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那些年追星給我們留下了些什麼?

青皮橄欖34


留下了更好的人生吧

畢竟以前的網絡沒這麼發達,明星們的娛樂八卦,飯圈撕b很少,作為一個學生,追星就是看中了這個明星的某種特質,或者溫柔,或者直率,而且那個時候大部分人都追歌星,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才華讓人膜拜。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因為自己喜歡的歌手試圖去寫歌,去思考怎麼才能寫出最美的句子。

我追星追的是馬天宇,他打動我的是他的溫柔,人都會追求自己沒有或者得不到的,我覺得我心裡有這麼一個溫柔的人在,我也能對這世間更多了幾分溫柔。



找大狼的土耗子


我記得我第一次追星是在小學5年級,當時我還不知道明星,因為農村嘛,條件也不好,那時還沒有mp3,單放機,家裡只有一臺17寸的黑白電視,而且信號還不怎麼好。

唯一能聽歌的地方就是學校,因為當時好幾個村的孩子都在一個學校上初小,最遠的大概有3公里,所以我們選擇中午不回家,而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學校專門為我們不回家的學生在中午吃飯的時間用學校大喇叭放音樂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劉德華的歌曲和鄭智化的。

也可以這麼說,我第一次追的星是劉德華,不是因為經常因學校放他的歌,是因為過年的時候,那時候同學之間都送賀卡,我就收到了一張劉德華的,當我第一次看到劉德華時,我才真正瞭解明星了。然後我就將這張賀卡保留至今。

如果說他能給我留下什麼?我想說,他給我留下的除了上學時的陪伴和回憶,還有我年少放蕩不羈的自由。

特別是一首《開心的馬騮》,微微下蹲,左手扶著帽子,右手放在肚雞眼位置,一頂一頂,的,再來一聲“阿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當聽到這首歌時,我的回憶瞬間就回來了,這就是他給我留下的那些年追星的東西。





娛樂公眾頻道


我家的抽屜裡,一直放著一個不起眼的小袋子,無論身在何處,從來沒被落下過,雖然不常打開,卻會被偶爾想起,裝的並不是些寶貝得不行的東西,它只是被剪成一小張一小張的明星貼畫,因為不捨得貼而被珍藏著。

八十年代初,電視機是個稀罕的東西,最開始時天天去隔壁誌堅志強家看,後來搬到鐵路邊上,家裡也添了臺金星牌。乖乖,那可不得了,恨不得把它抱在懷裡,每每特勤快地把自己的事做好,準點端端正正坐在電視機前,沒辦法,追劇嘛,生怕落下一分鐘將錯過與之永遠的交集。

有可愛的《花仙子》、《聰明的一休》;有愛唱歌的《劉三姐》、《阿詩瑪》;有鼓舞人心的抗戰片《鐵道游擊隊》、《地道戰》;有嚇死人不償命的《聊齋》,光聽片頭音樂就能讓人毛骨悚然,膽小的我必須坐最前面,生怕身後突然冒出的精精怪怪把耳朵揪了去。印象中還有一部美國科幻偵探劇《X檔案》也有類似的恐怖;有催人淚下的《渴望》、《星星知我心》、《媽媽再愛我一次》,演的人情真意切,看的人哭得唏裡嘩啦,誇張點說流的眼淚都可以載船了,那時,用手帕擦淚是斯文人,如我般粗魯人,鼻涕眼淚用衣袖左右開工,一擦一拭,乾淨又省事,當然了,洗衣服時就得用點勁搓了,呵呵,看到這,相信很多人都在偷偷回味吧!甚至偷偷重溫一下也是可以的!

電視看多了,喜歡的人就多了,溫婉的戚美珍、美麗大氣的林青霞、靈動的翁美玲……特別喜歡看古裝劇,一身白衣飄逸、仙氣,淡藍水綠淺紫顯優雅,紅色則豔麗高貴,這是一種不可言傳只可意會,遙不可及的美。

另外,說到唱歌吧,因為自己五音不是很全,能說出哆唻咪發唆啦西哆就不錯了,五線譜是分不清的,所以哼哼小曲這種事情也是偷偷的偶爾為之。特定的年代有特有的傳奇,留聲機不是家家有,可錄音機卻常見,遇上好聽的歌曲,磁帶會被一遍遍地倒帶,連走過路過的人也能隨便哼一兩句,歌曲傳唱的廣泛度不亞於如今的媒體、網絡。鄧麗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韋唯的《奉獻》、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費翔的《故鄉的雲》、李谷一的《難忘今宵》等等等等,曲調沁人心,詞兒寫心聲,是駐心的美。 那個時候的我們,會買一個精美的硬抄本,在扉頁上寫上姓名,寫上喜歡的顏色,喜歡的動物,喜歡的明星呀什麼的,會把喜歡的歌抄上,紅筆抄譜,藍筆或黑筆抄歌詞,如果本子上還有空位的話,會用彩筆胡亂畫些花花草草點綴,寫上一句名言,貼上一張張明星貼畫,那種感覺美滋滋的。

