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考研复试中,有哪些令人窒息的问题和回答?

室野Shinye


常见的考研复试面试题:

1,为什么要报考XX学校,还有这个方向?

2,如果你被淘汰了,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这次面试没通过呢,你会二战吗?

3,你觉得,你跨 考这个专业有什么优劣势?

4,大学看过哪些书?专业书和课外书?

5,对自己报考领域的最新动态有哪些了解?

考研复试面试的流程:

考研复试面试环节,不管是一对一还是多对一的形式,最先开始的是见面问候,其次是自我介绍,最后才是提问,因此自我介绍就显得比较关键了。

自我介绍攻略:

自我介绍是必须要提前准备的,虽说自我介绍时间短,内容简单,但有没有用心准备,还是能够一眼看出的。

各位小伙伴在介绍的内容中,要着重突出一下自己的优点。保持低调谦虚,可以说一下对这个学校和专业的向往,表现渴望进学的态度及对自己能够胜任的信心。

考研复试面试题如何回答?(这里列举几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

1、说一下未来几年的人生规划!

其实无论是职场面试,研究生考试面试,都会问到这个问题,多说考生可能会说,会好好学习,考一些证,认真做研究;其实在未来的几年里,谁也说不准会怎样,导师主要是想看你对专业的了解,和在对专业方面上的进取心——建议考生可以说一下自己打算在专业方面如何发展,如平时多做功课,抽时间多了解专业知识、前沿技术等等。

2、如果这次面试没通过呢,你会二战吗?(如果你被淘汰了,你打算怎么办? )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犀利,不管你的初试成绩如何,面试发挥的如何,听到这个问题肯定会慌乱;其实这个问题是考研你的抗压能力,因此一定要冷静地回答

攻略:

小伙伴可以先表达一下你的遗憾,说已经努力那么长时间,付出那么多,最后如果没有被录取,肯定会有些伤心,不过事后会认真反省自己的不足,调整好状态,再做后期的打算。(调剂、二战、或就业)


中公教育唐山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跟你说一下去年我复试的时候,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体同学的亲身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对于跨考的同学

如果你在考研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的本专业继续深造,而是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跨考的话,那么你复试要注意了,如果你的本科是数学或者一些工科类的专业,如果你在复试的时候你面试的那个导师组里有老师的数学特别好,或者是数学系出身的,那么你就很尴尬,可能问一些比较细的问题,你如果回答不上来,老师会说:你这学的不行啊!,可以说场面相当尴尬,如果你说你不会的话,会给老师留下很差的印象,所以你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哦~

还有就是一种跨度很大的同学选择其他专业,复试的时候可能很吃亏,我有个同学本科是材料的,而且还是那种钢筋混泥土之类的吧,他考研的时候选择了考计算机,也算是0基础吧,结果复试的时候,导师就说:你这个跨度有点大啊,而且你这后期做项目和工程的话很吃力的!然后我这个同学在12进10的组就被光荣的淘汰了,所以很多跨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了,最好准备点与你跨考专业相关的项目。

2|对于本专业的考生

如果你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了一个与本专业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那么你自己在准备自己的个人简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精通”、“十分了解”、“十分熟悉”等等这种字眼,这会给老师一种感觉,你专业基础特别好,当然如果有的你确实很厉害,可以这么写,如果不是很熟悉别这么写,老师会逮住你写的这个使劲问你,问到最后你会很崩溃,老师说一句:你不是写的精通吗?这么基础的都不会吗?这个时候就会很尴尬,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自己的建立上的一些项目等,不要写的自己很懂的样子,如果老师刚好熟悉你说的这个项目,那你也是在给自己挖坑,老师也会问你这个项目的一些细节。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仅供参考,每个学校老师不一样,可能喜欢问的问题也不一样,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哈,加油~


