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说《亮剑》里赵刚500米外打中日军太假,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牵着小狗看大海


完全有可能是真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狙击手要求是很高的,几乎所有成为顶级的狙击手,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分的。你没有那个天分,即使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顶级狙击手的。而赵刚恰恰就有这样的天分。

小说里说(当然只能依据小说的描述判断了),赵刚在抗大学习的时候,一名对狙击很有研究的教官就认为他很有狙击手的天分;而整部小说中,赵刚的表现出来的气质,也十分具备一个狙击的特征。他沉稳刚毅、果敢决断、头脑灵活善于学习、有自己的思想,真是一个狙击手天生的特质。赵刚在小说中首次露面,救了和尚,就是用一杆步枪远距离击退敌人追兵的。第二次亮相更是惊艳,在冲锋中两次在150米的距离击中敌人的机枪手,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只能说,他是一个被政委耽误了的狙击手。呵呵。

其次,赵刚在500米外击中一个小鬼子的炮兵,这种情况也是可能的。在阿富法汗战争中,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利用一支L115A3型狙击枪在2475米之外准确无误地击毙了两名敌军,2017年6月22日一名加拿大狙击手更是在3450米的极限距离上击毙一名敌人。可以说,超远距离击中目标对一个狙击手并非异想天开的。当然,现代的狙击装备也能让狙击手更远的击中目标。

那么,赵刚只用一支普通的三八大盖也能做到这样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三八大盖本来就是一种射程远、精度较高的步枪,小鬼子在太平洋与美军对战中,许多小鬼子的狙击手手中的狙击枪就是用三八大盖直接改造的,很多情况下就是选一支枪况较好,加装一个高倍瞄准镜就上场了。所以,赵刚用三八大盖当狙击枪用没毛病。

狙击手当然希望自己手中的狙击装备越精良越好,但有时候碍于实际情况,也不得不屈就一下。中国志愿军最有名的狙击手张桃芳一次见到皮定均将军,将军决定考一考他。结果张桃芳站着举枪就打,根本不用瞄准,100米靶三枪十环。皮定均将军拿他的枪看了看,就是一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莫辛·纳甘非自动骑步枪,将军大为惊讶,张桃芳却说:“能有这枝枪我就很满足了!”。所以,赵刚完全有可能拿起一枝三八大盖就能击中五百米外的小鬼子的。而且,大家应该注意,赵刚是与李云龙一起观察敌情时打这个赌的。能观察敌情的地方,多半是阵地的制高点,或是阵地防守的关键节点。这种地方,都是要派最好的兵驻防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士兵不是经验强就是枪法准的。赵刚拿过身边那位战士的枪,这位战士可能平时就是枪法不错的,对枪的保养就很好。所以赵刚拿起就打,一点没有不顺手的。

当然,赵刚毕竟是小说里的人物,艺术创作有点夸张拔高,作者让他枪法准一点,也是艺术的需要嘛。


50后男人


跟大多数二战时代的步枪一样,三八式步枪虽然表尺射程是2400米,不过这只是一战时代步枪集群曲射的影响,实战中其有效射程为460米,少数老兵可以射杀600米内担任目标,800米内集群目标,在经过严格的新兵训练后,日军新兵通常能够在300米内射击单人目标,700米内射击集群目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即便是国军精锐在作战中,也发现日军步兵可怕的命中率,在远距离对射中日军占据上风,即便是到了战争后期日军老兵几乎损失殆尽,但严格的新兵训练还是让新兵们保证了相当高的射击命中率。

三八式步枪本身发射的6.5毫米友坂步枪弹本身就以飞行平稳著称,射击精度极高,小说里赵刚使用三八式步枪射杀500米目标这一点是很可能的,事实上,抗战中不少老兵都能做到这一点,考虑到国产中正式步枪加工精度的问题,射杀这么远距离的目标,一般都使用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或者进口原装毛瑟步枪,不过,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就是用进口的捷克ZB-26轻机枪,而不是国产仿制品,拆下弹匣,在弹膛中只装填一发子弹,这样连发就变成了单发,因为ZB-26枪管更重,稳定性更好,有条件的射手在射杀远距离目标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这种方法。


