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180度的油温怎么保持?

Michael221454762


180度的油温怎么控制

油温怎么控制查看全部4个回答

油温怎么控制

学厨师的

匿名用户

2017-11-25

油靠对流作用传递热量,油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从油受热后在锅中的状态与变化来判断油温的高低。一般认为:三四成热的低温油,油温为90-120℃,油面泛白泡,但未冒烟。五六成热的中温油,油温为150-180℃,油面翻动,青烟微起。七八成热的高温油,油温为200-240℃,油面转平静,青烟直冒。不同油类,其发烟点略有差异。

火候,是菜肴烹调过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烹调时,一方面要从燃烧烈度鉴别火力的大小,另一方面要根据原料性质掌握成熟时间的长短。两者统一,才能使菜肴烹调达到标准。一般地说,火力运用大小要根据原料性质来确定,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菜根据烹调要求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火力,如清炖牛肉就是先旺火,后小火;而氽鱼脯则是先小火,后中火;干烧鱼则是先旺火,再中火,后小火烧制。烹调中运用和掌握好火候要注意以下因素的关系。

1.火候与原料的关系 菜肴原料多种多样,有老、有嫩、有硬、有软,烹调中的火候运用要根据原料质地来确定。软、嫩、脆的原料多用旺火速成,老、硬、韧的原料多用小火长时间烹调。但如果在烹调前通过初步加工改变了原料的质地和特点,那么火候运用也要改变。如原料切细、走油、焯水等都能缩短烹调时间。原料数量的多少,也和火候大小有关。数量越少,火力相对就要减弱,时间就要缩短。原料形状与火候运用也有直接关系,一般地说,整形大块的原料在烹调中,由于受热面积小,需长时间才能成熟,所以火力不宜过旺。而碎小形状的原料因其受热面积大,急火速成即可成熟。

2.火候与传导方式的关系 在烹调中,火力传导是使烹调原料发生质变的决定因素。传导方式是以辐射、传导、对流三种传热方式进行的。传热媒介又分无媒介传热和有媒介传热,如水、油、蒸气、盐、砂粒传热等。这些不同的传热方式直接影响着烹调中火候的运用。

3.火候与烹调技法的关系 烹调技法与火候运用密切相关。炒、爆、烹、炸等技法多用旺火速成。烧、炖、煮、焖等技法多用小火长时间烹调。但根据菜肴的要求,每种烹调技法在运用火候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在烹调中综合各种因素,才能正确地运用好火候。下面举三种火候的应用实例加以说明。

(l)小火烹调的菜肴 如清炖牛肉,是以小火烧煮的。烹制前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块,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杂质。这时牛肉的纤维是收缩阶段,要移中火,加入副料,烧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通过小火烧煮,使牛肉收缩的纤维逐渐伸展。当牛肉快熟时,再放入调料炖煮至熟,这样作出来的清炖牛肉,色香味形俱佳。如果用旺火烧煮,牛肉就会出现外形不整齐现象。另外菜汤中还会有许多牛肉渣,造成肉汤浑浊,而且容易形成表面熟烂,里面仍然嚼不动。因此大块原料的菜肴,多用小火。

(2)中火适用于炸制菜 凡是外面挂糊的原料,在下油锅炸时,多使用中火下锅,逐渐加油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炸制时如果用旺火,原料会立即变焦,形成外焦里生。如果用小火,原料下锅后会出现脱糊现象。有的菜如香酥鸡,则是采取旺火时将原料下锅,炸出一层较硬的外壳,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

(3)旺火适用于爆、炒、涮的菜肴 一般用旺火烹调的菜肴,主料多以脆、嫩为主,如葱爆羊肉、涮羊肉、水爆肚等。水爆肚,焯水时,必须沸入沸出,这样涮出来的才会脆嫩。原因在于旺火烹调的菜肴,能使主料迅速受高温,纤维急剧收缩,使肉内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时就脆嫩。如果不是用旺火,火力不足,锅中水沸不了,主料不能及时收缩,就会将主料煮老。再如葱爆羊肉,看起来很简单,但有的人作出来的葱爆肉,不是出很多汤,就是向老嚼不动。怎样做才能烹好呢?首先是切肉要切好,要用顶刀法将肉切成薄片,其次一定要用旺火,油要烧热。炒锅置旺火上,下油烧至冒油烟,再下人肉炒至变色,立即下葱和调料焖炒片刻,见葱变色立即出锅。也是要旺火速成,否则就会造成水多和嚼不动。

