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事业编很难考吗?报的岗招5个人,有615个人竞争?

彭时坚


难考,因为事业编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都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招录考试,真的,很难考!

第一个原因,“僧多粥少”,事业编制作为一份相当稳定的职业,所以吸引了很大部分适龄大学毕业生参加考试,以至于“一岗难求”。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太多了,有资料显示,仅仅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超过830万人,还不算年龄没有超过35岁的往届大学毕业生,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坚挺的事业编制参考人员。并不是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在在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而且毕业后创业的比例也是很不高,大多数人的需求只是一份收入尚可且稳定的工作。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一样,都是只要考上了,在不违法乱纪的情况下就能保证一辈子的饭碗的职业。收入方面,随着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十年间,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不断翻番,2019年的工资额相当于翻了1999年工资额的15倍还多,这样的水平虽然致富,但足以保证普通人一般水平的生活。还有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应得福利和政策。这几样加起来,对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如此多的考生,能有多少事业编制岗位呢?2019年全国事业单位招录人员23万,和上面预计的预备参考人员相比,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已经不足以形容供给侧与需求的尖锐矛盾了,题目中说的招考5个人,有615个人竞争不是个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

如此庞大的竞争群体,您觉得难不难考?~@︷@~

第二个原因,随着国家公考制度的完善,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同时,也保证了足够的遴选难度。

国家公职人员考试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职业选择,但对整个国家来说,却是关乎民生发展的国之大典,为了公平公正的为国选才,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的难度是必须设定一个高位值的,加上制度上的不断完善,已经完全杜绝了认为作弊的可能性。

用面试举个例子:某市在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干部都列入了事业单位考试备选面试官名录,这样面试官备选库人数肯定上万。举行面试的时候,如果有1000名考生参加,根据应试专业和岗位的需要,从如此多的备选中只能选出100人左右担任面试官。就这还不能指定分组,而是在考生到达考场之后,面试官抽签考生也抽签,面试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考生是哪组,考生不知道自己抽到几号签。如此一来,反正我是无法理解能有什么人在这方面能够作弊。可以说在公考的公正和公平方面,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做到了最好。

如此严格的考试,能不难考吗?~@﹏@~

第三个原因,各类培训机构的增加,在整体上提高了考生的应试素质,却将大家保持在了一个水平线上相差不大。

如今围绕公考的各类培训机构多如过江之鲫,因为有强大的需求支撑,1个月左右的短期培训班的培训费普遍以万为单位收取,加上各类对赌协议,培训机构赚的嗨翻了天。为了参加考试,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短期培训加强冲刺,但是无论怎么翻花样,公考的内容就是行测、申论、专业三大类,大家都加强,大家都冲刺,大家都在努力,其实大家学的内容都一样,这样到了笔试的时候,考试分值即使以小数点后两位为单位记数,考生之间的差距也是以0.01、0.02、0.03这样的绝对小分值来拉开差距的。

如此残酷的事实,只想套用网红语:“我太难啦!”~@_@~

当然难并不是说就知难而退不考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想选择这个职业,就得参加考试,知难而上,奋力拼搏,才会得到心仪的职业、理想的人生。

最后用我身边的两个小例子鼓舞一下各位进击的考生,信誉担保!绝对真实!绝对个例!切勿模仿!

1、某小友W,2006年大学毕业,坚持参加考试12年,2018年3月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通过,4月面试通过,5月政审体检通过,6月正式就职,2018年6月,足年足月35周岁整。

2、某小友Y,2017年毕业,2018年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第二名、面试第二名,但是报考的岗位只招录一人,面试后回家继续备考,忽一日收到电话通知,此岗位笔试面试第一人因报考公务员被录取,根据替补规则小友Y被录取,政审体检合格后就职。


人社一卒


本人是公务员,在上岸之前,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遇到合适的岗位,包括市区单位的事业编,都会去报名,参加过两三次吧,当然考的都不理想,没进过面试,说说我的认识吧。

事业编考试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参加事业编的多是有工作的,主攻公务员考试,带着考的,即使考上事业编,之后也会继续考公务员,毕竟两者还是有点差距的,明白人都知道怎么选择。所以,可想而知,考事业编的都是些什么人,很多都是考公务员的老鸟,他们既有考试经验,又熟悉考试内容,在这种竞争环境中想考取,难度自然不低。

就考试内容而言,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差不多都是行测、公基和写作这些内容,但难度没有公务员考试难度大,甚至考试时还能做到原题,都是有题库的,所以题海战术还是有点作用。但这就说明你会的,可能大家都会,甚至比你知道的更多,考的也就更好,所以一般事业编考试成绩都蛮高的。我参加的事业编考试就是这样,明明感觉能考80分,结果出来成绩60多分,同岗位的普遍六七十分,也就没啥竞争力了,淘汰很正常。

至于报名比例,1:100算是岗位竞争较高的,当然一些三不限的可能更高,1:1000以上那是极个别的了。一般1:40左右的算正常吧,遇到1:20以下的,就偷着乐吧。

考试肯定都是有难度的,你只看到别人成功了,没看到别人为考试的付出,任何事都是这样,没有付出,肯定不会成功,有了付出,加点运气,说不定就成功了。加油!

