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看待教育部发文给湖北籍以及湖北上学的毕业生特别关照?

莫xxxx


“武汉、湖北”,这两个字眼已牢牢印在大家心中,在2020年新年伊始,由于新冠状病毒,让全国人民时时刻刻地都在关注着武汉疫情和整个湖北的疫情,武汉做为湖北疫情的焦点城市,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开学季已经到来,纵观全国其他省份疫情都没有湖北省严重,所以,相对的复工和工学,湖北省肯定要晚于其他省份。

在这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教育部针对湖北籍的学生,包括在湖北就读的高校毕业生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充分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毕业生的关爱和关心。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答记者问中提到:湖北籍的学生尤其是武汉籍的毕业生更加特殊,受疫情影响,他们可能返校复学的时间会更晚一些。在特设岗位计划、中央基层项目、研究生招生计划、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计划、就业、毕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

举办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活动,积极协调用人单位,能够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让湖北籍的学生和在湖北高校的毕业生能够安心。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像学校的学生参加竞赛长跑,无论是站在哪个跑道的学生,即使不是同一起跑线,最终也都会到达终点的。相比较其他省份的学生,湖北籍的学生和在湖北学习异地籍学生,这次所承担的心理压力都是比较大的。

这次疫情可能打乱了很多湖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学生们也许会担心毕业、招聘、就业要比其他人慢半拍,但是,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所说的这些政策倾斜,着实让湖北高校及湖北籍的高校毕业生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缓解各省市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除了各级政府和学校以外,教育部还寻求与社会招聘网站合作,已遴选了5家规模大、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企业,他们将开辟校园招聘专区,而且全部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招聘上,国家教育部为这些高校毕业生们提供了非常人性化和可行性的倾斜政策,家长们和学生们可以安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我想今年这个寒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疫情下,我们学会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做为今年高校的毕业生们,不仅仅是湖北省的学子们,应该有各省份的很多高校毕业生们,他们会改变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应聘的岗位。也许还会有的学子们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理想初衷,因为太多的人和事,改变了我们想法、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生活即教育,这次疫情,有太多的英雄,用他们感人的事迹和无畏的精神影响和改变着我们,我想也包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们,我想会未来会有更多的“钟南山”、“李兰娟”、“李文亮”等人式的高校毕业生,在2020年上交一份满意的人生毕业试卷。(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月亮姐姐Nancy




我们小区里刚好有个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上学的孩子,今年面临毕业,他从年前1月20日回来之后就一直在家里自觉隔离。

今年的疫情对于湖北籍以及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来说,主要有这么2点影响:

①毕业论文答辩会推迟;②毕业招聘与应聘的会受影响。



一般来说各大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在6月份之前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完成答辩(研究生在2019年底完成),面对疫情导致的延期开学,虽然各大高校采取了很多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论文答辩进度肯定还是会受影响。答辩迟,就意味着毕业延迟。

除此以外,武汉地区各大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也必然受影响。这样,就给武汉地区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论文答辩推迟,毕业推迟,可以参加的招聘会减少),毕业之后的找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在此情况下,教育部针对这些特殊毕业群体,提供了暖心的帮扶工作。主要内容摘要:

在2月2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将强化对特殊群体的一对一帮扶工作,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建立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

以上举措无疑可以大大减轻帮扶对象(湖北籍以及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的找工作压力,值得点赞!大家觉得呢?


教练讲高效学习


冠状病毒无情,人间自有真情!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28日新闻发布会上说:

湖北籍特别是武汉籍学生,受疫情影响他们返校时间可能更晚,因此要给与特别关照,今年毕业答辩等可适当延长时间。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

1.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湖北最严重,而武汉又是湖北疫情的众灾区。疫情发生后,三军将士,各地医护工作者以及科学家不顾安危,驰援武汉,支持湖北,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来援,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兄弟情,令人感动,也增加了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2.副部长翁铁慧对湖北尤其是武汉学生高考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更体现了国家对武汉的关怀和关爱。

武汉疫情发生后,牵动着上上下下的心,为了疫情不再蔓延,他们果断采取封城措施,把艰苦困苦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全国,这种大爱无疆的自我牺牲精神也体现了武汉人的英雄之气。

但是最令武汉揪心的还是高考在即,家有考生的家长该是如何焦急,家有即将大学毕业大学生该是如何忧虑,现在翁副部长这讲话,无疑给他们吃了定心丸,相信这一定是严冬、疫情下最亮丽的暖色。

武汉加油,武汉好样的,全国人民都为你加油!


