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御史大夫一再堅持“削藩”,終導七國之亂,社稷動盪皇上只能殺他

西漢景帝年間的“七國之亂”,是由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此次反叛要求清除的是御史大夫晁錯。

御史大夫一再堅持“削藩”,終導七國之亂,社稷動盪皇上只能殺他

晁錯在文帝時期原本是太子劉啟的老師(太子家令,有辯才)。因此,在文帝駕崩之後,劉啟即位是為景帝。對於昔日的老師,漢景帝是無比崇敬的,視晁錯為智囊,言聽計從。此後晁錯先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一職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西漢時期沿置,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與丞相、 太尉合稱三公,相當於“副丞相”,協助丞相處理政務並監察百官,參與重大決策的制定 。

御史大夫一再堅持“削藩”,終導七國之亂,社稷動盪皇上只能殺他

可以看到,此時的晁錯位列三公且極受皇帝的信賴,為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主張提供了條件。晁錯的主張是削藩,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這樣的主張肯定是受到皇帝歡迎的。自古帝王誰不想要絕對的集權?這樣的主張並沒有錯,漢文帝也是這樣做的。但文帝時分齊為七、分淮南為三、分趙為二,封地的主人仍是各諸侯王的至親子弟,類似於漢武帝的“推恩令”。但是晁大夫可不同,他要從諸侯王手中硬生生把郡縣奪歸中央。這是軟刀子與硬刀子的區別,虎口奪食豈能容易?但是晁錯跟景帝在思想上統一戰線,削,諸侯反;不削,勢大的諸侯早晚還是個反。殺牛趁早,以絕後患。

御史大夫一再堅持“削藩”,終導七國之亂,社稷動盪皇上只能殺他

於是首當其衝的是吳國、楚國、趙國和膠西等——國,各國分派指標交出郡縣。詔書一下,七國起兵,旗號乃“人誅漢之賊臣晁錯“。叛軍首領們財大氣粗,加之漢朝立國也僅傳三代有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想法還是很有號召力的。實際情形是反叛者兵強馬壯,氣勢如虹,令漢景帝始料未及,頓時方寸大亂。晁錯此時心裡也是七上八下的,本來就有點書生的迂腐,現在卻提議景帝御駕親征以壯士氣。這簡直是坑爹啊,危險推給了皇上,自己躲大後方倒挺安全。於是群情激奮,皆曰可殺。加之他公報私仇想排除異己——原吳國丞相袁盎,袁盎感到驚恐,他也不是吃素的主。當景帝詢問他說你做過吳王劉濞的丞相,對吳王比較瞭解,你對此時的戰亂怎麼看呢?袁盎答道:"臣認為不足為慮。因為七國作亂根本原因是被晁大夫逼的。只要您殺了他,然後赦免七王,恢復封地,戰事自然平息。”

御史大夫一再堅持“削藩”,終導七國之亂,社稷動盪皇上只能殺他

半月之後,晁錯死。但叛軍不退。要知道此時吳王可是六十有二的白髮老人了,能夠押上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下定決心反叛朝廷,肯定是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最終和談無望,戰亂只能繼續。最終由於梁王劉武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的強力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後被平定。

七國之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之後配合一系列的政策更新,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使得西漢王朝的實力愈發強大,漢族人對匈奴的反攻,也即將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