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说: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智能手机就够了,你怎么看?

卫中华者


说得很对,我就是因为儿子初中毕业考得成绩还可以,上了高中就给他买了个手机,但是没想到的是有了手机以后,成绩一落千丈,在学校经常给老师投诉早课没精神上课,晚上看手机不睡觉给同宿舍的同学投诉,后来我叫老师如果再这样就没收他的手机,但是学校说他们没这个权力,上课带手机可以没收,下课了还是要还给学生的。整个高中我为了手机这个事可烦透了,儿子后来因为成绩不好只好去读大专了,所以奉劝各位家长买手机给儿子要慎重考虑,真的要买也要跟儿子约法三章怎么用法。


广州英姐



从四年级开始,儿子萌生了对手机的热望。

他们班上有一小部分同学,有了自己的手机,有了自己的微信。这部分同学顿时牛气哄哄,俨然引领着潮流,代表着先锋,他们建立起了同学群,在群里呼朋唤友,讨论八卦,商讨作业,然后一万个表情呼啸而过,砸得人眼花缭乱神魂颠倒。

(后来班主任发现他们居然借此群互抄作业,大发雷霆,勒令解散。这是后话。)

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被某位同学拉进了群里。作为一名熟透了的中年妇女,面对他们过分青春洋溢的话题,以及流星雨一般的表情包,唯一能做的就是落荒而逃,默默退群。

当然,这也显示了我高洁脱俗的品性。偷窥小盆友的心灵世界,实在令人不齿。

接着说,到五年级,再到六年级,儿子对手机的渴望,绝对超过对女同学的关注。事实上,他大概晚熟,对女同学真没什么概念。

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交流,反复沟通,近期又特地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郑重严肃地对此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

儿子首先发言,他表情庄重,义正词严。我认为小学阶段就可以配备手机,原因如下:

1、 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有手机,有自己的微信,我有正当的社交需求;

2、 手机可以带来极大便利,打电话比手表电话好使,可以照相,查资料更方便等等;

3、手表电话太幼稚了,已经不适合我的身份;

4、我玩电子游戏可以用PAD,手机屏幕太小,估计我会不习惯用来玩游戏,你的顾虑太多。

阿姨和弟弟双双反对。阿姨认为,小学生配了手机,势必会影响学习。

六岁的弟弟则怀有深深的忧虑:哥哥有了手机,肯定天天拿它打游戏。

弟弟是绝对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宁可大家都赤贫,也坚决反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哪怕这先富的同志以后可能惠及到他,比如也让他跟着玩一会儿。

讲真,我认为儿子讲得有一定道理,他的心情也绝对可以理解。如果手机对孩子的学习有益,对身体有利,不易让人沉溺,我早八辈子就给他买了,还用得着开这劳什子家庭会议么?

现代手机,汇聚电脑、社交、照相机、钱包、游戏机、购物等多种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可是,正因为手机如此先进,如此完备,它展现的世界如此精彩,如此博大,成年人都难以抵御它的魔力,何况一个小孩子?

“如果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这句话,地球人都知道。

但毁掉孩子的,真是手机吗?

曾经,人们认为武侠、言情小说害了一代人;

后来,人们认为电视毁了我们的下一代;

再后来,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网络游戏曾让家长为之咬牙切齿,多少孩子被愚蠢的父母送到杨永信那里去戒除网瘾;

现在,“手机毁人”言论又甚嚣尘上。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就如金钱,无所谓好坏,关键看怎样使用。

无可否认,小朋友缺乏自制力,容易陷入手机里的魔幻世界,其实主要就是游戏。但想让孩子彻底远离手机,家长有心也无力吧,谁能与时代抗衡呢?何况,还要考虑到小朋友的心理感受和社交需求。

我问儿子,你觉得对小学生而言,手机真的是学习生活的必需品吗?学习上,如果查资料,家里有电脑和平板;生活上,目前你的活动半径不大,手表电话足矣。

至于微信社交需求,有一定道理,但真正的社交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微信,没有微信你和同学也一样可以电话交流,可以约着一起玩耍,我热烈欢迎你和同学们相互串门或者一起出去活动,我愿意承担相关活动经费。

你想要手机,除了手机带来的方便外,是不是因为别人有了,你不想落伍,怕被嘲笑?我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我已经和家长们沟通过,你们班配手机的同学只是少数,而且拥有手机和学业成绩貌似没有任何关联性。

其实,最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父母舍不得钱,是担心你控制不了自己沉迷手机,影响身心健康,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其实探讨过很多次。你可能会和朋友疯狂聊天,可能会忍不住暴打游戏,可能会不停刷抖音刷朋友圈看订阅号,可能边走路边看手机而忽视安全,可能会远离你曾热爱的阅读和运动,以及那些色情网站、游戏网站、网络骗子可能无处不在。

我的众多同学朋友,他们都已为人父母,有些还是老师,我和他们认真探讨过手机问题,有些是到初中也不配智能手机,但会给配手表电话、学生机方便联系;有些小学就已经配备,但严格限制使用时间。我也去阅读了相关方面的文章,去看了各方面专家的观点。我绝不想粗暴简单地拒绝你的任何一个要求。

最后,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达成一致:儿子想要手机的想法非常正常;小学暂时不用,上初中后配备手机,手机款式可以自由选择;但我们必须共同探讨,制定手机使用规则,之后大家都需严格执行,谁违规都需受罚。

看来,以后在手机问题上,我和娃爸也需要更注意,更警醒,以身作则。自己痴迷于玩手机的人,大概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少玩吧?