可惜呀,咱的歌本不知遺落何方!還有就是在學校的路邊上有家小書店,有《電影之友》、《大眾電影》,許多的娛樂信息都是通過它們來了解的。那時的我們,追星可不像現今的年輕人這般瘋狂,怎麼說呢,我們是屬於比較含蓄的,放在心裡的,對,就是放在心裡的喜歡,一種喜愛。

還記得《流氓大亨》裡單純秀美的陰寧嗎,就是這一眼,讓我喜歡上了周海媚,雖然“海味”有著千度近視,也絲毫阻擋不了我喜歡她那嫵媚而迷離的眼神,那喜上眉梢猶帶俏的笑,那毫不矯情、毫不掩飾的生活本真,如今的她,經受了歲月的洗禮,依然,風采依舊。

又是否還記得,有這麼一個人,飾演了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名著的經典角色,而這個角色也定格了她一生所有的角色,她的一顰一笑,一嬌一嗔,一蹙一愁,那份柔那份弱,那份多愁那份善感,那種淚眼迷離嬌態生,琴棋書畫露才情,無不被她從書本中激活了,她把自己演繹成了劇中人,劇中人就是她。她,就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現實生活中,她是個幹練的商人,又是位有才情的詩人,而她的英年早逝似乎又印證了她與林黛玉不可替代的融合——自古紅顏多薄命。

如今,一位容顏未改,一位斯人已逝,而我對她們的喜愛,竟依然如初。


綱絲頻道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那些年追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這個問題挺好的,其實不止過去追星,現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在追星,至於追星給我留下了什麼,我覺得留下的東西還挺多的,下面我來說說給我留下的東西。

一,美好的回憶,再過去我們這裡非常貧困,根本沒有電視機mp3什麼的,就一臺收音機,只有固定的點才能聽音樂,我記得那個時候聽的最多的歌就是周杰倫的,所以周杰倫也就成了我的追星對象,現在想想,滿滿的都是回憶。

二,對一件事的堅持,說實在的我就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做什麼事從來都不會超過三天,但是在追星這件事上,我卻一直堅持著,而且到今天仍然堅持著,可以說我已經堅持二十多年了。

三,有了一份信仰,很多人沒有信仰,所以他們才沒有很多得底線和原則,但是一個人活著一個民族要是有了信仰,那麼他們一定會很優秀,儘管我有信仰,我也不怎麼優秀,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的一份信仰。

總之,追星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很多東西,或遺憾,或感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回過頭來一想,其實還挺好的。


明星影視劇一哥


全寶藍,前T-ara成員,我的萌寶

第一次見到她是2012年,那一次在湖南衛視一個預告裡看到她,之前被她給迷住了,因為我喜歡這種很萌萌的類型的女生,所以我就拼命的在網上找,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找了大約一個星期才找到,從哪開始她的每一個MV每一次活動我都看過,到現在已經有八年了,我的夢想就是想見她一面,哈哈但是家庭不允許,所以我一直在努力,現在唯一留給我只有想念,日夜思念,刻骨銘心,撒浪嘿喲。




萬人吶喊小發發


留下什麼?!

當然是知道,花滑比賽衣服叫考斯滕!

有一種下腰叫鮑步,還有腳提高到頭,轉圈叫貝爾曼,還有和環形轉圈叫甜甜圈!捻轉等,還有一個老妖怪叫isu。

還有各式花滑的動作!知道,羽生結弦,還有他的考斯滕名稱和暱稱!還有黃色熊,名叫維尼的是我情敵!還是正宮娘娘!我們為人妃子!


黑金大boss


分享一位追星女孩的故事。

小學喜歡張傑,每天一放學就回家用電腦搜張傑的視頻看。

初中還喜歡張傑,因為住校玩不了電腦,也沒有手機,每週放假回家便在學習機上下載很多張傑的視頻。暑假用媽媽的手機(當時還是諾基亞老人機)登錄傑娜小說貼吧看有關他們的小說,以至於成了近視眼,這也是我到現在最為後悔的一件事。

高中還是喜歡張傑,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時不時把頭像壁紙都換成張傑的,第一次談戀愛,跟男朋友講著我喜歡張傑哪裡哪裡,希望他也能變成那樣。

高考後的暑假,看了《夏至未至》後,喜歡上了白敬亭,對張傑的喜歡就這樣突然越來越淡了。

一上大學,身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我偶像是白敬亭。起初覺得他帥,後面瞭解了他有趣的靈魂後便覺得更愛。元旦去了長沙,跨年夜去了湖南廣電,沒錢買票進去,只能在外面坐著,也算是來到了小時候一直在心裡覺得很神秘的湖南衛視了。後來回到學校才知道,當天晚上白敬亭就在裡面,後悔當初沒有多呼吸幾口長沙的空氣,好歹我跟白敬亭也是呼吸過同一空氣的人了。

大一下學期,看了《偶像練習生》,又對陳立農有好感,天啊怎麼會有笑的這麼陽光這麼可愛真實孝順又讓人的男孩子,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拼命的搜索關於他的一點一滴,臨近期末考試還在看他的視頻,無心學習,以至於最後考試掛科。