人生的路很长,请理性看待职业选择,可能你觉得好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多找找自己的优势,朝另个方向努努力,说不定又是另一片天地呢!


职言不倦


你好,我试着回答您的问题。事业单位曾经我也考过,记得是民政局下面的一个事业机构,当时那个岗位有接近1200人报名了,我也是准备了好久,买书做题。你知道不,我的笔试竟然通过了,当时那个岗位录取2个人,我的成绩还是排在前四名,现在想想还是蛮厉害的。

记得面试是在汉口火车站旁边的一个酒店里面,我们那个岗位6个人参与面试,当时还找了点关系,可是当时还是蛮那个的,最终我是综合排名第三名,遗憾的失去了那个事业单位的机会。

后来我失落了好久,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笔试都过了,面试下来综合成绩第三,老天啊。不过现在只是回忆了,现在的我也挺好,也挺知足。希望能回答您的问题。



缘来是你的2005


目前事业编确实难考,竞争程度不亚于公务员招考。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1、大多数事业岗位门槛设置较低。

现在公务员报考条件中,其中有一个硬性条件是学历,虽然简章上要求具有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但实际上绝大部份岗位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才可以报考,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只能望而兴叹,所以纷纷转战到事业单位招考上。

而事业单位招考条件现在一般具有本科学历就可以了,有些基层事业岗位甚至大专就可以报考,这样报考人数就大大增加。

2、大多数报考人员的心理因素,认为事业单位相比公务员容易考。

如果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理,那不就很容易造成事业单位报考扎堆了吗?

特别是一些基层岗位,很多人都会认为没有什么人去报考,结果发现这些岗位往往是报考人数最多的。

3、部分事业岗位对报考的专业要求比较大众。

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公务员岗位要求报考人员的专业绝对对口,比如说化工安全管理岗位,那就会要求化工专业的才能报考,这样就以专业限制了报考人数。

而大多数事业单位则不同,很多岗位都是综合性岗位,设定报考专业不限。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报考人数,使竞争加剧。

4、相对于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相对宽松一些。

现在对公务员实行的是逢进必考,严格按照公务员招考的相关规定来执行。

而对事业单位人员引入,目前有的地方实行招考和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在招考的同时,拿出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到重点院校去以招聘+面试的形式引进一部分人才。

所以,你说的一个岗位615人报考,招5人属于正常,竞争肯定是激烈了些,但只要认真复习,备考应战,还是有希望的。


星雨如风


给你4点意见建议。

1.没那么简单。你在题目中已经说了,招聘5个人有615人竞争,通过率大概百分之0.8,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100人中都达不到有1人能通过的,说明事业编岗位很热门,大家伙儿都想进入体制内。体制内的稳定性是体制外不能相提并论的,通过确实不易。

2.也没那么难。这个通过率其实跟国考、省考的通过率相比而言,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中直单位的通过率我们根本不敢直视,但是话说回来就是再难不也有人通过嘛。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正是这个道理。

3.应该怎么办。空谈无用,实干是真。你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也能够做到,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不能看到这个数据自己把自己吓倒,凡天下事必做于易,从战略上藐视它。

4.从战术上重视它。说是简单其实不易,现在应该采取报考辅导班和以往通过的人取经等方式,横下一条心,以只争朝夕的态度,积极认真应对。这方面建议自己建立一个错题本和知识要点详解,多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特别是申论部分更要善于总结思路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考试并不难,难的是自己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恐惧,难的是怎么找对学习的方法,只要做到以上两点,你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去积极应对吧。祝你成功。


四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事业编制有些难考啦。

2019年,我熟悉的几个河北省的小县城招聘,通过率不高。某县里招聘教师164人,而报名的达2200多人!很多外地考生岁数都30多了(上限35周岁),还在为了这么个铁饭碗再拼!😄

但是,喜欢事业编制的您也别害怕,只要你足够的优秀,再加上努力,愿望不难实现!

因为现在所谓的这些事业编,对于家中有矿的,或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看不上的。(原因你晓得,薪酬一般)

喜欢公务员,或教师,或护士等这些编制内的人,家庭条件大多一般,本科学校也一般的才考虑。当然,成绩差一点的,考上也有难度,更需要努力呦!


