逐瓶喝干!之后吃菜吃饭,不再喝酒,留两瓶给陪酒的人喝,他自己则始终神态如常。众人皆骇然,问书记:你这么能喝酒,为什么不喝呢?书记回答:我这么能喝酒,我怎么能喝呢!

说白了,其实就是:喝不起。公社书记的工资根据级别也就是七八十到百十块,老婆一个、孩子一堆。到上面开会,喝酒要自掏腰包,到下面检查,吃饭要派饭付费,朋友请客也受不了,12瓶酒相当于二十来斤猪肉,老百姓全家一年也吃不上二十斤猪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