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天啦噜!奖励孩子原来要这样做!很多妈妈都错了!

声明:本/<font>文编选自《家庭亲密育儿法》(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9)/<font>

/<font>

◎确定奖励哪些目标行为

/<font>

父母首先需要锁定想要奖励孩子的哪些目标行为。例如,只说一遍,孩子就听从自己的指令;孩子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晚上独自睡觉,不能半夜吵醒父母或爬到父母的床上来。父母设定的目标行为应是简单易懂的,从1~2个目标行为开始。

/<font>

一旦孩子在某些方面养成了好习惯,父母就应该重新为孩子确定新的目标行为。在设立新的奖励制度时,父母通常使用积极的语言介绍给孩子,并采用新的奖项。如果孩子对奖品非常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font>

/<font>

◎明确激励孩子的动力

/<font>

父母在给孩子设定奖项时可根据孩子的个性和需要,并在和孩子商讨的基础上决定。父母对孩子说出发自内心的表扬:“你每天自己整理好书包,真棒!”“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那些不幸的孩子,真大方,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这样的话语是给予孩子最佳奖励之一。父母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传达对孩子的赞扬和奖励。比如拥抱、亲吻孩子。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还可以把与孩子一起共度特别时光作为奖励的项目。

/<font>

/<font>

◎设定和孩子年龄相符的奖励计划

/<font>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奖品的需求也不同。父母在给孩子设计奖励项目和奖品时,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奖励的目的。

/<font>

/<font>
天啦噜!奖励孩子原来要这样做!很多妈妈都错了!

2~5岁

/<font>

贴纸、1元店的小玩具、父母的拥抱和亲吻以及大量和父母共度的时间,都可以用来作为奖励幼儿的奖品。父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并鼓励孩子自己制作,或在父母的帮助下制成奖励表。让孩子参与制作和装饰奖励表更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把奖励表格张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幼儿往往对自己取得的成绩非常自豪,常常迫不及待地希望告诉大家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学会等待,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应给予及时奖励。

/<font>

/<font>

6~8岁

/<font>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贴纸已经失去了魔力。但是,他们会很愿意用赢得的贴纸来交换其他物品或活动。比如,8岁的美琪和父母约定,如果她赢得了5个贴纸,周末晚上就可以到10点再睡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一点儿耐心,他们也愿意等待一会儿,当然他们能够等待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父母要保证让孩子定期(比如每周2次或每周1次)得到奖励。

/<font>

/<font>

8岁以上的孩子

/<font>

8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更为复杂的奖励系统。比如“代币制”。父母和孩子约定:如果孩子在赢得一定数量的“代币”之后,可以换成孩子希望得到的特权或者奖品。比如,孩子每天阅读15分钟的英语书,可以赢得1个“代币”。而孩子每赢得5个“代币”就可以在周末上网玩一个电子游戏等。

/<font>

/<font>

◎给予孩子意外的奖励

/<font>

意外奖励,就是父母没有预先告诉孩子,随意、自发地给予孩子的奖励。在生活中,父母可以随时注意孩子渐渐形成的好习惯或者偶尔出现的良好行为,并对此进行奖励。比如,妈妈一回家,看到孩子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饭盒放在厨房的柜子里,妈妈可以给予孩子一点儿小奖励:晚餐后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电影和父母一起看,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再比如,孩子的朋友请孩子出去玩,但孩子主动谢绝朋友,并告诉朋友,他需要先完成作业之后才可以出去玩。父母可以及时指出孩子的良好行为,并给予孩子奖励:他可以比平时和朋友多玩15分钟。

/<font>

这么做,可以鼓励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下,采取相同的方法,进一步强化这种良好行为。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克·赖普表示:“一旦孩子习惯得到奖赏,反而容易利用奖赏来对付父母。”因此,父母可以减少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而用这样即兴提议的家庭电影,有时候会比事先约定的昂贵奖品更让孩子欢欣鼓舞。

/<font>

/<font>

◎设定奖励项目的注意事项

/<font>

/<font>

*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同,父母应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孩子商量之后作出决定,让孩子自行选择。

/<font>

*父母给予孩子的正面奖励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孩子的积极合作。

/<font>

*年幼的孩子缺乏专注力,他们没有耐心来等待,所以需要及时奖励。而相对来说,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为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font>

*奖励孩子时,父母要谨慎地选择奖品。有的父母认为给孩子的物质奖励越多,孩子就越有动力。其实太多的物质奖励,或者奖励的频度太高,奖励的刺激作用就会逐步下降。因此,在使用物质奖励时,如果希望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忌滥用。

/<font>

*避免频繁奖励孩子。给予孩子的奖励应该有所选择。父母切记,要奖励孩子真心喜欢的事情,从而让内在动力激起做事的兴趣和热情。

/<font>

*避免用垃圾食品奖励孩子。使用垃圾食品奖励孩子会导致孩子依赖垃圾食品,从而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font>

(本文编选自《家庭亲密育儿法》,中国妇女出版社,2015.9)

/<font>

玛希娅,原名陆玮红。现就职于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致力于北美家庭教育、早教、英语启蒙教育研究10余年。2011年起在新浪、搜狐等开博,为新浪、搜狐育儿名博博主,自媒体金牌作者,网易外语频道专栏作者和多家亲子杂志特约专家指导。

/<font>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