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河南一乡村学校仅剩1名老师2个学生,农村小学的学生都去哪儿了?

大兵小将218551138


而造成留守儿童的成因多数是来自家庭,因为农村地区发展受到限制,所以迫于生计的农村家长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谋生求发展,很多农民工一边要面对亲情分离的痛楚,另一边又要扛着高强度的劳动,同时,还有户籍、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于是,想要让孩子留在身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由此,不少人会觉得奇怪,既然农村留守儿童出不了农村,为何村里不见学生呢?其实这就牵涉到了另外一个群体:新生代农民工。 而新生代农民工,以70后、80后、甚至90后居多,而这一部分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加上对子女教育的重视,致使他们从婚前就立下宏愿:不让下一代留守,于是,很多年轻的夫妻选择克服一切困难将子女带在身边。

而且,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留守群体的重视,以及城市条件的逐步放宽,很多时候,农村孩子到城里入学门槛降低了不少,这一使得农村孩子有机会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 而且,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教育水平与城市相差过大也是造成农村小学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这一点,与农村教师工资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也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教师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导致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而后引发学生成绩不好导致生源也在逐步减少,呈现出了恶性循环。

所以,综合多方面原因,才有了一乡村学校仅剩1名老师2个学生的尴尬局面出现。


东方今报


河南一乡村学校仅剩1名老师2个学生,农村小学的学生都去哪儿了?

我是民工札记南八,我在农村生活二十多年。如今农村的小学流失真的是越来越严重。以我生活的豫东农村S镇为例,我们镇有26所小学,想当年我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小学至少有300个学生,上学放学都是热闹非凡。

而如今,数量少的不敢想象。我曾经与中心校校长聊过,他说,现在镇里除镇中心小学人多点外,其它村小学超过100名的仅有5所。100名以下,50名以上的12所,50名以下的8所,甚至有所学校五个年级才30多名学生。上学放学那真是冷冷清清。


我当年的理想是在村后的小学当一名教师。现在想想,学生都没有那么多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老师,未来农村小学的合并肯定是大趋所势。那农村的小学生都去哪里了呢?


一是,进城或者私立学校读书。现在农村生活条件提高,有钱后都比较重视教育,一部分家庭送孩子去城里或者私立学校读书去了。以至于城市里的稍微好点的小学招生时都人满为患,好多学生家长一涌而至,能进学校读书无所不用其极。


二是,在外地读书。农村外出打工的家庭较多,许多家庭不想让孩子作为留守儿童就带着孩子在打工地读书。或者有些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工作地购房成功定居。在工作地既能照看孩子,又能让孩子收到良好的教育,他们怎么可能把孩子再送到村后的小学呢?


三是,出生率的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8090后的年轻一代,思想观念已与传统不同。他们不再认为多子女多福气。虽然已开放二胎,但是他们也不愿意生养孩子。因为他们已经会计算,生个建设银行需要多少费用,生个招商银行需要多少费用。再加上,现在男多女少相亲难,彩礼高的现状,谁还敢多生。


这就是农村小学生减少的原因,他们要么进城读书,要么跟着爸爸妈妈到外地读书,要么是还没出生!


民工札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的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下一代,再穷不能穷教育。在我们老家河南信阳商城县大别山脚下,像这样的农村小学大多都没有几个学生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大概是96年左右吧,我们村的学生还有100多呢,当时感觉好多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


几年前,回到老家发展我之前上学的地方早已不是之前的样子,虽然学校比以前更新了,但是学生确是越来越少了。经过一番打听,我才知道现在我们那里的很多小孩子都被父母送进了城里读小学,哪怕是父母在城里租房子陪读,也要把孩子送到教育相对好点的地方去。

没有办法,本来我们就在大山里,交通不便利,还没有经济收入,只有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然后走出来大山这一条路了。我也是山里出来的大学生,所以我很理解父母的这一片苦心。慢慢的,山里教育也就越来越跟不上去了,学生少了,上面去学校的补贴和支持也就少了,这样学校也就慢慢的倒了。