大一的暑假,去了深圳,參加了陳立農深圳粉絲後援會發起的生日應援活動,也算是追星旅程的一段新經歷。

之後看了《香蜜沉沉燼如霜》,以前沒有get到鄧倫的帥,在香蜜卻展現的淋漓盡致,從此對鄧倫又瘋狂迷戀,以至於最後上學期掛的科到這學期補考,補考也掛了,淪落到重修的地步,也因為補考跟重修,那些評獎評優,甚至是貧困補助都輪不到我了。

現在,心裡應該喜歡的只有陳立農跟鄧倫了,但是我也不敢保證什麼時候就會突然不喜歡他們,但我敢肯定,喜歡他們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我喜歡張傑的時間,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明星,能讓我從小時候的懵懂無知一直追隨到高中畢業走向成熟。不管喜歡過多少明星,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想著以後一定要去一場張傑的演唱會,一定要親眼看到他一次,為什麼?因為那是我的童年與青春。

追星於我而言,是生活裡不可缺的一部分,我的追星,並不是物質上的瘋狂,而是精神上的滿足。我也有很多因為追星而後悔的事,比如眼睛近視,比如成績變差,比如浪費時間。但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去追星,帥氣的外表,有趣的靈魂,都能把我給深深吸引住,或許,我是個實打實的顏控。很多人說追星能變成一個動力,他能成為你的信仰,讓你為之努力。但於我而言,追星沒有給我任何的動力,反而讓我越來越消極。如果說要回答追星的路上,給我的青春留下了什麼的話,我一定會回答,留下的是後悔與無奈,但那又如何,我依舊在快樂的追星。



lion娛樂


跟著易烊千璽學禮儀,能在偶像身上學到哪怕一點,也是追星最大的收穫!

《朋友請聽好》已經開播了,未來的一段時間,何炅、謝娜和易烊千璽將用心來回答大家的十萬個為什麼,發現一個有一個燦爛的人生故事,他們將與大家一起度過,閃閃發光的日子。看完《朋友請聽好》先導片過後給大家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麼呢?

不少網友表示很喜歡三人在一起相處的氛圍,很溫暖,有家的味道。在正式工作之餘做做飯,聊聊天,何老師控場,娜姐掌勺,千璽幫忙打下手,一頓飯做的熱鬧而溫馨,上桌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是隨便坐,但何老師和娜姐先坐在了兩邊,無意間就將中間的位置留給了千璽,而千璽意識到那是主位他坐不合適,於是選擇“跪”在旁邊,後來被何老師和娜姐發現拉他叫他坐在中間墊子上,最終他還是坐下了但是堅持沒有坐在墊子上。

錄製節目的時候還是很冷的冬天,在室內也要穿不少的衣服,但少年依舊選擇坐地上而不是柔軟的墊子上,大人好相處是大人的事情,但少年本身有嚴格的自我要求,無論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千璽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謙卑禮貌有分寸。

易烊千璽的禮貌教養一直都是刻在骨子裡的,比如他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對女性的尊重,會有意識避免與女性肢體直接接觸,包括小女孩;比如他和任何長輩、同齡人一起舉杯時杯沿都是最低的那一個;比如撿起地上(舞臺上)可能會滑滑倒他人的物品;會幫舞者把舞臺上的水擦掉避免舞者滑倒受傷;會耐心的和隊員解釋自己淘汰他們的原因,給他們加油鼓勵;會在照顧小孩的時候幫他拿走可能誤傷他的東西;會和小朋友蹲下來講話,也會彎著腰人在聽長輩說話;在外面會主動幫忙拿重的東西;遞筆遞刀的時候會把鋒利的一側指向自己;會小心翼翼的拆別人送的禮物......

禮儀教養不會強制要求每個人都要有,但是如果在任何場合都能注意細節和禮儀,總不會有錯。很慶幸自己喜歡的是內外兼修的易烊千璽,喜歡千璽以來,真的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禮儀和細節。如果你可以在你的偶像身上學到哪怕一點,這就是你追星最大的收穫!或許這就是追星的意義吧。





蘇巴拉西


小學喜歡張傑,每天一放學就回家用電腦搜張傑的視頻看。

初中還喜歡張傑,因為住校玩不了電腦,也沒有手機,每週放假回家便在學習機上下載很多張傑的視頻。暑假用媽媽的手機(當時還是諾基亞老人機)登錄傑娜小說貼吧看有關他們的小說,以至於成了近視眼,這也是我到現在最為後悔的一件事。



一隻打不死的螞蟻


現在回憶小時候的快樂時光,追星是其中最耀眼的記憶!!那時候的娛樂生活就是港臺明星了:四大天王,小虎隊,成龍,洪金寶……他們讓我的生活多姿多彩!!我的偶像是劉德華,他英俊瀟灑,多才多藝……喜歡他唱的歌,喜歡他演的電影電視劇……到處搜尋他的信息資料……從而瞭解到他光鮮背後的故事:出身貧寒,努力打拼,百折不撓!!讓我從懵懂走向成熟。對於我心中的偶像:我喜歡您!更喜歡您拼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