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历史名家书法家建议习楷先入手哪些?

磨豆子的猫


名家书法家习楷入手选:一笔法,二结体。自古写书法,其笔法,千古不易。历代名家书家,初学书法时,都没有什么书法的法可遵循,王羲之如此,欧阳询也如此,颜真卿、褚遂良、赵孟頫、黄志远等都是如此,通过多年的习书临书,逐渐奠基了“书法不易"的法度规律,形成了独有的书法风格。这个苦练过程,磨练过程,寂寞过程,太耗时间,太耗精力,太耗人生,喜欢书法,爱好书法,悟性好的,并能长年坚持的书写人,可能入名碑名帖快些,大致也需10一一20年,悟性、刻苦、喜欢、爱好、持之以恒精神差一些的书法者,甚致更长的时间,人的生命毕竟是有限的,学一楷体或两楷体,都很难学临写到位,怎么能出帖创作书法作品呢?总之,概述古代名家书法家,追求一生的书法笔法,就是“五个点"的运转规律,即:一点竖,二三露,四为撒,五作捺,五个点,多变化,求运转,得规律,共八句二十四个字,这就是“千古不易“的书法笔法。

其次名家书法家,习书再选的汉字结体法则。汉字由尚形,到尚韵,再到尚法,发展到尚意,最后走向尚形韵法意的书法境界。

概述讲:名家书法家和未来的名家书法家,都应先选笔法入手,而后再选汉字结体法则入手,二者变成有机的结合体,是写好书法的关键。


李行子


大家初学书法的时候,很多人都选择从楷书开始练习,在“颜、柳、欧、赵”四体中选择一种,也有很多人从隶书入手,或者从篆书入手。那到底学书法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从楷书学起呢?

现在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认为楷书难写,用处也不如行书大,而不重视楷书的学习。

千百年来有以各种字体入门的人,但经过实践证明和历史实践的总结,以楷书作为入门字体是较为理想的。在楷书上下些苦功,对大家向其它方向发展不会造成阻碍,反而是极大的促进,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楷书的字形相对固定,笔画独立,顿挫分明、轻重有致,结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行、草等用笔、字形多变,写法不定的字体比起来,楷书的特点鲜明,容易被初学者抓住,比较容易入门。

楷书是学习其它字体的基础这一地位,还是由于它用笔、结字的严格规范化而决定的。楷书的“楷”字,有榜样之意,足见其严谨性了。如图中的“精”字,用笔结构极为严谨,整字厚重端庄,对它进行深入临习,不仅可以得一字之法,更能悟得书法用笔、结字之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用笔、结字规范,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精”字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楷书范字的临习,可以培养自己正确的临帖习惯,提高自己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和对字帖特点的领悟能力,真正为以后临习其它帖本或独立创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对入门字体进行刻苦练习的最终目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楷书的用处不如行书广泛,有些人为了实用,从行书入手学习书法,这也是可以的,但应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学习途径的利与弊,以及学习楷书与学习行书的关系才行。

行书是楷书的连笔快写,注重笔画间的连带,用笔流畅、灵活,轻重变化丰富自然。整体气势连贯,一气呵成。另外,行书日常应用的机会多,学了就能用上,会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大家从实践中发现不足,找出努力的重点。

但是,从行书入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经常用“真(指楷书)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走”即小跑的意思)”来形容三种字体之间的关系。从有严格法度要求的楷书入手,正是为了先入规范,建立基础。这个基础包括掌握结构和控制毛笔两个方面。在缺乏这个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行书会遇到一些困难。

第一,是字的结构安排。行书中字与字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所以,不但要安排好每个字的结构,又要兼顾字与字的关系,需要过硬的结字本领。另外,行书极重变化,字字不同、笔笔有异,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把握住,若不掌握一些结字技巧是很难把行书结构临准确的。

其次,是用笔。行书看起来潇洒自在,但实际上极重用笔规范,中锋行笔为主,多种笔法并用,变化丰富,形态多样。初学者在未掌握用笔规范时临写,易犯“照猫画虎”的毛病,为写像笔画形态,不惜用侧锋,甚至偏锋。时间长了得不到纠正,会形成不良的用笔习惯。

第三,是笔的控制。与楷书相比,行书笔画轻重变化很大,在笔的运行中完成大幅度的提按动作,需要娴熟的控笔技术,初学者不易掌握。

由于行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大家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建议大家从楷书入手习字。即使不想以后长期写楷书也没关系,只是利用学习楷书来“练笔”,待掌握了正确的用笔方法,积累了结字经验,能灵活控笔时,再学习行书。

当然,学书的路径不止一条。隶书的特点与楷书相似,以隶书入门开始学习也是可以的。另外,楷书的书体众多,不一定局限于颜、柳、欧、赵四家,也可从魏碑等碑刻,以及褚遂良等其他楷书家的书体入手学习。对于模仿、控笔能力较强,初学行书自觉得心应手的朋友来说,先学行书,再学楷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超级科学奶爸


