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2018年小麥、玉米和大豆的價格走勢會怎麼樣?

農機內參


農產品價格走勢一般和通脹預期以及種植面積增減、單位畝產有直接關係,因為農產品的價格需求彈性一般較弱,所以需求不是主要因素。

2018年整體通脹環境將會呈現小幅走高的態勢,這一點有利於農產品的價格走高,我國剛剛召開的兩會給出的2108年通脹管理水平將控制在3%,這比2017年高出一個百分點.

其次還要看一下國家對農產品的收購政策的調整,小麥收購價大格局繼續維持之前的水平並有所下調,最低收購價保護了小麥的價格堅挺。由於近些年以來,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導致實際可耕種面積日趨減少,國家對主糧的保護決心較為堅決,糧食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所以綜合考慮2018年小麥價格仍將會維持平穩水平,如圖:

而對於玉米而言,2015年取消國家保護價以後價格持續暴跌,由之前的2500元/噸一度暴跌到1400元/噸,極大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隨後國家開始進行所謂的供給側改革,在2018年會調減4000--6000萬畝種植面積。在此背景下,玉米價格開始回升,而且由於乙醇汽油產業的大幅擴張,使得玉米的工業需求加快,在原油價格由30美元/桶漲到目前65美元/桶附近,乙醇汽油產業發展會進一步加快,所以2018年玉米將是比較好的投資品種,如圖:

而大豆的走勢取決於美國和阿根廷的種植情況,大豆價格完全屬於市場化交易模式,政策干擾幾乎沒有。目前全球大豆產量呈現供大於求的格局,儘管2018年主產地如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一帶由於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天氣出現乾旱情況,但是由於目前的大都都是轉基因品種,對天氣因素抵抗力較強,所以產量的增加屬於大概率事件,所以大豆價格呈現區間震盪格局仍是近期主要特點,如圖:

最後,種植農產品的一定要關注國內期貨價格的走勢,要有價格風險管理的意識,最好在未來收穫季節賣出期貨進行保值,否則就會出現大的損失,尤其是在國家糧食收購越來越市場化的背景下尤其重要。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行情預測這個東西本身就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而且你說的這四大糧食——小麥、玉米、大豆和稻穀都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除了市場因素以外,國家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下面筆者就分別就這四大糧食種類的後市行情做一個大體分析,僅供大家參考!

首先,明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滑已成定局!

熟悉我國糧食政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2018年,我國小麥臨儲收購價在多年平穩後出現了首次下降,由前幾年的1.18元/斤降至1.15元/斤,雖然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最低收購價的調整不會影響目前的小麥市場價格,但是到了2018年,小麥市場價格勢必會因這個政策而發生改變,但是價格變化不會出現明顯波動。

需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雖然明年的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已成必然,這並不意味著全部的小麥價格都會出現低迷,一些優質麥的價格明年依舊會一騎絕塵,受到市場的熱寵!所以,建議農民朋友在明年儘可能選擇種植優質小麥!

關於玉米,目前行情好於去年!

實事求是的說,今年國內的玉米市場行情較去年有了明顯改善,最主要的是體現點恐怕就是價格了!為什麼呢?因為今年國內玉米整體產量減少是一個客觀事實,而在市場需求方面,隨著玉米深加工企業產能的不斷擴大,市場需求卻在逆市攀升。

所以,產量縮減,需求反增,玉米價格不上漲都不可能!

大豆方面,進口大豆的車輪無法阻擋!

每當提及國產大豆,都是一片哀嘆,因為這個產業太可惜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明年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和今年的差距不會太大,總產量也不會出現太大波動,應該不會超過1500萬噸,而明年的進口大豆預期進口量將超過1億噸。

所以,進口大豆在國內市場碾壓國產豆的情況明年依舊會出現,國產大豆的價格依舊不容樂觀!

稻穀市場低迷,價格要有起色不容易!

首先,已經有多位業內權威人士表示,明年的稻穀最低收購價將出現比較明顯變革!今年我國稻穀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稻穀產量高、進口高與庫存高的“三高”現象估計不會得到明顯緩解,所以,在2018年,國內稻米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將更為艱鉅,稻穀價格想出現大的起色,不容易!

最後提醒大家,以上內容僅作為參考,請謹慎決策!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20


糧油市場報


其他兩個品種先不說,先來說說小麥吧!2018年,小麥價格下調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筆者作為糧油媒體從業人員就直接告訴大家吧,2018年小麥上市後,市場價格將較去年有明顯的下降!每斤應該下降3分錢左右!

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0.03元/斤!

因為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已經由原先的1.18元每斤降至1.15元每斤!市場價格肯定也會隨之調整!往年的話,一斤小麥能夠賣到1.2元每斤,到了今年只能賣到1.17元每斤了。

這樣一來,2018年,小麥市場價格下調已經是必然之事了。

最低價下調,小麥補貼發放!

眾所周知,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肯定會對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和收益帶來影響,這一點連我國的農業部部長韓長賦都不否認。

但是韓部長承諾,將通過對種植小麥的農民採取直補的方式來適當補助農民,彌補因為最低價下調帶來的收入損失。

筆者對此很是期待,因為這樣一來,農民雖然賣糧收入下降了,但是種植收益卻沒有下降!種植積極性還是有的!

小麥供過於求壓制價格上漲!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2018年度,全國小麥新增供應量13327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7萬噸;但是同期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122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51萬噸。在這一增一減中,國內小麥的結餘量又有了增加!