临窗听雨8


本人是科研单位事业编制,没有经过考试,直接是申请的,所以没法给你完美答案。

国家目前的政策是像我们这样的科研生产单位最终是要取消编制的,所以编制对于我而言基本上就是over了。

编制带来的好处:

  1. 稳定,除非主动离职或者犯了重大错误的,单位一般不会开人。
  2. 作为体制内享有编制的员工,会优先享有一定程度的福利待遇,这个在某些单位真的可以说差距很大。比如我认识的本市的一个护士,事业编制的工资每个月过万,公积金每个月6千多,而同期的非事编护士工资连她的一半都不到。

编制的缺点嘛我认为就是温水煮青蛙,人待久了真的没什么斗志了,每天都像是混日子。

另外,在经济上行时,薪资水平的提升也比较慢,本人工作10年,工资也就提了3000块钱,但所谓公积金高,买房享有的公积金贷款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在经济下行时,体制内就是很好的避风港。


言归正传,说到你提到竞争激烈,确实,在现在工作难找的时期,事业编制无疑成为众多人追捧的香饽饽,好的部门考上的难度肯定会高,如果你要考的话我是很鼓励你去报考的,给自己一个目标,即使功败垂成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份经历,不会遗憾。


长草的崔老师


本人五年事业编制,两年行政编制经历,对你提的问题有几点想法。

考事业编制到底难不难,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是不难的。

首先,从你给的招考人数和报考人数比例来看,有点难。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比例不是最高峰,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所以单从这个比例分析可以得出事业编制考试竞争激烈,不代表考事业编制很难。

其次,无论哪一种考试,都要看考试内容难度大小,事业编制跟行政编制一样,考试内容涉及行测、申论。行测内容涵盖面积很广泛,想考好需要知识积累,是要花时间准备的。申论就更需要扎实学习了,如果能接触到就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个人不努力,基本功不到位,考试是很难的。

最后,考试考的是信心,考的是状态,包含心理素质甚至运气成分,因为遇到什么样对手你无法左右,唯一能左右的就是自己,让自己变足够强,有坚持到底的信念很重要。


你的背包我没有还


个人观点:事业单位考试说难不难,说不难也挺难的,关键是看你报考岗位热门程度,如果是好的岗位大家都往里面钻,竞争压力自然就大。

从我个人经历来说,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考竞争压力都挺大的。对于热门岗位来说,往往报考的人数众多,要想从中突围还要颇费一番周折,而冷门岗位则常常无人问津,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有时候因为报名人数少还要减少招考人数,甚至是取消岗位。

因此,你要问事业单位考试难度大不大,关键是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要看你报什么样的岗位,二是要看你个人对考试的重视准备情况。

一、报考什么的样的岗位决定了你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压力

要想竞争压力小一点,在报考岗位的时候就要多研究研究。

一般来说,竞争压力大小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工作地点、薪酬待遇、专业选择。工作地点在城区的报考人数就要多一些,待遇好一点的报考人数也要多一些,而如果是没有专业限制的话报考人数也会多一些。

因此,要想早点上岸的话,那就躲避热门岗位,选择相对工作地点偏一点、有专业限制的岗位,尽量选择符合自己专业要求的岗位。

二、个人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准备情况是能否成功的决定着因素

虽然竞争压力大是考试可能失败的重要因素,但是否好好准备考试才是你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不管考试竞争多大,参考人数多少,你只有自己准备好了考试,认真复习准备,才有更大的几率上岸。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准备好,那你参加再多的考试也只能是个炮灰。

615个人竞争5个岗位,这个比例应该说还是比较激烈的了。一般来说,就算是615个人报名,最后的实际参考比例大概70%,也就是400多人会去实际参加考试,这样来说你的胜算也更大一些。

当然了,现在事业单位招考方式多样,除了公招以外,还有直接考核招聘。直接考核招聘对学历、专业、职称等有一定要求,一般都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符合条件的人要少一些,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如果你符合条件,你也可以去参加考试。

总结:不管参加什么样的考试,自己准备充分再上战场,这样的胜算会更大一些。要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多一份闯荡的勇气,相信你会很快就成功上岸的。

欢迎关注 ,和我一起聊聊职场上的有趣事!


木子圈圈


事业编也好公务员考试也好,毕竟都算是铁饭碗,竞争压力很大,好多人都是考场老将了,都没上岸。

其实选择职位是你成功的重要一步,有一定技巧,职位条件限制少的肯定报名的多,审核通过的也就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身份,性别,年龄,地域等条件筛选一下,去掉共性的,这样报考的人少,竞争压力小。

公考运气成分很大,而且哪怕笔试过了,还有面试,我觉的知识面有,文才好,口才好,心理素质强是关键。祝你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