一是就要提到一个历来如此的,学习楷书普遍规则,那就是——"学书先学楷,楷书先唐楷,唐楷先大楷,"虽然人们对唐楷的学习有褒有贬,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唐楷大家的书法 ,有法有度,笔画写法精准,还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由于民间崇尚和最高统治者提倡,楷书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和成熟。

1初唐有"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薛稷"四人,被称为"初唐四家"。他们基本是二王一路的继承者,所以学习楷书从四家学起,可承魏晋南北朝上游 可启唐楷下段,也是不错的选择。

2到了盛唐崛起,以李邕李北海 ,颜真卿为代表,风格渐趋完善,法度森严,丰腴雄健,特别是颜体对后世楷书影响很大,也可作为一种选择。

二另外还有一种是提倡从兴趣出发,从楷书兴起的源头 崇尚自然书风 选择自己喜欢的楷书,

我们知道 ,中国书法 魏晋以来,开始以楷书作为正规字体来使用。楷书在成熟时期也逐步完善成各种书体,流派;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它的特殊风格 ,而各个流派也有他的代表人物。

再从学习书法的思潮来说,清朝 近代随着扬碑抑帖的创新书法,就比较排斥唐楷还有帖学。提倡从汉碑 魏碑楷书学起,特别是魏晋南北朝的楷书学起。

所以下面就把魏晋以来的代表性楷书做一个介绍 以便学习楷书做一个对比借鉴:

1三国魏晋时期,是楷书的创世纪时期,最杰出的当属钟繇 他的《宣示表》以浑厚朴实 自茂密见长。

2东晋王羲之 王献之被称为"二王"。他们的楷书是在钟繇的书体上进行了变革,形成新楷体,雄健俊美,后代推崇为楷书正宗。如下图《乐毅论》《玉版十三行》

3魏体楷书的含义 主要为魏碑 。比较接近汉隶遗风,结体严谨,笔画沉朴如下图《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

最后,宋 ,元,明楷书书法也有很大成就,但总体来说,都和唐楷 魏晋楷书有较大差距。而且 象苏轼 黄庭坚,米芾 蔡襄都是学过颜楷,二王书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风格,所以初学楷书 还是建议从晋唐笔法入手。


张劲逸


通过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结论,小孩子学习书法首选“楷书”入手,“楷书”也不是随便选择的,因为“楷书”版本很多,古名家也多,就“欧颜柳赵”来说,“欧体”作为首选,“欧体”难度很大,如果首选“欧体”,一定要找一个“好的欧体老师”,否则,也不行。一个“好的欧体老师”,会很快教你入门,且得欧体功夫,事半功倍。

如果找不到“好的欧体老师”怎么办呢?那就不要从“欧体”学起,可以先从“篆书或隶书”学起,这样入门也未尚不可。

个人认为,小学生不易从“颜体”学起,不利于小孩子以后的书法艺术发展,弊大于利。

一孔之见,见谅!





刘坤书法诗词


欧阳询之前学名家,碑文,欧阳询之后当然是学欧阳询。之后当学颜真卿多宝塔,多宝塔,多宝塔!!!很重要,无论是硬笔毛笔,还是再学柳公权欧阳询,还是田,多宝塔作用非常全面,字体优美,结构严谨尽显雍容典雅,不失沉稳敦厚,不抑制个性张扬,有不失法度,结构似紧非紧,似送非送,端庄而不呆滞,厚重又不乏轻巧,可写小楷,可书榜书。盛唐之气质,楷书之典范,亘古未有,继者开来。





惊鸿一瞥俗人呐


1.无论练习何种字体,临帖都是必须的!毛笔楷书方面建议临摹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毛笔行书方面建议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和米芾的《蜀素帖》,而硬笔书法各书体则可以临摹田英章或庞中华的字帖。

2.勿盲目练习,先学会读帖,即看准范字之基本笔法和结体,对运笔的轻重、快慢、起止等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通过不断练习形成“手感”。

3.所谓练字,重在练,贵在持之以恒!初学者务必坚持每天练习,每天不少于一小时,必须用心练习,决不能视之为任务完成即可。

4.初学者建议先描红再临帖。







王木样书法


学书法不能从小楷入手,一定要先练习中楷。把中楷的点画、结构练熟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去接触小楷。因为中楷的点画圆笔方笔结合、虚笔实笔相生,而方笔和实笔较之小楷要多,这有助于练习笔力。还有中楷一般在结构(也就是书法术语中所谓的结字)上比较端方,不像小楷那么随意,这就让你在结构上能首先有个正确的认识。等到中楷有一定基础了,再开始练习小楷。一旦开始练习小楷,那么就需要每天拿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不可隔一天或者隔几天再练,就算某天实在没时间练,那么拿起笔凭空比划几下或者看看法帖心中追摹,也比一点都不练要好。古代书家管小楷叫日课,就是每天都要练习都要写的,因为小楷是细活儿,隔一段时间不练,手就发颤。至于选帖的问题,那就要看个人的爱好和你从哪家入门了。如果你中楷练习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人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小楷字就可以练习钟绍京的《灵飞经》或者赵孟頫的《道德经》《汉汲黯传》等等,一般都是首先练习《灵飞经》的。但是也可以先练练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乐毅论》、王献之的《洛神赋》(又名“玉版十三行”)和欧阳询的小楷《化度寺》。但如练习《灵飞经》,则要注意不要一味的单单练习这一本,因为如果没有相当的功力,那么练习《灵飞经》就容易流入浮华、笔画劲力不够。需要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稍稍练习一下魏碑,以增强笔力。

