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

龙飞凤舞初中函数学习


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观品盛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

老子告诉统治者,应该遵循无为的治国理念。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认为,无论是大自然界还是社会,管理一个国家,都应该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人民的生活本来是什么样,你就要保持这种自然的状态,不要去干扰他,去强迫他。

老子认为,社会有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而不是靠外来的力量去改变。统治者采取无为的政策,那么老百姓就会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统治者清心寡欲,老百姓就会走上正确的道路,统治者不去打扰社会生活,老百姓自我发展,就会更富强,统治者减少欲望,老百姓自然民心淳朴。这就是无为的理念。

但老子又担心统治者误解了无为的理念,真的变成做吃等死无所事事的懒政,所以老子进一步强调,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用无为的理念,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

在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老子说的更加清楚,详解解读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那么,这是否是矛盾的呢?无为如何才能无所不为,如何才能做成一切的事情呢?

这就涉及到我们上面所说的道法自然的理念。也就是说,无为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你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的精神成长的发展规律,去管理国家,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所以,老子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过一种减法的生活,这样才是自然而然的规律。老子明确告诉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总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梅心清骨


其实,不只是老子讲“无为而治”,孔子也主张“无为而治”,“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看来,这个说法,是春秋战国之交时期的“时髦词”。

当然,老子和孔子的“无为而治”含义不尽相同。

老子,可供查询的资料太少。

最全的,大概非《史记.老子列传》莫属。不过,司马迁说得也很含糊。

大概可以知道的,就是老子大约与孔子同时,年龄比孔子大,资格比孔子老,因为他是朝廷的史官,孔子不过一枚教书匠而已。

他的著作,就是西出函谷时,应守关的尹喜之请所写的五千言《道德经》了。

老子之所以骑青牛出函谷关,据说是对供职的东周朝廷信心全失,于是愤然离职。后世也有猜测,他是和奔楚的王子朝一伙出走的。时间对的上;路线上正合适,出成周洛阳向西,到灵宝出函谷关,向南折往楚地;老子管理周廷档案,这也能解释王子朝携出大量王室文件这件事了。

关于《道德经》或称《老子》一书,后世争议不断。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中期,比本人在世约晚一百多年。

但是,现在言说老子,只能以这部书为依据了。

关于《老子》一书的核心观点,吕思勉先生有一个概括很精辟。他说:“《老子》书之宗旨,一在守柔,一在无为。主守柔者,古人率刚勇好斗,其败也,非以其弱而以其强。上古如蚩尤,中古如纣,下古如齐顷公、楚灵王、晋厉公、吴夫差、宋王偃、齐湣王皆然。故以是为戒。其立论之根据,则为祸福倚伏。盖观四时、昼夜,而以天道为循环。此固浅演之民可有之知识也。无为犹言无化。化者?弃其故俗,慕效他人。盖物质文明,传播最易,野蛮人与文明人遇,恒慕效如恐不及焉。然役物之方既变,则人与人之关系亦随之而变。而是时之效法文明,不过任其迁流所至,非有策画,改变社会之组织,以与之相应也,则物质文明日增,而社会组织随之而坏矣。民间之慕效文明,隐而难见,君上之倡率,则显而易明,故古人恒以是为戒。此等见解,诚不能谓为无理,然不能改变社会之组织以与新文明相应,而徒欲阻遏文明,云胡可得?况习俗之变,由于在上者之倡率,不过就表面观之则然。人之趋利,如水就下。慕效文明,其利显而易见,社会组织变坏,其患隐而难知,亦且未必及已,人又孰肯念乱?“化而欲作”,虽“镇之以无名之朴”,又何益邪?”

这是说,《老子》的核心宗旨有两个,守柔和无为。 “无为”,就是“无化”,而所谓“化”,即羡慕他人,追求物质。

所以,《老子》讲的“无为而治”,也就是他的“小国寡民”思想。

《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有人说,这个意思是说,不要过多干预黎民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发展。这个理解,大约说对了一半,还不是《老子》思想的全部含义。

《老子》说的是,第一,不要用利益去诱使黎民有不安现状、图谋变化的欲望;第二,要让黎民习惯于现在的生活状况。

所以,《老子.十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天道与万物就是这样的关系,要让民众相信这这一点。

《十七章》还说:“悠哉,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优哉游哉,少说话,把事情办成,让老百姓习惯于这样的统治。

《六十六章》说:“圣上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君王居于上而让民众感觉轻松,天下的民众就会归顺他,像小河归顺大海一样。

如果这个思想,确实是老子思想的话,一定与他对东周朝廷的治理以及春秋开始的诸侯争霸不满有关。若如有些学者认为的,《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期,确实与孟子的思想很接近。但无论如何,这个思想,是有其合理意义的。而且,与道家强调刚柔相继的思想一致。