但现在一般家用燃气灶,只能出小、中、大火,达不到旺火的要求。要利用中、小火炒出旺火烹制的菜肴,首先锅内的油量要适当加大,其次是加热时间要稍长一点,再有一次投放的原料要少些,这样便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4)蔬菜中的维生素容易流失,因此吃菜也要注意方法:青菜越鲜越好,要现洗现吃,先洗后切,洗好的菜不要泡在水里。高温也会破坏营养成份,煮菜不宜太烂,炒菜要急火快炒。凉拌菜维生素含量多。炒菜和菜汤中各种维生素会养活一半;油炸的菜,维生素常常全部消失。夏秋时节,人体出汗多,有一部分维生素C和盐分会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这就需要适当多吃些鲜青菜。


大国爱美食


这可能更多的是靠经验。只靠自己根据手、眼的感觉去确定。如果指望有温度计类的东西,好象不太合适,没见卖油条的人锅内放温度计。

通过观察油面状况来控制油温:

(1)温油约为90°C—130°C,油面平静,无烟和声响,原料入锅后有少量气泡伴有沙沙声,油温会迅速下降,适用于滑油,制作较软嫩的菜肴,如滑炒里脊丝、清炒虾仁、宫保鸡丁等。

(2)热油约为140°C—180°C,油面波动,向四周翻动,略有青烟升起,这种油温最适合煎、软炸等,原料入锅后气泡较多并伴有哗哗声。软炸虾仁、炸香椿、炸花椒叶等,用这种油温比较合适。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油的温度大约180°C(六成热),比较适合炸各种含水分较少的菜肴,如:干炸带鱼、干炸黄鱼、干炸里脊等,这类菜肴需复炸,就是将菜肴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升高后再炸一遍,菜肴才能外酥里嫩。






小e哥哥


六成油温(180度左右),这个时候,滴一滴面糊到油锅里,面糊会先下沉,沉不到锅底就会飘上来。这个温度适合炸那种挂糊的食材,比如炸鸡块、鱼块、麻团等,要想保持油温稳定建议你选择一款好品牌的空气炸锅,空气炸锅通过循环热空气对食物360度极速加热。达到油炸的效果,可以精确控制油温200以内,大家可以试试,要买品牌的锅不要图便宜[ok][ok][ok][ok][心][心][心][心][心][心]





美食缔造者


通过观察油面状况来控制油温:

(1)温油

约为90°C—130°C,油面平静,无烟和声响,原料入锅后有少量气泡伴有沙沙声,油温会迅速下降,适用于滑油,制作较软嫩的菜肴,如滑炒里脊丝、清炒虾仁、宫保鸡丁等。

(2)热油

约为140°C—180°C,油面波动,向四周翻动,略有青烟升起,这种油温最适合煎、软炸等,原料入锅后气泡较多并伴有哗哗声。软炸虾仁、炸香椿、炸花椒叶等,用这种油温比较合适。如果把要炸的食物放入油中不沉,油的温度大约180°C(六成热),比较适合炸各种含水分较少的菜肴,如:干炸带鱼、干炸黄鱼、干炸里脊等,这类菜肴需复炸,就是将菜肴炸熟后捞出,待油温升高后再炸一遍,菜肴才能外酥里嫩。炒青菜用此种油温即可,炒出的菜肴颜色漂亮且营养不流失。否则,油温过高可能会造成原料受热不均匀,油温过低蔬菜容易出水。炒制肉类菜肴油温也要控制在五六成,先放肉煸炒至发白后,再放入葱姜继续煸炒,最后放配料。

(3)旺油

约为190°C-240°C,此时油面的翻动转向平静,有青烟,手勺搅动时有声响,可适用于炸、烹、炒等烹调方法。原料入锅后有大量气泡并伴有爆破声。很多人喜欢吃外皮金黄酥脆、蛋黄溏心的荷包蛋,七成油温就可以做到,煎制时间要短。如果想吃色白软嫩的煎蛋,要用四成油温,煎制时间要长一点。此种油温也适合煎炒豆腐,因为油温太低豆腐易碎。将原料下锅后关火,用高油温把外皮定型,再用文火把原料内部炸熟,再升高油温给原料炸制上色,适合做拔丝山药、拔丝土豆等。还可用这种温度油炸香酥鸡、香酥鸭,但中途不要关火,持续加热保持油温,炸出的鸡、鸭外焦里嫩。

(4)烈油

约为250°C—300°C,油烟密、有灼人的热气,青烟四起并向上冲,即将到燃点,原料入锅后大泡翻腾伴爆炸声,仅适用于爆菜或给蒸制菜肴浇油,如爆炒腰花或葱油鱼等,这时操作较危险,要小心。

炒菜油温过高的危害:

一般普通食用油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致癌物就越多。之所以说油炸食品可能含有致癌物,原因就在此。而比起油炸来,油都“着火”了,温度当然更高,甚至会超过300摄氏度,致癌物苯并芘极易产生。它们附着在菜肴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除了致癌物,炒菜“过火”还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值得提醒的是,油脂加热时间越长,有害产物就越多。


