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劉皇叔講歷史:政權更替--一個窖藏五千年的祕密


劉皇叔講歷史:政權更替--一個窖藏五千年的秘密


中國,基因裡是個農業文明國家,所以幾千年的文明下來,一些基因類的東西,決定了歷史的發展。比如:我們對於土地的慾望,是無節制的。土地,是我們的財富體現和源泉。

我們骨子裡都希望自己是個地主。

我們的課,從秦始皇開始: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更替,其實就是地主階級在選擇代言人。

秦國的統一過程,其實也是消滅東方六國貴族大地主的過程,從權利上和肉體上進行消滅。讓大家很惱火的是,秦始皇竟然不願意進行權益再分配。商鞅變革,核心就是土地制度的變革。他推行的軍功換土地制度,推動了秦國事業的發展,卻也使貴族失去了原來的權利。所以商鞅死了。

秦始皇一統天下,卻連他自己的兒子都不給分封,別人就更不要想了,他施行郡縣制,是偉大的創舉,但對於那些功勳集體來說,就難以接受了。原來六國被剝奪了所有權益的貴族地主們就更不樂意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陳勝振臂一呼,天下風雲色變。於是,歷史就來到了楚漢相爭。

為什麼平民劉邦最終戰勝了戰神項羽?因為項羽代表的是舊楚國的貴族集團,江東以外的貴族地主集團在項羽那裡看不到一點希望。就連江東本鄉本土世家大夫的代表范增最後都拋棄了項羽。

而大家都在劉邦這裡看到獲得權益的可能。張良韓信陳平酈食其呂馬童英布等,都先後拋棄了項羽集團,投靠了劉邦集團。張良代表的是六國貴族,韓信代表的平民打拼者,陳平酈食其代表的是世人階級。他們的選擇可不是小事情。

西漢開國之初,外戚的苗子就茁壯成長。為什麼呢?因為劉邦在最貧窮的時候,娶了一個富有而強勢的老婆。鬼才相信劉邦的丈母孃家沒給劉邦很多物質上的救濟。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女兒外孫吃苦不是?嫁給劉邦的時候,不是想讓女兒去吃苦的,而是想讓女兒未來享更大的福!最後,外戚成為西漢王朝最大的一棵參天大樹。

東漢王朝就是河北軍閥和大地主們建立起來的,皇權與大地主共天下。所以偉大睿智如劉秀,也不敢將大地主們的權益剝奪分毫。劉秀曾經推出的重新丈量土地再分配和廢除家奴制度,都被大地主們咔嚓掉了。以至於到最後,東漢王朝一旦沒有辦法給大地主們更多權益的時候,大地主階級選擇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三國時期,曹魏和孫吳都是大地主豪族的忠誠代表,所以他們的日子要舒坦得多了,只有劉備集團,是一個純粹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走到哪裡都是打工的。當他們想當老闆的苗頭剛剛冒出來,迎接他們的,一定是無情的打擊和扼殺。矛盾就在這裡,劉備集團還就是衝著老闆的身份來的。所以,只好到處碰運氣,到處碰壁。從河北,到中原,到巴蜀,劉備集團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只為了一個老闆夢。

劉備團隊到處奔波的崢嶸歲月裡,其實就是尋找大地主的過程。諸葛亮的三分天下計,核心就是發現荊州襄陽及蜀中漢中一帶還有機會。因為這裡大地主們的權益保護者(劉表劉璋張魯)能力不夠強。其他地方呢,對不起,早有人捷足先登了。河北地區都已經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了,曹操集團KO一切對手;江東更是不用考慮了,人家孫權有個牛逼的父親和哥哥。將吳地大地主們殺的血流成河。諸葛亮去江東,那些對他冷嘲熱諷的人,你仔細去查查,全是當地的大地主貴族。張昭、魯肅、虞翻等,甚至包括後來的陸遜家族,都是。地主們想要投降心思就很容易理解了,打生打死的,受到損失的是我們這些大地主。

魯肅說,大家都可以投降,就你孫權不能。因為我們投降了會是更大的地主,你呢?你會死。於是,赤壁之戰爆發。

劉備為什麼不投降,因為劉備本來一無所有,況且只要孫權宣戰,劉備的那個老闆夢就觸手可及。不拼死一搏是傻瓜。蜀漢政權的過早夭折有很多問題,但外來政權與土族地主們的融合沒有完成,才是最大的禍根--這些地主不買外來團隊的賬。

劉備荊州劉表計劃的失敗,源於人家荊襄地主們還就認可了劉表,討厭心機婊劉備。人家時刻防著你吶。劉表組織了一個叫“荊襄八駿”的文化組織,每天寫詩作賦,軍事大權都交給大地主老蔡的兒子蔡冒,那是他大舅哥。

曹丕時期,感覺漢朝的“舉孝廉”還不過癮,直接推出了“九品中正制”,為豪族成為門閥奠定堅實的基礎。很快,東晉時期,門閥就張牙舞爪地亮相了。所謂的魏晉風骨,只是政治失意者們外在表現罷了,實在不值得懷念。

南北朝時期戰亂連綿,軍閥混戰,直接將江南門閥擊了個灰飛煙滅。但北方,卻誕生出更牛逼的門閥來,他們的特色是漢胡雜間,互相交叉,軍事優先,起於關隴。都是大地主。

隋王朝建立在關隴貴族的懷抱裡,之前的東魏,之後的大唐,都是。當隋煬帝決意拋棄關隴貴族的時候,貴族集團也同樣拋棄了他。隋煬帝選擇與關隴貴族玉石俱焚,才有了唐王朝建立時的清清爽爽。

唐王朝建立過程中,原本就是關隴貴族門閥的李淵家族,從沒有讓軍權旁落過,李淵女兒都建立起一支“娘子軍”,也沒有給其他貴族一個機會。李世民更是培養出山東軍事集團來,當年的關隴貴族呢,只剩下一些零星個人還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比如宇文士及。

唐末,藩鎮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問題是這些軍閥也沒有把地主百姓放在眼裡。所以黃巢迎風一呼應者雲集,破潼關下長安,勢如破竹。黃巢沒有得到大地主們的支持,所以很快失敗。

五代十國,大家爭搶著當地主的保護神,只要你有軍隊,就可以。至於你姓什麼,是什麼民族,什麼祖先,沒人計較。互相之間的征伐太多,大家的權益都得不到保障,其中也包括大地主的所以,大家渴望統一。

土地,是農耕文明國家政權更替的基因,除非文明性質改變,否則,一直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