接着要说的是,《老子》对于“无为而治”开出的“药方”,其实就与时代的发展不合拍了。

《八十章》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一,要退回到比较原始状态的社会去;第二,要实行愚民政策。这样才是“无为”“无化”的统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无为”和“无化”。

所以,大概还是吕思勉先生说的有些道理。

他说,前秦的诸子百家里,农家,要退回到最原始的社会去;道家,要退回到结绳记事的比较原始的社会去;儒家,要退回到西周去;只有法家,是适合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的。


一老沈一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的理念。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

同时他又提出:“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念,无为而治本意并不是不为,是不妄为、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民众自我能动性,适于统治者。而儒家思想核心是道德规范,倾向于不妄为,适于每一个人。二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一点值得注意。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研究无为而治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什么是无为?从字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的意思,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老子所说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他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里的“必作”利‘为’呜“治”都是有为的意思。“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以无为而有为。

老子所说的“无为”约束的对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他要求各级官员不要干涉老百姓的权利,不要做违背客观规律的妄为之事,要轻徭薄赋、节俭民力。西汉初年“文景之治”的取得,主要就是遵循黄老哲学基础上取得的。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有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也有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面。黄老哲学的治国理念,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的代表,这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只能是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在自然界中不会存在,在位年数遇到战争、灾难时,就会显现出统治者动员社会力量弱的现象。因此说,对于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





笑看古今来往客


无为而治”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治”,“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为”,“为无为,则无不教”。我们从老子关于“无为”的各种阐述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无为的真正目的是“无不为”,即有为。无为只是手段、方略。封建统治者的“无为而治”是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我们党在农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也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无为而治”的思想之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就在于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这个“道”,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经济进行自我调节,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只有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失时,政府才站在前台。如果说计划经济是“有为经济”的话,市场经济就是“无为经济”。“无为”则治国如烹小鲜,“无为”则可达到“无所不为”。






宇宙圆盘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是字面上所谓的不做事的消极思想,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有道的管理者领导者,真实意思应该是领导者要有不为自己的名利去为他人做事情,这样才能做好领导人。



南阳若水茶院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的事,但也必须去做“作为自然与社会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逻辑该做的事(无不为)。

庄子是援用寓言的方式来描述道、真人等等概念,其中很多章节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得道之人的崇高境界,从其本意来说是一点错都没有。但是,这就为大家展现了一种价值观: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那么在一般读者看来,无欲无为成了达到这种最高价值的手段。那么,对大家而言就会向无欲无为靠拢,去刻意地“无为”。而不为人注意的是,“刻意的无为”和“不要刻意的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而后者才是道家的真正精神。

就如同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只是为了展示给大家一种现象,就是无为会导致无不为。但是,如果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去解读,当“无不为”成了我们的目标时,那么我们当然应该无为,但这种“应该无为”,则很明显是一种“刻意的无为”。


超大科学家


老子传授李耳六句话真乃人世间精髓:

治心 清静无欲

治身 皈原真柔

治世 自然无为

治家 合和恒一

治神 抱一还元

治万物 得一而生

这六句话包罗万象,天地之间一切本源都在其中你要探求的治世真理也在其内,只要把这六句话体悟透彻,你就可以应对世间万变,还可以去救度众人,你也就不枉来人世一遭。

如有不到位的地方,欢迎网友下方评论留言!

你送我赞,我送你成长!关注我,共同学习[玫瑰]






feier2018625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怎么理解是关键!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我个人两种理解并存有点争议,一种理解是顺其自然,第二种理解是不乱作为。

让我想起另外一句话《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亨嘉丁辰


“无为”是老庄的核心理论之一。“无为而治”(出于《庄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是道家的政治理想。老子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说,圣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是用草札成的供祭祀用的狗。这不是蔑视、糟蹋百姓,只是说,圣人治国,不以整治百姓为念,不去特别地关爱他们,也不去拘束、干涉他们。让百姓不失其本性、本德,顺从自然的法则,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治而治才是真正的大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统治者应以“道”为法,清静而无为,休养生息,让民众各尽其能,各享其乐。

道家这种说法一般人是难以接受的。按常理而论,统治者治理一个国家,岂能无所作为?老子当时这么说,和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理想有关。那是个战争频仍,诸侯王公乱作为的乱世。老子的理想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所以老子说“无为”,前面还有段话,就是说还有个前提:“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百姓们能有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知识也没有什么欲望,没有战乱和纷争。为此,老子还提出“不尚贤”的主张。不标榜贤人,不树立标兵模范,这样才能“使民不争”。人们行为端正,却不知是合乎礼义;彼此和睦,却不认为是仁爱;待人诚实,不觉得是忠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