村姑晓芳


我们在烹饪油炸食品的时候经常是需要较高温度油温的,首先我们怎么去判断油温达到了180度呢?很多朋友大家都经常听过周围人的经验之谈,你用筷子插入油锅里如果周围开始有气泡冒出,就可以放入需要煎炸的食物了,既然如此,很大家可能想要问此刻温度是多少呢?其实我告诉大家,这时候的温度呀刚好是达到180摄氏度了。

要怎么保持这样的温度不变呢?这个问题就真的是伤了很多朋友的心了吧,这肯定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常识:

当油温达到150度的时候 ,我们将自己的手靠近离油20厘米的距离能感觉轻微的热度,当油温达到180度的时候开始冒烟,我们用同样方法距离去感觉,手会很热,当温度达到200度的时候,烟会变得很大,都会担心由会燃起来,这样子用眼睛看,用手去20厘米去测量就可以很好的控制需要的温度了,不过一定要在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哦。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生活我要私人订制


可用眼观耳闻的简便方法来推知。

如果油的表面稳定,无烟,无响声,那么可推知为低油温。如果油面四周各中间翻动,并冒出少量的烟,则属中油温。如果油面中间往外翻动,并有大量青烟,用勺搅动有声响,则可确定为高油温。

低油温在85~120℃,俗称三四成热。

中油温120~180℃,俗称六成热。

高油温一般在180~240℃,俗称八成热。

低油温适用于软炸、滑炒,中油温适用于干炸、酥炸,高油温适用于清炸(如炸鸡、炸鱼)。 掌握好油温还要看原料大小而定。体积大的要用稍低的油温,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原料受热均匀。家庭烹制菜肴限于条件,一般火力较小,放油量较少,油温升高慢投影降低快,因此油温掌握可以略高一二成。






小四郎


最近宅在家做饭的人很多,逼不得已,很多人都成了厨师。

不少人都要跟油锅打交道,相信对油温这里还一知半解,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一般会说三种油温,三四成,六七成,七八成热这三种。也就是低温、中温、高温。

如何分别呢?最简单的方法来啦!

1.三四成,油面无波动,用手心感知不到热度。

2.六七成,油面小翻涌,手心感觉到热,手背感觉不热。

3.七八成,油面翻涌冒青烟,手心手背都感觉到热。一般180度左右,这个时候想控制油温就要改成小火或者关火,不过时间不能太长,要及时放入适量食材烹饪。

4.九成以上,油面翻涌厉害冒黑烟,这个时候建议关火,油温太高,无论做什么食材都会瞬间坏掉。

希望对你有帮助


品味新乡


问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你可以采纳一下

可用眼观耳闻的简便方法来推知。

如果油的表面稳定,无烟,无响声,那么可推知为低油温。如果油面四周各中间翻动,并冒出少量的烟,则属中油温。如果油面中间往外翻动,并有大量青烟,用勺搅动有声响,则可确定为高油温。

低油温在85~120℃,俗称三四成热。

中油温120~180℃,俗称六成热。

高油温一般在180~240℃,俗称八成热。

低油温适用于软炸、滑炒,中油温适用于干炸、酥炸,高油温适用于清炸(如炸鸡、炸鱼)。 掌握好油温还要看原料大小而定。体积大的要用稍低的油温,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原料受热均匀。家庭烹制菜肴限于条件,一般火力较小,放油量较少,油温升高慢投影降低快,因此油温掌握可以略高一二成。


重庆东方小厨


这要看你是干什么了如果是商用,在网上买个现成的就行了现在都有控制温度的功能,如果是自己家炸东西的话那就看眼里和手对温度的感知,把手放到油锅上离开一段距离感觉手心有温度对差不多了,或着那根干的筷子放到锅里旁边有大量的气泡也就够温度了。
(ps只要炸的多了凭感觉就差不多了,孰能生巧,炸东西的时候一定不能有水,要不你可要遭罪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ded619f9b8e435689012f9372b3dc48\

一只小胖崽


油靠对流作用传递热量,油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比水高得多,炸、油泡用的油,油量大,需从油受热后在锅中的状态与变化来判断油温的高低。一般认为:三四成热的低温油,油温为90-120℃,油面泛白泡,但未冒烟。五六成热的中温油,油温为150-180℃,油面翻动,青烟微起。七八成热的高温油,油温为200-240℃,油面转平静,青烟直冒。不同油类,其发烟点略有差异。这可能更多的是靠经验。只靠自己根据手、眼的感觉去确定。如果指望有温度计类的东西,好象不太合适,没见做菜的人锅内放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感觉油温过高就减小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