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霍去病六年五次远征,史书25字不起眼的记载透露他英年早逝的秘密

霍去病是西汉王朝对抗匈奴中,最耀眼的军事将领,光芒如天上的天狼星。他擅长远距离奇袭,采用“以夷制夷“的闪电战方式,取得对匈作战的巨大胜利。

他18岁追随大将军卫青军出征,在短短6年时间内5次远征,五次大破匈奴。根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他所率领的远征军共斩获敌人首级多达11万级。

霍去病六年五次远征,史书25字不起眼的记载透露他英年早逝的秘密

最后一次的漠北之战,他率领五万骑兵深入大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杀敌”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70443人)“,远征部队损失“什三”,大概15000多人。

司马迁原原本本引用了汉武帝对霍去病凯旋封赏的诏书,来自汉王朝最权威的官方文件,对霍去病的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元狩六年,霍去病突然暴亡,年仅23岁,司马迁记载他隆重的葬礼,却不曾交代他暴亡的原因。

霍去病因何英年早逝,阴谋论曾经一度甚嚣尘上,有人猜测,他功高盖主汉武帝容不下他。

此言论显然说不通,汉武帝在霍去病死后,做了三件事,足见他对霍去病之死是抱憾不已:

(一)发属国五个边郡铁甲军为他送葬,士兵从长安排到茂陵;

(二)厚待霍去病的遗孤,可惜他也早夭,年仅六岁;

(三)倚重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

霍去病六年五次远征,史书25字不起眼的记载透露他英年早逝的秘密

霍去病究竟为何早亡?《史记》一段几十字不起眼的记载,或许能揭开秘密。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据记载:霍去病出征时,汉武帝疼惜他,特命太官为他装载数十车的食物,可是等他凯旋班师时,却见这些车上还剩很多粮食和肉,然而士兵中还有挨饿的。

这段话历来是用来诟病霍去病不爱惜士卒的。看文章的表面意思是,霍去病有皇上钦赐的军粮,他只自己吃,吃不完扔了也不给将士们吃,哪怕他们有挨饿的。

其实这是个大大的误会,要知道霍去病能取得那么大的军事胜利,他绝对不是一个格局很小的人,也一定不会是一个吃独食的人,否则他难以在军中树立威望,更难以服众。

霍去病六年五次远征,史书25字不起眼的记载透露他英年早逝的秘密

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至理名言。运用到打战之上,也说得通。

霍去病带兵讲究以快制胜。深入大漠与匈奴开战,面对的敌人不单有彪悍的铁骑,还有风沙漫漫、食物水源匮乏的茫茫戈壁。如果靠繁重的后勤补给,势必会拖累军队的行进,也极易成为敌人袭击的目标。面对神出鬼没的匈奴人,要想制胜,汉军也必须神出鬼没,甚至要更快,更狠。

史书记载,霍去病打仗,从不依赖辎重。取食于敌,远征多远,都不怕没有粮草。

“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史记》


几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成为中原民族的一大祸患,就是因为他们打战,从来不用考虑后勤,他们来打战就是来抢东西,这样的士兵无疑就是草原上捕食的恶狼。

卫青几次出征,汉武帝几乎是倾尽国力保障后勤,试想远距离运输粮草,光路上就消耗个大半,搞得民不聊生。

霍去病六年五次远征,史书25字不起眼的记载透露他英年早逝的秘密

但是霍去病所带的骑兵就不一样,他把抛却厚重的粮食辎重,深入大漠,像猎食的狼一样,为了生存,每一个士兵都必须拼劲全力。也许,历史上作为统帅的霍去病他没有把自己当作例外,他不愿拿汉武帝准备的食物犒劳士兵,就是让他们不要形成依赖现成食物的念想。那些食物皇上钦赐,他不能不要,但他自己也不吃,与士兵一样同甘共苦。

霍去病的军队成了匈奴人的梦魇,他们不知道这支军队会什么时候从天而降。于是,他们大规模向北迁徙。据记载,匈奴为了诅咒汉人的军队,下令将牛羊杀死,扔进水源。用现代的医学分析,霍去病远征所食用的水和食物,可能被污染,滋生细菌病毒。

霍去病常年征战,风餐露宿,甚至还免不了受刀剑致伤,偶尔遭遇没有充足的食物供给,或吃了不卫生的食物,久而久之身体亏空,病倒了,英年早逝也就说的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