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面對德國入侵,擁有百萬裝備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為何要放棄抵抗主動投降?

詠卜分離


一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奧匈帝國解體,才有了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它繼承了原來奧匈帝國國24%的人口和21%的領土,以及奧匈帝國80%的工業生產能力,以至於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號稱是資本主世界第七強國,僅次於美、德、蘇、英、法、意。

但是,就是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的國家,還是在1939年,沒有抵抗便成為了納粹德國的衛星國,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部原因: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所面對的外敵其實並不是只有納粹德國,其周圍的波蘭和匈牙利也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早有覬覦之心,面對德國的入侵,這兩個國家,更是趁火打劫。而當時的法國和英國,也是對於德國採取了綏靖政策,不抵抗。希望將戰火東引到蘇聯。波蘭奪得了擁有豐富煤礦的切申地區,匈牙利佔領了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的大片地區,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陷入了分裂的狀態,並進一步在政治上分裂成三小塊:自治的斯洛伐克、自治的盧西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波希米亞省和摩拉維亞省。而在當時,作為社會主義的蘇聯人,雖然是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的,但是奈何山高路遠,兩個國家之間隔個波蘭這個攪屎棍。在波蘭當時的情況下,是可不能允許蘇聯通過其國家領土對捷克斯洛伐克實施軍事幫助的。再加上,面對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沒有實際外援的情況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選擇了屈服。

內部原因:當時雖然捷克斯洛伐克號稱第七,但是其國家的綜合水平,還是與英法德相差較大。而其是從一戰的奧匈帝國直接分裂出來,其國內問題較大,在1938年時,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內部已經是一種混亂的狀態。捷國內民族分裂勢力活動十分猖獗,外部敵對國家更是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境內的德意志人、匈牙利人、盧西尼亞人、斯洛伐克人進行反政府活動。並且,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是一種軟弱的,沒有底氣的狀態,不敢像後來的芬蘭一樣去應用抵抗。沒有了戰鬥的意識。雖然,宣稱能動員百萬,但是,政府的無能和內部的矛盾,把這一切都只變成了一句空話。

就這樣,1938年,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在其沒有出席的情況下就簽訂了《慕尼黑條約》。更是在1939年,直接宣佈德軍開進布拉格。號稱世界第七的捷克斯洛伐克就這樣,在德國不見血刃的情況下,屈服了。


叨叨遊戲體驗


我是軍事妹子,人心齊泰山移,人心不齊,雖有百萬先進裝備也是不堪一擊!

眾所周知,捷克斯洛伐克是從奧匈帝國分離出來,所以捷克斯洛伐克不僅繼承了原奧匈帝國的工業,還繼承了奧匈帝國一直都存在有的民族融合問題。而且在當時,隨著德國國家實力的崛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德意志人就和捷克斯洛伐克嚴重不合,以至於德國在進入捷克斯洛伐克時一直都有幫襯,所以自知無法獲勝的捷克斯洛伐克向德國投降也就並不奇怪了。

圖為德國軍隊進入捷克斯洛伐克

並且,捷克斯洛伐克在當時雖然是歐洲第七的工業強國,但是實際研發能力並不是很強,除了38T坦克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優秀的作品。並且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在歐洲仍然屬於被經濟大蕭條波及之後的困難戶,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在1929年就已經陷入了停滯階段,所以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也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裝備精良。

圖為38T坦克

而且,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周邊的國家也對捷克繼承下來的領土虎視眈眈,也就是說即使德國不進攻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也會秘密合謀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東面的領土,而且正處於經濟大蕭條餘波的英法等國也並不想太多的介入歐洲事務,所以在“老大”都不管自己的情況下,捷克斯洛伐克還不如主動投降以避免傷亡。

圖為慕尼黑協定

此外,從慕尼黑協議開始,捷克斯洛伐克就成了英法手中的骨頭,用來餵飽德國這頭狼的骨頭。以至於英國和法國在德國佔領蘇臺德地區時,就對捷克斯洛伐克領土的被侵犯持冷漠狀態。而且在各種公開場合,張伯倫還多次暗示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去面臨新興的共產國際,所以早就已經被拋棄的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投降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雙馬尾班長


1939年3月15日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人僅僅用了18小時就開進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擁有百萬軍隊的捷克斯洛伐克在德國入侵時根本沒有抵抗。那麼是什麼讓擁有百萬裝備精良(捷克工業軍工業發達,有我們熟知的捷克輕機槍)的捷克斯洛伐克為何要放棄抵抗?

