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和面向一部分人的数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张浩天Tony


鼓励自主学习,体验学习乐趣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鼓励学生进行自学,要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由于上节课已经学过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以,本节课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的模式。首先,我让每个学生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理解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组采取的是自制两圆,在摆弄不同的位置关系中找到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有的小组是在草稿纸上画出不同位置的圆,明确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等等。此时,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我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并设计了当堂练环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鼓励一题多解,搭建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在个性展示的平台上感受数学的乐趣,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一题多解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以促使学生灵活地选择解题的切入点,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都能展示自己的思路。

例如,解方程:(x2+5x-12)(x2+5x+2)=32 这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解方程题,但是学生却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解答。解法一:将x2+5x看做一个整体y,方程由原来的关于x的四次方程变成了关于y的二次方程,这样也方便学生进行解答;解法二:将x2+5x-12看做一个整体y,原式化简为y(y+14)=32之后,进行下一步的解答;解法三:将原式变化成[(x2+5x+2)-14](x2+5x+12)-32=0,进而求出x2+5x+2=16或x2+5x+2=-2,这样也可以起到降次的效果。但是不管怎样,三种方法都是一种答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展示的平台,促使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的展示平台。




金辉数学教学重点讲解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和面向一部分人的数学教育有何不同?不管是数学教育还是其他科目的教育,都是在面向全体教学的同时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一看来,似乎显得有一些矛盾,但仔细一分析,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符合一般的客观规律。

比如数学的计算,它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是不同的,它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点的时间达到要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可以适当,计算只要求达到“会”或“比较熟练”的内容时,在速度上就不要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分的要求,另外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根据不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达到统一的要求。

总之,不管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在教学教育中要爱护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MT艺术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育就是要按课程标准要求达成课程目标,面向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学生获得最优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