手机使用规则(借鉴了其他网友的智慧)

1.手机是父母买的,使用权属于你,所有权属于我,如果你不能正确使用,如果发现你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对生活的热爱程度,父母有权利随时收回。

2.手机平时不能带到学校,你在家用手机与同学联系,在学校就需要你自己面对面地与同学聊天,这样才更能锻炼你交往的能力,也规避了游戏等对你的诱惑。

3.每天早上上学前不“开屏”,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前不能使用手机,完成作业后可以开机,使用时间适度。周末使用手机时间增加,不超过2个小时。

4. 明确一个底线:荧屏不进卧室。无论是谁,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绝对不能进入卧室,不在床上刷手机看PAD。

5.在公众场所,请把手机调成静音,调成静音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6.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帮你记录生活,但不要无休止地拍照,要学会记录一些有意义的东西,那些没有价值的照片,只会占用你的内存,和你拍照的时间。

7.建议你在使用手机时间段内,不仅仅是玩游戏和聊天,或刷朋友圈刷抖音,手机里有许多好的APP,可以看新闻、听音频节目、听音乐等。

8.你的朋友圈内容,往往透露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通过你的朋友圈,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不要事无巨细全部发到朋友圈里,也不要转发不健康的内容和假新闻,这将极大损坏你在同学朋友心中的伟岸形象。请保持独立的判断能力,不盲信盲从。

9.大人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少用电子设备,如果不得不用,要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使用。

10.相互尊重,大人不能在未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不翻看孩子的手机,反之孩子同样不能随意翻看他人手机。


硕硕爸爸育儿经


这是我身边真实事例。

1.我邻居家女儿,小学成绩特别好,班里前三名,每学期都得奖状,长的也机灵可爱😊,都觉得将来长大有出息。

2.然而上初中以后,她父母因为都在外地打工,就她和她奶奶在家,所以她成了留守儿童,她妈妈就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想着每天都给她打电话,有事情联系方便,刚开始上学成绩还好,初中课业又增加了,慢慢就成绩就一落千丈,但是至少人还是比较听话。

3.上了高中,见识得越来越多,她课业跟不上,所以后来就休学了,高中没毕业,就进社会打工了,最近听说,结婚了。

4.所以小孩子还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的,没有自制力的前提下,在他那个年龄阶段,给智能手机,会耽误他的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孩子上大学差不多都18岁左右了,可以给配一部手机,18岁成年人了,的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了!





乐乐妈妈故事


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5周岁孩子的父亲,我可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小孩子看手机的问题,其实是需要控制的,不能因为大人照顾小孩怕麻烦,丢给一部手机给孩子,然后小孩安静了,大人也省心了,这样真的会毁了孩子的,讲讲我的小孩成长故事吧,在我小孩很小,大概一周岁的时候,我父母帮我带小孩,喂饭不好喂,我父母就拿手机放在饭桌前,小孩一边吃饭,一遍看电视,看似很和谐,小孩也不闹了,吃饭也好喂了,但久而久之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小孩的注意力被严重破坏,以及对手机的依赖性,没有手机,小孩压根就不吃饭,哭着闹着就是要看手机,也不喜欢找父母玩了,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且小孩会模仿,动画片里面也有打杀的画面,小孩一不开心,就说杀了你,灭了你等话,且就依赖手机,少与其他小孩玩耍,少了互动性,没有交流能力,变得很内向,这样一直持续到他上小班,我老婆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上课不专注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与小孩交流,有点腼腆,怕与人交流,很内向,后来我们采取了一个措施,就是尽量不让他再碰手机,不管哭闹,就是不给看,然后带小孩做些手工艺活动,参加一些培训类的培训班,比如画画,乐高,跆拳道等培训,坚持了两年,小孩终于变得活泼开朗,在不依赖手机了,现在他基本不看手机,就是他妈妈慢慢拿书本给他讲故事,现在他变得喜欢去图书馆,或超市的图书角让妈妈或爷爷奶奶给他讲故事,获取故事情节和知识,已经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手机我们就周末的时候偶尔给他看看一点点教育类的动画片,尽量多与他做互动的游戏,有句话叫做带小孩,真的不是给他喂饱带大就行了,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教育小孩真的要从小孩教育起,不然一部手机会毁了自己的孩子,也害了自己!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是小牛来分享!






小牛来分享


不认同。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产品,是现代化信息化的标志,甚至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不让孩子接触现代化的产品,让孩子接触什么?

我记得小时候玩游戏机,父母这样说我们:玩,玩,就知道玩,看你长大能成什么样!

能成什么样?