無戰略縱深、實力懸殊

捷克雖然軍事工業發達(世界第七大工業國),但是農業和輕工業相對薄弱,國家實力與德國相差甚遠。

其次捷克斯洛伐克國土面積小,尤其是失去蘇臺德地區後,國家戰略縱深小,人口少,根本無法與德國一戰,最終結果都一樣,還不如直接投降,減少損失和換取德國的優待。(此理由不適合中國!)

士兵逃離,軍隊減少

自從捷克斯洛伐克損失蘇臺德後,國力受挫,人心晃動,很多軍人逃離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軍隊由原來的38個師變成16個不滿編的師,此戰鬥力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投降也是無奈之舉。(此理由不適合汪精衛!)



國內土崩瓦解

當時的捷克政府根本無法控制局勢,在德國入侵前,捷克境內的波西米亞、摩拉維等地早已倒向了德國。

德國軍隊還沒開進就宣佈接受德國保護。


大國出賣、盟友拋棄

早在1938年英法兩國就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揹著它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因此對英法兩國徹底絕望。

更讓捷克斯洛伐克無法接受的是作為它盟友的波蘭居然在德國入侵時不僅沒有施以援手反而趁火打劫,佔領了捷克的切欣地區。

後來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捷克斯洛伐克一馬當先跟著德軍入侵波蘭 ,比德國人還玩命!(天道輪迴)


(此上所有言論都不適合抗日戰爭中那些漢奸!)


司馬長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談。為何裝備精良的捷克斯洛伐克有打敗法西斯德國的實力卻會一炮未放就開城投降呢?這種做法使得國際社會甚為吃驚,難道捷克人天生膽小懦弱不敢保護自己國家主權嗎?當敵軍兵臨城下,並沒有出門應戰,而是出人意料地將城池手讓人?其國民也甘願作為亡國奴?領導人也甘願讓其打自己的臉失去統治權?我想這其中肯定有捷克人言不由己的苦衷。誰會甘願做亡國奴?讓自己形象大損?



那麼現在找出這其中的蹊蹺之處也就是為什麼捷克沒放一槍一彈就被征服?我總結了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德國大軍已兵臨城下幾乎被包圍,插翅難逃,就算突圍出去也差不多是全軍覆沒。而且捷克地域本來就小,無戰略縱深可言。

在這危機存亡時刻,捷克斯洛伐克領導人做出了理智明確的決定,即直接做個順水人情和德國成為朋友。也好比國家被摧毀,民不聊生強。



當時與捷克斯洛伐克為同盟國的波蘭也背叛了自己,並且佔領了一些捷克領域土地,捷克在此地已無盟友,孤立無援。

前有狼後有虎,捷克進退兩難,只得向其妥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求日後東山再起,或許太謹慎的緣由,知道自己與德國相爭無益,並且德國軍像是殺紅了眼的惡魔,此時軍隊士氣正盛,鷸蚌相爭魚翁得利。說不定什麼時刻周圍國家乘火打劫蜂擁而上,那麼這次犧牲完全是白費。而且吃力不討好,甚至丟了自己身家性命。



戰爭天時地利人和,此三者缺一不可。捷克失去天時,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國民人心惶惶,士兵也已無鬥志,四散奔逃。

而相反的是,德軍此時士氣大漲,更加有信心拿下捷克。古人兵法中談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此為上戰。”意思也不言而喻,不發動戰爭而是敵軍主動投降,這是戰爭的最高境界。而德軍在此時儼然做的比捷克好,獲得此份榮耀也是當之無愧。


歡迎大家關注“智化冰川”瞭解更多歷史資訊,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易水不寒


現代化戰爭拼的是後勤與資源!捷克斯洛伐克雖然擁有大量裝備精良的軍隊,也有自己的兵工廠!但是與德國打打仗需要消耗大量戰略物資,而捷克本身缺乏資源,在周圍外交環境都偏德國的情況下(英法支持德國,波蘭則在旁邊趁火打劫),捷克沒法進口到這些物資,這是捷克打不起的主因!

其次,匹夫懷其璧有罪!德國吞併捷克的目的只有一個,奪取捷克的兵工廠以及捷克的武裝力量!也就是說,捷克如何毀掉自己的兵工廠跟武備之後,德國就不敢興趣了,但是這對捷克是一種重大損失!

再來,捷克人與德國人淵遠流長!捷克是原奧匈帝國的領土,由於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解體才誕生的捷克斯洛伐克。而奧匈帝國是德國傳統的盟友!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還是戰友。所以,從民眾角度來看,對德國並不仇視!德國人也一直以盟友來看待捷克斯洛伐克!對捷克人的差別只是捷克政府,由原本的國政府變成州政府,除了捷克總統的權力有差別,對其他人並沒有實際差別!