初步計算,目前我國臨儲小麥的剩餘庫存量在7500萬噸左右,這相當於我國小麥每年消費總量的67%左右。

所以,在如此龐大的臨儲小麥庫存的存在下,國內小麥價格難以出現大幅波動。


鍾情三農


關於未來的小麥玉米大豆市場價格走勢,有一樣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2018年小麥繼續實施託市收購,並且國家公佈的最低收購價較今年下調3分每斤,為1.15元。從這十來年的小麥市場價格走勢來看,基本都是6-9月為集中收購期間,由於上市量大、集中,小麥市場價格基本都在託市價附近波動。小麥託市結束之後,隨著市場流動糧源減少,市場價格開始走高——這裡主要一是市場糧源少了,二是託市收購期間不少中間商購買的小麥出售時需要附加運輸、保管、利息及利潤等各項經營成本,因此價格出現上漲,這一時間段的上漲一直能漲至春節前,春節之後3-4月一般會有一個天氣炒作因素,小麥價格往往會出現一個快漲快落的行情,到5-6月份就是新一年的小麥收購,如果產量預期不錯,價格就開始逐漸回落,反之價格就一直到新麥上市後出現新陳麥兩個報價。綜合來看,小麥市場是最容易判斷的,也是農民朋友覺得最好賣的一個品種。

相對來講,大豆和玉米的市場化是市場變數最多的。我們先講一些能夠確定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1.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和飼料項目加快建設,今後東北低價外運糧數量將會急劇減少,這將對華北和南方銷區玉米市場價格帶來強力支撐,反過來又會對東北玉米價格帶來利好影響。

2.大豆市場仍然要面臨進口大豆的衝擊。當前國家雖然提倡糧改豆,但我們知道,在消費市場並沒有區分國產豆和進口豆的區別優勢,國產豆和進口豆仍處於在同一市場競爭的態勢中,而在這個同一市場中,國產豆顯然不具備優勢。以今年為例,國產大豆麵積增加後,農民朋友卻發現,今年還是種玉米效益更好些。

因此,由於大豆和玉米市場的這種變化,導致我們對來年的一些供應數據很難做出科學預判,只有到明年3-5月份市場價格的變化再看可能出現的種植面積的調整,屆時會對玉米大豆市場有一個較為精準的判斷。


每日糧油


這幾年,農業市場的發展一直不是很穩定,而市場上的定價也讓農作物的漲幅跌幅難以判斷。去年上半年,玉米和大豆的價格一直下滑,如今已到2018年年初,今年的小麥、大豆和玉米會如何發展呢?價格趨勢又會如何?農產品期貨網分析如下:

首先我們說說大豆。

2017年全國大豆消費量9300萬噸,進口大豆8169萬噸,國內產量才1000多萬噸。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2018年大豆種植將是大勢所趨。就目前市場環境來看,春節前還會有一個售糧小高峰,包括春節後,還有一個賣糧的週期。但由於今年整體的大豆產量充足,所以農產品期貨網覺得未來在春節前後,大豆的價格想有反彈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價格不會一直維持目前的水平,在春節後賣糧小高峰結束之後,國產大豆庫存變少之後,價格將會有所回升。

小麥

2017年新季小麥上市後,總體價格還算不錯,隨著農戶手中的基層糧日益減少,貿易商的庫存也逐漸減少,市場行情日趨清淡。從近日小麥市場運行狀況來看,對於春節前的小麥價格,當前預期基本以穩為主,市場的變數已經不大。2018年夏收前的小麥市場,雖氣候的變化、區域性的供需或會使市場出現階段性波動,但在供給整體充裕及政策底價下調的大環境下,小麥價格由強轉弱的概率將會逐步增大。

玉米

相較於小麥價格,對我們農民朋友收入影響最大、且最為擔憂的就是玉米價格了。2017年全國玉米均價為1637元每噸,相比去年,今年種植玉米的收益是比較可觀的。雖然今年東北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東北玉米市場異常火爆,2018年玉米價格很大可能會上漲,種植面積會提升,不過預測價格也在8~9毛一斤,很難再有大的突破


農產品期貨網


再說玉米和大豆價格,市場變化最多,玉米主要是用作飼料加工的,東北種植最多,價格漲勢隨東北而變化的,現在國家對養殖環保也很重視,號召讓南方大型養殖戶轉移到東北,那麼這裡的玉米轉化率就會明顯提高,這必將帶動東北玉米價格的好轉,這將給種植戶是個好機會。大豆主要是受進口衝擊,價格是沒有太大變化的,這兩種作物只有到三至五月份,農戶種植面積量多少,到時才能會對玉米和大豆市場有個精準的預測。


大叔147409271


這幾個品種都是期貨品種,從當前趨勢來判斷未來是很難的。小麥瞭解不多,不便多說。現在看玉米上漲,大豆下跌,但長久看,玉米還將繼續上漲,大豆下跌空間也不是很大了,未來走勢判斷緩慢上漲的。


套住利潤




英雄木棉樹


現在糧食全球流通,局部的氣候惡劣對整個糧食市場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可以大概率忽略掉這個因素。

小麥,玉米和大豆都是國內市場跟國際市場價格倒掛的,國際價格遠低於國內價格。這幾年,國家收儲的玉米庫存已經非常高了,國家在搞糧食的供給側改革。

我們國內主要缺小麥,大豆和水稻,由此推測,明年這三個品種價格會平穩或者微漲,或者有政策傾斜。玉米肯定是沒多大希望了的。

國內種糧,我們沒有任何成本優勢,價格走勢主要看政策走向。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雀寶新農業


你說的2018年小麥玉米水稻大豆,價格會不會漲的,這個問題誰都說不標準,這樣要看看國內的需求量大不大,如果不大糧食的價格漲勢也是一般,我個人的分析糧食價格要長一點,漲多少我就說不清楚了,你可以參考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