但是,现在看来农村的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也不都是好事,先不说这样一来生活成本加重,父母还得天天陪在孩子上学的地方,洗衣服做饭,家里的农活也没法干了。本来我们那农村就很穷,这样虽然孩子教育好点,但是对于农村家庭投入太大。现在,不止一个地方这样,孩子都转移到城里去读书了,我想全国应该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吧,农村学校的衰落,不一定是件好事,相反这样会使得城里的教育变得更加拥挤,房价也变得越来越高!而农村的学校也就慢慢的都衰落,倒闭了。其实,这是应该反思的地方?

欢迎关注,提出不同看法和评论,谢谢,我是农事预览。


影视小狼人


我认为,乡村学校的学生都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学了。


我们家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我们生活区域上一年级的学生也就只有一个班(50人左右),可是孩子开学分班时,乖乖,出现了四个班(每个班5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学生。

上个星期天,去县里走亲戚(洛阳市孟津县),和亲戚在闲聊时说到了孩子上学的事,亲戚说他们乡的小学今年才一个班,30多人,学校没有多少学生了。

我说:“县里面的学生很多都随父母去城里上学了,我们那一个普通小学都是4、5个班,辖区学生只是1、2个班,其余都是外地学生”。


就此问题而言,乡村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稳定住了都会长期在城里发展了,结婚有孩子都在城里上学,所以一部分乡村小学会出现学生少的情况!


人在风上走


农村学校走向没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农村教学点没有生源,已经迫在眉睫。



题主所述的事情发生在河南汝州,一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学校,仅有2个学生和1名老师。 老师名叫刘银娜,她刚接替患癌的母亲来这教书的。

笔者所在地,2011年恢复了一个教学点,恢复当时学生有20多人,但到了这学期,听说本学期只剩下一年级一个学生了。在那教书的是笔者原来的同事。



可见,农村学校学生减少,是大势所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如下。

1、城镇化趋势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边远农村适龄小孩越来越少。

2、农村小学教师人手不足,年轻教师不愿来,留下的只有年老教师,学校没有活力,教学水平也不高。

3、一些家长夫妻双方在外打工,将孩子带到外面就读。

4、有些家长送孩子到中心小学就读,在中心小学附近租房子照料。



目前,农村教学点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估计时间不会很长,农村教学点学校前景堪忧。


文轩阁


河南汝州,一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学校,仅有2个学生和1名老师。

老师名叫刘银娜,她刚接替患癌的母亲来这教书。

她说,再少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学知识。

无独有偶,河南淇县的大山深处有一所油城村小学,学校只有一名年过5旬的老师和10岁的学生徐佳淇。

村里人都去了镇上生活,家境贫困的徐佳淇和爷爷相依为命,他说想去外面上学,又有点不舍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也走了,学校就要关闭了。

看完这些最孤独的学校,有的网友表示很心酸,很心疼孩子和老师。

@走走--停-停:心酸,心疼老师,心疼孩子。

@放毒一姐:看到这个眼泪马上掉出来了,好像感受到了他们的孤独。

Many丶Le:有什么办法吗?一个人好孤单,童年应该不是这样的没有同龄人的童年。

@他姓白叫展堂:看着有点心酸 以前年少无知的时候说我以后长大了要去支教 中间就断了这个念头 倒是现在这个想法更强烈了 我决定了 我要考支教了

在河南,这样的mini学校并不少见,很多乡村小学逐渐消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发展的趋势:

@CC洋小蔡:以前的我也是那样,一个老师几名学生。

@百合_68504:现在农村基本没学校了,小孩上学是难事,现在是几个村合并一个学校,条件好的就去城里上学了。

@是雪喵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河南真的很严重。

@巴森Rice:中国在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入了大城市。

@苗木malemu:很多人选择了进城,这也算是一个趋势,毕竟,哪里的教育资源和水平高就去哪里,这个算是趋势吧。这个不应该老是谴责政府,毕竟,老师有句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孩子他爹也得反思一下,为啥没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

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么看?(G)


大河客户端


1名老师,2个学生,与城市里动辄一个班级七八十名学生“挤挤一堂”的盛况相比,这无疑是一道令人心酸的景观。然而,这并非汝州甚至河南的个案。在我国,许多农村小学都面临着生源严重流失的问题。在为这位可敬的老师点赞的同时,这种社会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那么,农村的小学生都到哪里去了?

