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貪,為什麼在位的時間沒有殺掉,而一直留用?

彙集股俠


歷史的發生,為歷史發聲!

和珅已然成為古代貪官的代名詞,他一生貪得無厭,財產可抵得上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財政收入,如此鉅貪乾隆竟然沒殺掉他,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和珅的才能為乾隆所用

和珅出自官宦之家,父親常保原是福建副都統,母親在生和琳時難產去世,父親也在他九歲時去世。和珅進入鹹安宮官學後,勤奮讀書,精通四書五經,學會了漢、滿、蒙、藏四種語言,還臨摹乾隆筆跡,這些紮實的功底為他日後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和珅因答上了乾隆無意中說的一句出自《論語》的下文,受到了乾隆的賞識。六世班禪為乾隆過壽送來賀信,朝中無人能讀,和珅拿起輕鬆誦讀,乾隆便讓和珅管理蒙古、新疆、西藏地區的民族宗教及外交事務。



乾隆喜歡作詩,和珅刻意學習詩詞,兩人經常切磋交流。和珅受到乾隆的信任,一些事情統統交於和珅辦理,圓滑的處事能力以及善於察言觀色,經常讓乾隆很是歡喜。

乾隆晚年沉迷奢侈之風,又不得動用國庫銀兩,和珅思前想後,給乾隆建議採用議罪銀製度來收取貪官所獻錢財,既充盈了國庫,又滿足了乾隆私下的開支。

和珅在官場上如日中天,乾隆甚至將自己最疼愛的固倫和孝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足以見得兩人的關係之親密。

和珅對於乾隆而言,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依賴,兩人不僅是君臣關係,還是兒女親家,更是亦師亦友,忘年之交。



乾隆愛慕虛榮

乾隆深知和珅貪腐、結黨營私等行為,但乾隆步入晚年後,對自己的政績沾沾自喜,常以“十全老人”自居。

和珅的貪腐,歸根結底是乾隆的縱容,懲治和珅,會讓乾隆感到晚節不保,自己一輩子的聲譽終將毀於一旦,朝堂之上的大臣、普天下的百姓會如何看待自己。

不殺和珅是為嘉慶留政績

乾隆當了一輩子的皇帝,自認為功德圓滿。老子的政績突出,讓兒子有點難堪,對大清的執政不利。選定了顒琰作為儲君,但他在晚年也意識到朝廷內外的矛盾對立,兒子繼位後必定問題重重。

自己任內不殺和珅,把他留給兒子顒琰,對內可以籠絡大臣,對外可以贏得民心,還可將和珅所貪財物收繳,充盈國庫,以緩財政所需。



結語

和珅所展現的各方面才能讓乾隆有了依賴,乾隆也會考慮自己的聲望,但從治國理政方面而言,將和珅留給嘉慶制裁,對嘉慶的統治也是加分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