青衫李探花


一、应当给予理解!湖北损失太大啦!全国都支持疫区,教育部门也要从职能部门的角度有行动啊!

二、不能有怨言!其他地方的孩子与湖北的孩子比,够幸福的啦!我们没有在疫区就是万幸!谁家的孩子爹妈不疼啊?湖北孩子的心灵需要安慰!大家就不要添乱啦!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时,以湖北省受疫情影响最重,而武汉则为疫情风暴的中心城市。可以说这场疫情波及面实在太大了,作为高校集中的城市武汉,目前皆因疫情而不能开学。在这种情形下,教育部特别针对湖北籍学生,以及在湖北上学的高校毕业生做了特别的关照,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关爱。

2月28日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新闻发布会上讲到:“要强化重点群体帮扶,优先推荐就业岗位。湖北籍特别是武汉籍学生,受疫情影响他们返校时间可能更晚,因此要给与特别关照,今年毕业答辩等可适当延长时间。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

翁铁慧副部长讲: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从今天起,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

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服务不打烊,不见面也能招聘,也可签约认定。教育部还寻求与社会招聘网站合作,已遴选了5家规模大、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企业(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这五家企业都将开辟校园招聘专区,而且全部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质量服务。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高校开学时间,不能如期像往年一样安排落实高校毕业生的毕业等一系列工作,但是通过政策的倾斜,相信会让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高校毕业生不会错失毕业、就业等时机。我想,那些处于焦虑之中的高校毕业生们,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定会长出一口气,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照顾。


寒石冷月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28日表示,要强化重点群体帮扶,优先推荐就业岗位。湖北籍特别是武汉籍学生,受疫情影响他们返校时间可能更晚,因此要给与特别关照,今年毕业答辩等可适当延长时间。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

可以看到,中央对湖北籍大学生是全方位“特别照顾”的,这是一种关心,是国家因地制宜制定的疫情特殊政策,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升学继续深造和创业就业问题,说明党和国家解决问题抓的准,出台措施很及时,相信疫情影响只是暂时的,只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必定早日战胜病魔![祈祷]



草根盖哥


一场疫情,仿佛是上帝按下了“暂停键”,让偌大的武汉市一夜之间沉寂了下来,你让大半个中国放缓了脚步。国家调动了各省的医护驰援武汉!经济发展暂停!中国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每个体肯定也为这次这场疫情付出了很多。特别是是武汉百姓和学子。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对湖北籍的和在湖北上学的学生的一些优惠政策,我觉得是英明的!是合乎民心的!

2月28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将强化对特殊群体的一对一帮扶工作,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建立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

我的理由是

首先,毋庸置疑疫情对武汉和湖北造成的损失是最为严重,他们封城的时间恐怕也是最长的。

这就造成今年的毕业生到六月份恐怕也不能回校。大型的招聘会,他们不能参加,这对这些学生的就业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担心“地域黑”,这次会降落到湖北籍的和在湖北上过学的头上。

我们河南人深受其害,那经过这次疫情,一些用人单位肯定会带着这种有色的眼镜,看武汉人或者湖北籍的学生。这给他们找工作带来的麻烦。国家有必要进行一些行政的干预,让被誉为“九头鸟”的湖北学子发挥他们的才干!

再者,疫情无情,人有情。

疫情让湖北人牺牲了很多,我们要给予他们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不是三两句话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让他们有一种虽然身体受伤,但心是暖的感觉!给予这些学生优惠,实际上是给予千千万万个家庭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克时艰,走过这艰难、难忘的2020年!