深远防务观察


完全可以击中。



根据射击学原理,要击中目标,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眼睛要看,首先保证能看得到目标。二是射击水平高,据枪瞄准扣扳机不存在意外情况,包括心理素质。赵钢具有狙击手的潜能,当然射击水平非常人所比。三是知道距离。不知道目标距离有多远,就无法选择标尺和瞄准点,四是正确选择标尺和瞄准点。这一步是射击射中目标的关键。许多人包括有些当过兵的不清楚这一点,有的人只知道在100米距离上用标尺1瞄准胸环靶的白心就能打中靶心,至于为什么不知道。在100米距离上对胸环靶射击,眼睛好的人可以选标尺1瞄准白圈(10环白圈)三分之一处(准星缺口对正对齐压白圈三分之二,外余三分之一)即可,用标尺1在100米距离上瞄那打那。眼睛不太好的人可以用标尺3瞄胸环靶下边沿中点位置,此时一定要注意准星缺它对齐对正后,正好压在胸环靶白黑结合中间的位置,用标尺3(常用标尺)在100米距离上不是瞄那打那,而是瞄下边沿中点正好就能打在靶心上。同理500米距离眼睛好使的话用标尺5完全可以击中目标,而且瞄那打那。

距离太远一是看不到敌人(目标),二是弹着点受重力作用偏差加大,所以不容易打上,但500米距离上若能看到目标,就完全可以击中目标。谢谢!


知未是也


五百米开外准确击杀鬼子,这在历史上是有战例的。芬兰著名狙击手,绰号白色死神的西蒙海耶就是用一杆芬兰版的莫辛纳甘步枪,在苏芬战争中,狙杀五百多名苏军,最远狙杀距离有700米,而且是没有使用瞄准镜。



(西蒙海耶,世界第一狙击手)

赵刚使用的步枪,无非就是汉阳造或者三八大盖或者中正式。这三支枪跟西蒙海耶使用的莫辛甘纳步枪比,无论是子弹初速还是射击精确度,都比它强。

不仅是国外,中国抗战期间也有五百米开外击杀敌军的战例。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大佐饭冢国五郎在江西德安被粤军老兵用三八大盖在八百米开外,一枪击中,子弹直击心脏要害,当场毙命。



(饭冢老鬼子被击毙的新闻和他的墓碑)

当然了,国军老兵在八百米开外击杀饭冢国五郎,并没有精确计算过距离。可能真实的击杀距离,并没有那么远。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

饭冢老鬼子跟国军对峙了半个月,他肯定知道对面是国军的阵地,也知道对面阵地上有国军的神枪手,既然知道对面有敌人,为什么还敢光着上半身,站在阵地上耀武扬威呢?

这也就说明,国军的阵地离饭冢老鬼子的距离肯定超出了正常的击杀距离。而国军没有重武器,步枪的射程也打不到他的位置,所以老鬼子才敢站在阵地上面摆pose。

岂料,对面的国军中还真有枪法准的,运气也真的是太好了,一枪就打中心脏。

列举了国外和国内,超过五百米击杀的真实案例,是不是就可以证明赵刚就可以一枪击中五百米开外的鬼子呢?



其实,也不是。

因为电视剧里面,赵刚也没有把握。他并没有有说自己一定能击中五百米外的鬼子。而是跟李云龙打了个赌。如果打中了,李云龙就一个月不准喝酒。打不中,任由李云龙一个月内狂饮。

李云龙是什么人?从来都不吃亏的人。一个月不喝酒,这对他来说,要了老命了。

那么,李云龙为什么还敢跟赵刚打赌呢?因为李云龙也认为五百米太远,赵刚肯定是打不准的。所以才敢跟赵刚赌。



也就是说,赵刚打的这一枪,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如果再让他打十次,估计都不见得能打中一次。但是,这一次就是打中了。

就像是抗战前线,粤军老兵打饭冢国五郎的那枪一样。平时怎么打,都打不准。但是阎王爷要收你的姓命了,这一枪就打中了。


另外,电视剧里面也说了,赵刚在抗大期间有专门的教官训练,学习过射击训练。他的射击能力不是空穴来风。(电视剧不可能搞出一个说不通的bug)


所以五百米狙杀,难度虽然很大,但并不是不能做到的。亮剑毕竟是电视剧,不是抗战纪录片。虽然剧情夸张了一点,但还不至于用神剧来形容。

什么才是神剧?