研路有我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距大部分省市公布研究生初试成绩(2.20日),剩余时间已不足3天。此前忐忑、煎熬的一周,不少考生吃不好、睡不香。昨天,在我们专业考研交流群内,有个大四女生说焦虑到长出十余根白发。
每年考研复试季,总有部分同学准备不充分、临场应变不足或运气不太好等,导致整个复试过程中遭遇一些令人窒息的问题,让人惊叹不已。不过,五花八门的问题中往往透露着幸福、苦恼、不安。
为减少各位考生和家长的压力,小西分享几个复试过程中较为令人窒息的问题。往年中了一个或几个的考生,却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你最怕遇到哪一个呢?
1.复试时尿意十足,时刻想去厕所。
不论是专业笔试、口语考察,或是专业面试阶段,不少考生总感觉肚子涨涨地,特别想去厕所。除个人饮食问题,或是一种功能性肠胃病-肠易激综合征。
之前,曾有考生进入考场坐下来,抽取了自己的考题,就尴尬的问出“老师,我能不能去个厕所?”。为保障公平性,此类行为通常是不被允许的。在“憋不住”的状态下,发挥可想而知,不会太好。
2.英语口语考察时脑子短路,回答卡壳,沉默中耗时间。
研究生复试之前,提前背熟3-5分钟的英文自我介绍。现场考官却只让介绍1分钟,瞬间懵圈有没有。
磕磕巴巴地介绍自己,此时已慌,之后不是未听清问题,就是回答卡壳。时间在沉默中慢慢消耗殆尽,事后想不起自己如何走出考场。
3.专业面试时间过于短暂,摸不清考官的“喜好”。
候场教室内焦躁地等待考研专业面试环节,此前多位同学基本是15分钟/人。轮到自己,3个问题、七八分钟后,就没有考官提问。
现场秘书看了圈考官,尴尬的说“嗯,这位考生,可以啦!”(部分院校时间控制不严)。此时,你内心的独白是“你们倒是再问几个问题啊,我还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没说,怎么打分啊?”。
4.专业问题后,时间尚早,尬聊“找对象”话题。
专业面试时,自我介绍、专业基础考察环节表现不错,考生静待提问结束。此时,时间还早,按学校研究生招生要求还得继续聊。
遇到“家乡是哪的?”这类问题还算好,转到“有没有男女朋友啊?”、“假设你对象报考本校,你还会选择我们这里吗?”等。小西相信,此时单身的男生、女生超级尴尬,好害羞!
5.“无良”考官逼迫考生在自己和对象间二选一。
这是复试阶段的“送命题”,不小心就踩雷,堪称情侣分手必备。部分考生和对象是同班或同学院,考研时不想异地恋,没办法,继续报考同院校同专业(入学后基本不会同一导师)。
专业面试时,“无良”考官三连问:
提问①:“你和XX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啊?是情侣吗?”
提问②:“假如我们只能录取一个,你觉得考虑谁?”
提问③:“好吧,录取了你对象。你觉得没录你,她还会来吗?”
之后,在你对象复试提问时,还可能借你的答案反问喔。
小西想说,遇到这一波问题的话,基本是考官对你们2人都挺满意,基本都会收到拟录取通知的。
各位考生,在认真准备专业知识复习时,注意调整好心态,应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窒息问题”。万一遇到了,也要坚持住,考官们也会开玩笑呢。
最后,小西想问你们最怕遇到哪一个?我是第五个!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注:因为各个专业的不统一性,专业问题问的会不一样,所以今天小编就只告诉大家客观问题、英语问题、时事问题相关的。


1、客观问题

(1)最近在读什么书?读完有什么感悟吗?

这个书可不是普通的课外书,千万别说自己读了什么小说或者是什么励志书,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记住这是专业课面试。现阶段阶段你可以选一本你感兴趣或者和你心仪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系的书仔细阅读。在写感悟的时候可以查一查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和观点,再结合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篇比较有深度的读书感悟。最后要思辨的思想,不能太过绝对的否定和肯定。

(2)你的毕业论文写的什么?谈谈你的论文思路?

这些同学就需要好好注意了,一定要好好研读一下相关领域的文献,导师可能针对你的毕业论文对你提问,一定要做好知识储备。

建议做如下准备:500字左右的概括内容、可以适当显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谈谈你在写论文时的研究方法)、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可以适当结合你本科的学习与研究,对所报专业的研究的支持作用。

(3)想不想考博?

如果你心仪的导师喜欢带硕博连读的学生,那就顺着他说吧

2、英语问题

(1) 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

(2)What are some of the things you find difficult to do?(你觉得有些事情很难做?)

(3)If I gave you an elephant, where would you hide it?(如果我给你一头大象,你会把它藏在哪里?)

(4)What will you do if you can't find a job?(如果找不到工作你会怎么办?)

(5)It is the 15th Century. How do convince the Pop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现在是15世纪。如何使教皇相信地球是圆的?)

3、时事问题

(1)你如何看前段时间M国和Yi朗关系的?


海天考研资讯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698, "file_sign": "\

Tiki菌


咳咳,据说有个男生去复试,

导师问他:你为什么选择西南大学?

然后那个男生说:我是二战考上的,我第一年报考的东北大学,落榜了,今年想着换个方向肯定能上………………

最牛的是,,他真的考上了…………


考研77


你为什么在考试前同时联系了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是出于什么目的,哈哈,这个问题简直了,众所周知,联系导师往往会碰见是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之间肯定会聊,所以碰到这种问题很常见,如实回答即可,老师也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