首先,随着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农村迅速蜕化成空心村。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向城求生,富裕者在城市安家,或者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城市就读,城市遍地开花的私立学校为学生的入校提供了便利;而那些城市务工人员也逐渐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加上随着城市对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的完善,他们更愿意选择让孩子在务工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造成了农村小学生严重流失。其次,由于农村教育设施不够完善,且待遇和生活环境不好,无法吸引优秀师资和大学生前来就业,因而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农村有条件的家庭千方百计让孩子离开农村学校。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对教育不够重视,或者缺乏资金投入,因此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并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学生越来越少。
农村小学生严重流失,师资力量异常薄弱,对于尚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希望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水湄之韵


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差别就是教育和医疗,这两项关乎民生的大工程。之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农村人开始走上城市的道路中定居生活。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就像媒体报道的那样,河南一乡村学校只剩一名老师和2个学生,那农村的孩子哪去了?

1.人口缩减

随着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生活成本的加大,农村也改变了以往多子多福的思想。在优生优育的背景下下一代的出生率明显降低。小编上学的时候一个年级16个班级,每班60个人。但现在的母校一班30人,一共有8个班。而这样的背景下是年轻一代生活成本和思想观念的原因。

2.县城公立或私立

随着农村人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对孩子的教育开始重视。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读书,这样孩子的眼界和人脉就会更高,对未来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而私立学校更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更专注孩子成长中的兴趣培养。因此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私立或县公办学校。



3.随父母在大城市读书学习

现在的农村人之所以人口少,很多都是定居在大城市。基本上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会考虑在外地买房,毕竟大城市不管在生活设施还是教育医疗上都有很大的优越性。而这些人则会把一家人都接过去,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尤其是偏远的农村,那里的物质生活非常的贫瘠。 在城镇化的道路中,农村开始慢慢的消失减少。而未来的城镇化只会吸引更多的农村人聚集,乡村学校也会彻底的没有人,不知道大家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惠农圈


这是必然的。

经济的发展就是以城市化为标志的,人口越聚集,效率越高。日本的大东京都市圈有四五千万人口,只有傻子才去阻止城市化,当然傻子不少。

事实上,从十多年前农村就开始衰落了,小学没有生源,大量撤并。大量人口虽然户籍在农村,但在城市生活。

真要想日子过的好,经济发展好,这都是不得不面对的事。美国也有大量废弃的小乡镇,有的是曾经的矿工聚集地,有的是曾经的工厂,自然形成,又自然放弃成为废墟。

我国不是做的太快,而是太慢了。一是因为高企的房价严重阻碍了城镇化,二是和户籍住房挂钩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入学。


加密货币百晓生


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是显而易见的。

有的村只有几百甚而一二百人,按出生率千分之十二三来算,每个村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几个最多十几个孩子。但到了招生时,孩子越少的村,入学率越低。那么这些孩子都到那里去了呢?村里的学校这么近,他们又为什么不在本村就学呢。

国家规定,二年级以下的学生不能出村,就是孩子再少,一二年级必须保留。但是学生少了,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就配备的那么完备了,再加上学生太少,连老师都打不起精神来,教学成绩肯定会受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城里或比较好的私立学校去,使本来就稀缺的学生资源更加减少。

这个年级只要走一个,由于农民的攀比心理,其他家长马上也会随着下去,把孩子转到好的学校。这样一走两走,最后就剩下几个没有钱,没有门路的孩子在村小里学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