神剧指的是超出了正常人能力范畴之外,正常人做不到。但是无耻的人为了博眼球,不顾事实,硬是把这种荒唐的行为搬到了银幕之上。这才叫神剧!



比如,手撕鬼子、裤裆里藏雷、手榴弹炸飞机等等。总结来说就是: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

那么,亮剑属于神剧吗?我觉得还不至于。

第二集,山本特工队用战俘训练士兵。一个特工队员徒手就毙掉了三名精壮的国军士兵。


这是非常实战的画面。特工队的鬼子出手招招毙命,每一招都是直接掐死穴。三名国军战士都是抱着逼死的信念与敌人搏斗的。怎奈技不如人,被反杀。

第三十集,孔捷客观描述了老美的强悍。自己一个师啃不下美军一个营。痛斥过度贬低敌军宣传的行为。



神剧?哪部神剧会这么自黑?《亮剑》只是比较夸张而已。但是这种夸张,并不是正常人办不到的。


Mer86


这是文学,不是事实。

首先,我承认38大盖可以做到子弹飞出去,在500米的距离,具备打穿敌人的动能,但是,把枪固定死。室内无风条件下,500米外,五发子弹散布,最远的偏离中心距离可能超过20厘米。十发子弹可能有超过30厘米的。

其次,野外条件下,风并不稳定,以前打40火的时候,判风往往是前方五米附近,风向可能是左侧3米每秒。前方三十米附近,地面可能就有漩涡了,而远处柳树的柳枝是反向摆动的。500米距离,对于38大盖,风力影响,十米每秒的侧风,弹中偏差也超过5厘米了。

第三,说枪支矫正,打过枪的人都知道,不同的枪,矫正习惯不一样,弹着点不一样,而且很多枪是基于一个特定距离校验弹着点,不是所有标尺过一遍,子弹因为自旋形成的旋转动量,自旋与空气形成的伯努利效应,空气阻力等。实际弹着点偏差会很大。那把枪不是赵刚摸得熟透的枪。

第四,虚光,老兵都知道,缺口准星瞄准有虚光,这个都是概略修正的。虚光对左右瞄准偏差影响非常大。

第五,500米外,人头多大?宽度估计都没有准星1/5。也就是说,你需要精确度达到准星1/5才能瞄准,实际上要修正,可能需要你枪口偏差不到1/10准星宽度。准星多宽?大概1mm。你把枪口对着前方,偏差1/10毫米。你感受一下。

瞎猫碰上死耗子,可以打上,但是我想说,你可能打100发都未必能上一发。


恶魔爱神184


绝对是真的!只限于李幼斌版的《亮剑》!
分两方面来确认是真的!

第一、射手因素

1、在400米以上能完成直瞄射击,击中目标的士兵,必须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具备实战的经验!

2、一个杀过人久经战阵的老兵,就是没有经过真正的步兵训练科目的训练,在长期的作战中也能摸索出远距离射击的经验。完成400米甚至更远的准确射击不是难事!

3、赵刚也算是一名老战士了,他是延安抗大的四期毕业的燕京大学高材生,虽然没有交代他进入抗打前的经历,但是可行而知,团级干部不是平白无故的弄来的,能进抗打学习肯定就有丰富的战斗经验。

再有就是赵刚的文化素质高,接受枪械训练和使用枪械绝不城问题!

4、赵刚500米打死日军时,不是他第一次显身手。刚露面时就在李家坡之战中,三枪干掉了三个鬼子,救了和尚。这说明赵刚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了!枪法和射击心态及判断能力是很好的!