最后,想提醒楼主,练习小楷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过急过躁都是练不好小楷的。小楷是个细致活儿,需要平心静气的来练习。而且古代书家多用小楷来修身养性,因为在练习的时候特别平心静气、心情舒缓,这样对健康也有益。


翼城济生堂药业有限公


既然定位于楷书,那我们就直奔主题说楷书。先对楷书字帖做个统览,看看哪个是自己最喜欢字帖。为什么要找自己最喜欢的字帖,因为楷书是最枯燥难熬的书法,要有持之以恒毅力,不要想着五年十年成名,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没有浓厚的兴趣支撑,肯定不会坚持太久。

初学楷书,应该先习中楷,等中楷有了基础,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择大楷,小楷。习中楷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的,赵孟頫三门记入手,如果没有在书法界扬名立万的雄心壮志,当代田英章也是不错的选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关键是要对字帖喜欢,喜欢才是硬道理。别人说了都不算。






易茗易心经


随着国学培训的兴起,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书法培训班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培训班都是让孩子从楷书开始练习,但书法界对此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有人说学习书法应该从源头练起,隶书的线条结构,笔法技巧等比楷书简单,容易上手,更适于刚开始学书法的小朋友练习。

也有人认为楷书适合硬笔练习,实用性强,而且从外行角度观赏性更强,孩子应该从楷书开始练。

初学者到底应该从哪种字体开始练,书法界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有信服力的说法。

一、孩子几岁开始练字比较好?先学硬笔还是学毛笔?

1、练字黄金年龄段:5~12岁

5——6岁(大班)正是儿童们学习执笔姿势、掌握正确书写方法的黄金时段。

从刚刚执笔写字开始,就接受正规的书法训练,对儿童们的终身学习大有裨益。这时期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为日后真正进入学习书法做好准备工作。

7——12岁(小学)孩子是学习书法的最佳年龄。

这时候的孩子对汉字的结构比较了解,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话,也认识了不少中文字,从而学习书法也就轻松了许多,也比较容易培养出孩子的兴趣。

2、建议小学生学习书法,先学硬笔比较好。原因有以下三点:

① 先写好字更重要。建议学生先学硬笔,练好考试要求的字体,然后再练艺术体。

② 从工具上讲,硬笔简单、直接,更容易掌握。

③ 硬笔的实用性更强,平时可以学以致用,书写能力是用进废退的,所以选择学生日常接触的字体会更好。

二、刚开始练字先练隶书还是先练楷书呢?练字顺序是怎样的?

1、练字先练篆书或者隶书

学习书法,首先必须从临摹古代经典碑帖开始,字帖是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最好的无言老师,这点,古往今来十分明确。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从篆、隶书入手优于是从楷书入手的。这是因为篆、隶出现的比较早,正是它们的演变,导致了楷、行、草书体的产生和发展,它符合书法史的事实。

先从篆书或隶书学起,这两种字体比较简单,更容易掌握用笔方式和字体结构。

楷书比较严整,结构方正,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学习内容如果太深奥、枯燥,会让小朋友失去对书法的兴趣。

有人提倡从颜柳楷书开始学,这点我个人非常不认同。没有一点书法基础的成人,开始就学颜柳欧赵,都会因为感觉到吃力半途而废,更何况几岁的小朋友。

学习书法首先不是要培养技巧,而且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走得远、学得深。

2、依照字体发展演变顺序学习

一般的学习顺序建议先掌握隶书,隶书掌握差不多再来研究楷书,这时学楷书相对就轻松了。楷书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楷书名家众多,碑帖相对完整,适于临摹。

然后是行楷。行楷字形虽说和楷书差不多,但用笔结构上完全不同了。学习行楷要先解散楷书,楷书中每一笔画起笔逆锋收笔回锋这些在行楷书中完全不用,行楷就是顺势入笔,顺势收笔。

行楷掌握了就学习行书和行草。学习行书首先学习二王书法,也可以学米芾的书法。等行草完全掌握了最终要学习草书,草书先了解章草再学今草。

这一套学下来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尤其达到一个正真的狂草大家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书法学习。


韦氏天星风水


首先,练书法从楷书入手是对的,少部分认为没练过楷书,写行书、草书同样能成,也肯定是有的。在毛笔字中较为常见,古人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必竟楷书是属于后生代。

那么我们在练楷书时,选择哪些字帖呢?具有代表意义的古帖有:欧体、颜体、柳体,其次为褚体、赵体。

如果现代人练楷法,在技巧方面可借鉴田英章老师的成功经验,技巧、方法也全面。

练书法,是以兴趣为动力的,也是以娱乐为主的。喜欢才是唯一的,就看与你有没对上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