我敢负责人地说,我们这一辈的生活比父辈的生活好了去了。

当然,现在的好生活不是我们玩游戏机玩出来的。但是,游戏机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接触游戏机其实也是接触新事物。

同样,今天的手机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机,我们倒回到我们小时候父辈说我们的情况,跟今天我们说孩子玩手机会毁掉孩子是多么的相似。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是一个信息化的互联网的时代,你怎么能够让他们与信息化互联网隔离呢?

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比我们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当然,玩手机还是要有节制,不能沉迷。


老马闲评


朋友你说的太对了,我深有感触。

现在的很多大人们都天天拿着手机,整天趴在手机上,一刻也不能离手,更别提小孩子了。

现在很多孩子玩手机比大人都溜,玩起来那叫一个顺手啊!

手机对孩子的最大危害,就是他们在上面玩游戏,让家长防不胜防。还有的在上面浏览一些不健康内容,交一些不良的网友,让孩子慢慢走上变坏的道路。

我家大宝去年时就用手机玩王者,成绩一落千丈,从前几名降到了20多名,可把我气坏了。现在在家上网课,我都要时刻防备着,害怕他再次玩。

因此,手机尽量不要让孩子玩,非要用时家长也要多盯着,防止孩子看别的或者玩游戏。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在孩子身边要尽量少玩手机,多和他们玩耍,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紫色幸福男人


我觉得很对,现在的孩子很多家长从2-3岁就开始给他抱着手机,慢慢的孩子习惯了,到了学习的年纪不爱学习,因为手机里的游戏更精彩!我家孩子以后不管能不能成才,反正我们是一直保持着不给他们手机,他们也习惯了,平时有空陪他们做做手工玩玩游戏,挺好的






培鑫锦


没错,一部手机不仅毁了孩子,也毁了大人。我之前的习惯就是睡前看手机,看累了睡着了,慢慢神经衰弱,紧张。于是痛下决心,戒手机,说实话,一点都不亚于戒烟。心里空,没事做,看书都看不下去。手机不上床,仅这一点就难上加难。最后戒掉了,现在经常不看手机,有时候微信布置工作也看不到,大家都知道,就给我打电话。去年井冈山一行,在革命故居里,一群夏令营小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心寒,想哭,绝望。

作为家长。我建议您也放下手机,陪伴孩子,别闲烦,慢慢的把孩子从手机里解放出来,也让孩子的童年更精彩。带孩子出去玩,陪他做游戏,画画,跳舞,哪怕就去野外撒欢都行!


娟姐姐32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我想会有很多人在关注,也有很多人在寻求如何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这也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有所帮助。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本身,有很多家长在单位工作了一天,可能感觉比较累,回到家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刷手机,原因很简单,手机里的任何app在设计初衷时就是吸引客户,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所以手机上又看不完的内容;试想一下一位大人都对手机这么入迷,何况是孩子;大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你回到家躺沙发上刷手机,孩子是看在眼里的,所以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自律,控制好自己才能要求孩子。对于小些的孩子,尽量不要在他面前玩手机,和孩子多做些游戏转移孩子注意力;这样你会发现孩子和你玩游戏比玩手机快乐的多,还能增加父子或母子感情。

所以说要想毁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的问题真的很严重,手机玩久了孩子和家长沟通的心门会关闭,一旦关闭和家长沟通的心门再想挽回,太难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听话和家长们顶着来的原因。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今天就分享到这里 谢谢。





楷达尔魏


这个锅,智能手机可不背。

一、智能手机只是工具

工具本身不能摧毁任何人,它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

想要智能手机的孩子,能给你列出手机的种种好处,以及必要性,你也无法反驳;

想要阻止孩子的家长,能列出手机的种种坏处,也有道理。

这就是手机本身的特性,它是工具,还是带点智能的工具。坏处和好处一样,比普通手机更大。

为什么是智能手机,因为老年机、小灵通,好处不多,坏处没有这么大。就像家长可以给孩子智能手表,却不敢给孩子智能手机一样,因为手表功能没这么多。

我高中时,班上有手机的没几个人,我同桌有个小灵通,俄罗斯方块玩得超级溜。我没手机,在旁边看她玩得很过瘾。

想要自毁前程,没有手机一样可以。

二、是否获得自尊才是关键

一个人的自律性,是来自于他的自尊水平的。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打游戏的事情,想了很多方法,抢手机、设指纹密码、甚至把玩手机作为控制孩子的手段——做了什么事就可以玩手机。而这些方式,都是在把孩子的自尊水平不断降低。

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主宰能力,能选择的只有取悦父母和撒泼打滚,才能得到想要的。

自尊水平越低,越没有自律性。

之前听樊登讲他儿子的事情,感触很深。

他说,他跟儿子讲少打游戏,从来不会从他手里抢手机。儿子,也从来不需要去恳求爸爸,允许他玩游戏。

他会跟孩子一起去设想,去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一直玩游戏的后果。让孩子自己去了解这件事的后果,他会调动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让孩子认识到做自控力和坚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父母,应该是信任孩子,而不是不断地管束和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