優己


捷克斯洛伐克不是打不贏,而是不能打,不想打,不敢打。

為何如此,讓我們看看真實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力,還有當時國際環境這二點就能明白。

第一捷克斯洛伐克軍事力量。

一,軍事戰略層面,捷克斯洛伐克是當時歐洲或者說世界上最早研究機動作戰。當其他歐洲國家,如英法還在抱著一戰陳舊的陣地戰術時,捷克斯洛伐克就已經在研究利用鐵路進行長距離奔襲的作戰方案,也就是裝甲列車戰術。他們就是用這種戰術一度擊敗了紅軍,控制了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俄羅斯城市和符拉迪沃斯託克。可以說控制啦遠東地區。

二,軍事裝備層面,捷克斯洛伐克很早就研製了兩種自產的坦克: Praga MT 和 Prage YNH ,在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交惡時,捷軍就已經裝備超輕型坦克Tančík Vz.33 、輕型坦克 Lek tank Škoda 大約500輛。不僅如此, 他們還裝備有重型坦克。這種軍事力量在整個歐洲僅次於法英蘇,號稱世界第七。

三,捷克部隊兵員,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在於德國關係緊張時候做啦全國總動員,擁有兵力約100 萬人。在邊境部署了 35 個陸軍師以抵擋德國。而當時德國全國在沒有擴軍的時候不過17個師。

從以上幾點我們完全可以看出,捷克斯洛伐克在軍事上不輸德國,甚至更強。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不是因為軍事實力淪陷,而是因為政治環境,民心所向,國內領導人原因失陷。

具體包括如下幾點。

一,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人太多,隨著全球經濟大蕭條的席捲導致很多蘇臺德地區德意志人失業,失業的他們被希特勒迷惑,開始反對布拉格政府。希望與德國合併。短視而又膽小的張伯倫,縱容啦德國的胃口,默許蘇臺德和並,而法國因為一戰時流盡了鮮血,所以不想捲入捷克斯洛伐克與德國的紛爭裡。也默許這一事件發生。於是歐洲各大國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拒絕出席的情況下籤訂了和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激烈的國內議論後決定遵守這一結果。德國人因此以更弱的國力佔去了蘇臺德地區。而匈牙利和波蘭更是趁火打劫,發兵攻佔了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區。

二,因為捷克政府對於歐洲強權意志的屈服,造成國內大多數民眾以及軍隊的強烈不滿,我們都知道,如果政府軟弱,作為民眾,都希望擁有一個強力領導人,去領導。很不巧的,希特勒出現啦,也進入啦捷克斯洛伐克民眾的視野,加上捷克斯洛伐克本身就有大量的德意志日耳曼民族後裔,在被吞併時候的默許和縱容,就變得順理成章啦。

三,捷克斯洛伐克領導人,沒有對政府高度的控制力和決斷力。簡單說,國家都快滅亡啦,還不敢奮起一戰。不做軍隊部署,不做戰鬥準備。間接造成軍心渙散。失敗,或者說潰退就成了在所難免。



最後結論是,捷克斯洛伐克其實是亡於外力,民心所向,還有國內的愚蠢,如果捷克斯洛伐克軍隊拼死一戰,當時德國國防軍其實並沒有那麼厲害。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如果這樣,二戰也許就不會爆發,或者有更多變故,又有誰能說清。 這樣一來,二戰說不定就不會開始了。


阿斗不傻


因為人心所向,捷克斯洛伐克在一站的時候就是德國的領土。在那裡 有德國人的居住,當地也主要都是德國人 講德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被分開的。而且當時 兩國人民都是深受美國人的經濟侵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都憋著一口氣幹翻英法,一雪前恥。當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自然群起而響應,正所謂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在山呼海嘯的萬歲聲中,有誰還會記得我餓了。


沃倫門窗—大壯


一次大戰結束後,戰勝國法`英,為把德國人民永遠踩在腳下,故意肢解德國,把原德國領土系列化的分給周邊小國,人為製造矛盾。把周圍小國當提線木,偶,所以當和約簽字後,法國自己的官員都說這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和平,。有因有果,所以德:國人民才湧躍選舉要收復失地的納碎黨當政,有點像今天美國工人選舉⺈特朗普,


user4210272105487


捷克斯洛伐克本就是造假成立的國家,斯洛伐克族還不到這個國家人口的一半,不得已拉上捷克族,這兩個民族的矛盾本來就不小,再加上被壓迫的德意志人,這個國家根本沒有民心和德國作戰。而且,在入侵波蘭之前德國所有的要求都是正義的,其中包括對波蘭的領土要求。


arrowroothover


如果大家知道捷克人是正宗的日耳曼人而普魯士人實際是斯拉夫人為主體,對捷克的不戰而降就不會吃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