初中语文摆渡人L


天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人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病毒无情人有情,人性关怀不可少。

在昨天的教育新闻更新中,关于湖北籍学生的政策倾斜出台。在通告中,重点提到,湖北籍学生,受疫情影响,返校时间会晚,今年毕业答辩等可适当延长时间。并且,特色岗位制度,包括中央基层项目、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



人事招聘方面的政策优惠

在人事招聘方面,还将为湖北籍和在湖北上学的毕业生,开设专场网上招聘会,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延长招聘时间,推迟签约等。可以说,这样的政策优惠,确实是对湖北籍考生的有效帮助,这是对当下疫情特殊状况的特事特办。


湖北籍学生受影响最大的,还是高考

今年疫情的特殊,历史罕见,截止到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复工还在战战兢兢之中,复学时间更是一再推延,但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高考。其他地区为轻灾区,可以适时高考,可是湖北籍考生怎么办,单独命题吗?

结束语:这次的疫情,对于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复工与复学两头难,对于湖北籍学生的政策倾斜,理所应当,但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高考。只希望,这波疫情,能够早日收场,还我们的正常生活。


教育练真堂


其实这个政策从学生毕业程度找工作来看是一个好的,毕竟大家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家的一个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受到影响,而影响了自己在工作上的一些。,招聘的话其实会让一个孩子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所以我们看出国家对于每个高校毕业生的重视程度特别是这次比较严重的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肯定会受到更多的影响,所以给予政策上的一些就业政策照顾的话,非常值得肯定的。

这没有影响到一个专业的公平性,它不像一些升学考试,比如说中考或者是高考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如果我们在一些政策上给予加分的照顾或者是一些特殊的照顾,还要考虑教育的公平性和大家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因素的一些客观分析,所以这一问题就要慎重考虑,而现在考虑的是他们已经把自己这一辈子所求学的过程都经历完,到了面临选择工作时,的一些政策性照顾其实是可以去理解的,因为培养出一个人才,我们已经花费了这么多,在选择就业时我们可以给予照顾,也能够把合适的人才送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思维数学小课堂


28日,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湖北省尤其武汉高校所有在校学生返校复学时间可能更晚,教育部将在就业、毕业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还将举办面向湖北高校及湖北籍学生的专场网上招聘活动。

我看到这个消息后,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就在武汉,我也一直关注武汉高校的大学生发展。

这次疫情湖北特别是武汉是最重的疫区,我就生活在武汉高校林立的武昌区,离武汉大学距离不远,往常总能看到一群学子意气风发的骑着共享单车飞驰而过,而这个寒假的疫情,无疑给学生的开学复课、毕业答辩甚至后续的就业都带来深远的影响。教育部在这个时候送上对湖北上学特别是武汉上学学生的特别关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高度重视。

这次疫情给武汉,给湖北带来了太深重的影响,保守估计,武汉的高校很难在4月前开学,如果是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毕业班的答辩,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答辩,同时,返校时间太晚,也不利于湖北上学的大学生找工作,一些紧俏职位可能会和湖北学生擦肩而过。我们知道,武汉是全球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不仅教育资源丰富,而且教育质量很高,武汉大学长期进入各大高校排行榜的前列,华中科技大学是华为公司最重要的人才来源之一,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些行业的发展,翁部长讲话中提到,要对在湖北上学的大学生可以适当延长毕业答辩时间,同时,教育部还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即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全天候服务,即使不见面也能够招聘,可以说是非常给力的措施。

同时,我还注意到,对普通高校专升本、研究生招生计划等也将向湖北倾斜。这次疫情发生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对湖北的人员流动造成显著的影响,学生的招录工作势必会发生一些变化,湖北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享誉全国甚至全球的学术大师,这么好的大厨一定要给出上好的食材,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端人才。

结束语:

湖北的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工作,对教学、毕业生服务等都工作影响尤为严重。但是,我们通过政策性倾斜,有效的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招生等等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同时,这些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与全国除湖北省外地区的公平,可以说,教育部的这个决策是非常及时也非常到位的。我真心希望疫情过后,武大的樱花依然绽放,华科的学子依然意气风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