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M2迅速破200万亿,对普通老百姓生活有何影响?

有度致远


截至2020年1月,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突破了202.31万亿。都有一个202,呵呵。很多人看到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感觉是不是我们的货币又贬值了呢?其实不是的。

广义货币M2的含义

说起广义货币M2,我们首先要从M0和M1说起。

(一)M0叫做流通中的货币,又叫做流通中的现金,可以说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2020年1月,流通中的货币M0余额为9.32万亿,去年同期是8.747万亿元,增长了6.5%。

实际上,M0的变化对于社会财富产生不了多大影响,毕竟数值太小了。实际上,由于大家采取二维码收付款的方式越来越多,流通中的货币应当会越来越少。

另外,央行拥有的货币不属于M0。2020年1月17日开始,央行向各地紧急调动了6000亿新钞,一方面是应对春节对新钞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疫情防控,满足货币的需求和做好货币的替换。这些钱只要没有流出银行体系,都是不算做M0的。


(二)M1叫做狭义货币,它实际上是在M0基础上加上银行的活期存款。

2020年1月的狭义货币M1余额为54.55万亿元,而2019年的狭义货币M0余额则是54.56万亿元。呵呵,相差真的不大。

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和变现,所以它类同现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但是,要告诉大家,活期存款的利息真的不高。目前国家的基准利率是0.35%,而几个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只有0.3%左右。银行从活期存款中赚取的利差很大,比如国家最新一轮的商业银行LPR报价,一年期是4.05%,五年期是4.75%。假设平均利率是4.35%的话,54.5万亿的活期存款至少能够给银行带来2.18万亿的利息收入。

(三)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准货币很容易变成现金购买力。所以,如果M2节制增大的话,有可能造成物价的增长。

2020年的M2的增长速度并不快。90年代以后,我们有好多年份M2增长速度达到15%乃至30%,但是,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不断放缓,2019年1月的M2数值是1865935亿元,2020年仅仅增长了8.4%。

庞大的M2如果对物价进行影响,必须要转化为购买力。相对而言,如果我们的GDP越来越大的,M2适当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末的GDP是990865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1%,而如果加上以2018年的GDP为基础,增幅是超过10%的。所以,产出增加,能够减少M2的增长。

M2始终是潜在购买力。在新冠肺炎病毒爆发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是降低的。现在人们基本不会外出就餐和旅游,天天窝在家里花钱的想法就少了。当然,过渡的购买力集中到某一方面肯定会影响物价的增长,比如口罩。现在还是一罩难求的状态,好在政府有公益性服务的平价或者免费口罩预约供应。

M2增加速度8.4%,如果银行存款利息只有4%,这样导致货币贬值速度是4.4%吗?当然不是的。货币贬值具体到某一种产品上是不均衡的。另外,由于产出的增加速度是6.1%,肯定我们存款本金加利息能购买到更多的商品。

所以,别看M2突破了200万亿,其增长速度并不快。如果我们经济发展稳定的话,我们的货币是不会贬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