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高寒区的特点一是气候比较冷凉,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度低,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二是生育期短,无霜期短,紫外线强度高。三是降雨偏少,部分高寒山区较干旱。由于上述原因,玉米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实现高产稳产,必须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文章以高寒区玉米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品种的选择、整地、确定播种时间、确定种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几方面,对高寒区玉米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1 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体厚度1m以上,活土层厚度30cm以上的地块进行玉米栽培,要求土壤疏松透气,灌溉方便。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玉米属于需肥较多的作物,根系发达,生长所需的养分60%要从土壤中获取,而高寒区土地多,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必须合理施肥,保证耕作层肥力充足,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才能保证玉米高产。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2 整地

高寒地区作物生长季节短,为了保证一季作物有良好生长条件,播种前的精细整地尤其重要。

2.1 秋深耕蓄水壮垡

玉米属于深根系作物,需深耕种植。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深耕,冬闲阶段将地深翻2~3次,耕深28~33cm,充分晒垡,彻底清除前茬,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促使物质营养有效化,进而提高土壤肥力。结合秋深耕,应将农家肥、磷肥和30%氮肥一次性施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有条件的可将前茬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秋灌应放在封冻前,以踏实土壤,并经冻融过程熟化土壤。早春进行顶凌耙耱,镇压保墒。

2.2 早春耕壮垡

前茬腾茬晚来不及秋耕的,应在春浇后进行春耕,春耕不宜过深。结合春耕,一次性施入30%的氮肥和农家肥、磷肥。春耕应在播前进行,不宜过早,以免跑墒影响播种。春耕前应先行灭茬,以提高整地质量。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2.3 播前整地

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多风大,跑墒严重,秋深耕的地应早春进行顶凌耙耱,采取耕、耙相结合,做到上虚下实,平整细碎,以利蓄水保墒。

3 选用良种

优良玉米品种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玉米最终产量。任何良种都对温、光、水、热、日照长短等自然资源及土肥条件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要因地制宜,选用丰产性较高,同时具有较强抗逆性的玉米品种。

高寒区一般应该选用早熟良种,常用的有盛103、诚信16、强盛388、沃玉558、翔玉998等。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4 播种

4.1 播期

当5~10cm土壤温度稳定达到10℃以上时即可播种,山西省高寒区一般在4月15日—5月15日播种为宜。

4.2 种子处理

4.2.1 晒种

种子通过晾晒可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苗早、苗全、苗壮。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4.2.2 药剂拌种

当前茬玉米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或病害发生较重时,下茬玉米使用未包衣的种子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药剂拌种后再播种。防治地下害虫需用杀虫剂拌种,防治病害需用杀菌剂拌种。

4.2.3 使用包衣种子

包衣剂中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等,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不必拌种。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4.3 种植方式

一般采用机播种植,有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两种方式。等行距种植的行距为60cm,宽窄行种植的一种是窄行45cm,宽行75~80cm,另一种是窄行30cm,宽行90cm。宽窄行种植有利于通风透光,调节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发挥密植的最大优势,优于等行距种植。

4.4 播量及密度

在播种时,要根据土壤墒情、种子发芽率确定播种量,肥力低的地块应当稀植,肥力高的地块适当密植。机播一般每0.067h㎡用种2~2.5kg,镇压后播深达3~4cm,并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一般紧凑型玉米每0.067h㎡种植4500~5000株,半紧凑型每0.067h㎡种植4000~4500株,披散型每0.067h㎡种植3000~3500株。早熟玉米每0.067h㎡种植4500~5000株,晚熟玉米每0.067h㎡种植3000~3500株。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5 田间管理

5.1 查苗补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三叶期进行疏苗,四叶期进行定苗。待苗长至2叶期—3叶期时,带土移栽补缺苗,补苗后及时浇水,覆土保墒,缓苗后及时追施速效肥料。

5.2 蹲苗

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然后进行追肥中耕,0.067h㎡施尿素20kg,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5.3 合理施

肥玉米属于高水肥作物,而高寒区多干旱,土壤一般较贫瘠,因此,必须加强水肥管理,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重施攻穗肥,巧施粒肥。

5.3.1 基肥

施足基肥,氮磷配合。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一般每0.067h㎡施2000~3000kg有机肥,配方复合肥40kg作基肥,结合秋耕或春耕时一次施入,实行集中沟施肥效果更好。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5.3.2 种肥

施用玉米种肥主要是满足玉米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主要用在基肥用量不足的地块。种肥以速效氮磷肥为主。高寒地区玉米由于地温低、有效磷释放慢而少,更易出现缺磷现象,若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种肥,效果更佳。肥料要施在种子旁边,距种子4~5cm的地方,穴施或条施均可,以免烧苗。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不宜做种肥。使用玉米专用长效释控肥时可在播种时一次做底肥施入。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5.3.3 追肥

剩下的70%氮肥做追肥,可分别在拔节期和穗期施入。在拔节后10d内,结合第一次中耕,施入35%氮肥作为拔节肥。其余在玉米抽雄前10~15d的大喇叭口期施入,结合中耕培土,0.067㎡施尿素30kg,施肥的方法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深6~10cm,直径3~4cm),将肥料施入穴内然后培土,以确保籽粒灌浆成熟对养分的需要。

5.4 水分管理

玉米既怕旱,又怕涝,受旱严重和水分过多都会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高寒区自然降水不足,必须保证以下4次灌水来补充水分,以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 5.4.1 底墒水 即播种前灌水,是确保苗早、苗全、苗壮的第1次水分供应,只有底墒充足才能真正做到一播保全苗。
  • 5.4.2 拔节孕穗水 即拔节后穗分化期灌水,是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水分供应。
  • 5.4.3 抽穗开花水 即开花授粉期灌水,是保证粒多粒饱非常重要的水分供应。
  • 5.4.4 粒期送老水 灌浆中后期灌水,是延缓植株衰老,促进籽粒饱满,提高百粒质量的1次灌水。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6 病虫害的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止病害发生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其次是使用包衣种子。近年来丝黑穗病发生严重,该病害由土壤传染,除选用抗病包衣种子外,病害发生较重地块应轮作倒茬,或适当晚播,秸秆经沤制后还田,以减少或减轻病害的发生。药剂防治: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或用50%的敌可松可湿性粉剂拌种。虫害的防治上,小地老虎主要为害玉米幼苗,可用敌杀死在植株根部喷雾进行防治,玉米螟可用敌杀死灌心进行防治,粘虫可用敌杀死喷雾进行防治,蚜虫可用氧化乐果或抗蚜威喷雾进行防治。

山西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早学早受益

7 适时收获

收获宁晚勿早。底叶大部分干枯,苞叶变黄,子粒呈本品种性状的在霜前收获。对贪青晚熟的地块,除站秆扒皮晒棒外,霜后延迟7~10d再收获,以促进后熟,增产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