5、能和李云龙打赌,也能赵刚信心十足!而且通过目测直接确定了目标的实际距离。这更说明赵刚应该是的“神枪手”!

从射手应具备的条件来说赵刚具备500开外杀敌的能力!

第二、枪支因素

1、赵刚手中的枪是当时装备不多的三八式步枪,要是老套筒汉阳造的话就不行了!

2、三八式步枪的最大优点就是就是射击精度高和射程远!

(1)因为三八式步枪的枪管长度是将近800mm,比毛瑟98K的600mm长很多,这就使得三八式步枪发射的弹丸受推动时间长,枪口的初速高,达到760米/秒。直瞄距离是460米。这也就是说三八式步枪在500米以内是直接使用基础基线瞄准射击,不必调解标尺。

(2)三八式步枪枪机结构简单,而且加工精度极高,枪膛的密闭性高,枪管的加工精度也是极高的,缠距短,这些优势确定了其发射弹丸的弹道很低伸,精度很好。配合射程远的优势,使得其在远距离上有很好的散布范围控制!

3、三八式步枪的6.5mm弹药在中远距离上集中目标后的空腔效应不亚于毛瑟98K,致死率很高!这一点被美国军方的《弹道杀伤》一书中充分证明!

第三、综合射手和使用枪支的条件,得到赵刚在500米距离上击杀日军是有很大概率成功的。当然这和当时晴空万里的天气与无风条件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再有就是赵刚运气也不赖!

第四、赵刚500米杀敌这个桥段中,出现了很多的隐形的错误,当然我指的是导演对军事射击知识的欠缺造成的这些问题!

1、首先,赵刚的射击姿势值得商榷。远距离的射击一般要求射手进行有依托射击,也就是找个稳当的地方架枪射击。赵刚使用的是站立式射击,伸出的左手拖住枪支前护木。右手把持枪柄,这样的射击姿势不利于中远距离的射击。手臂微微的颤动一下,就差之毫厘谬以数米了!

2、其次,赵刚射击瞄准使用了标尺,立起来的标尺上华东窥孔被标定在1200米左右的位置。这就是导演和演员真的不懂标尺使用规矩了!

三八式步枪标尺刻度从5开始一直刻道顶部的24,刻度单位是100米!

三八式步枪最大标尺距离是24*100=2400米,这个基本就是没有用的!

但是三八式步枪的直瞄距离是460米,是界于500米范围的。这时赵刚要是使用的新枪和缴获的原装弹药,应该是不用调整标尺的。即使非要用,那个滑动窥孔也不用过分调解。稍稍动一丁点就好!

3、再次,赵刚打的是日军的炮兵阵地的鬼子,如果换成重机枪阵地就更符合实际了!

日军的92步兵炮是作为火力支援使用的,不可能在第一线布置的,除非是极少出现的直瞄火力点时离前沿最近。赵刚和李云龙当时所处的情形,92步炮是不会这样使用的!

4、为什么开头我说了这个事只能是李幼斌版的《亮剑》才行呢?

(1)因为黄志忠版的《亮剑》更不尊重史实了,任泉演的赵刚相同桥段中使用的是七九式“中正步枪”。

(2)中正式步枪不可能在1942年装备到一个由民兵发展来的没有正式编制的“独立团”中。本来中正式产量就不大,而且是优先装备中央军,在南方战场和远征军使用!绝不会给八路军装备。那时独立团没有和中央军有交手记录,缴获基本不可能!

楚云飞的358团小说是说他是晋绥军,晋绥军也不会获得中正式的。

(3)假设机缘巧合独立团真有一支中正式步枪,那中正式步枪的自身特点也不能满足这个任务的完成!

虽然中正式步枪是仿制的毛瑟步枪,但是因为国内的加工设备和人员素质的限制,真正好用的中正式步枪真的不多。除了巩县兵工厂还能造些良心枪以外,其他厂的粗制滥造害死了太多的战士了!

中条山之战,就是汉阳造和正式步枪完败三八式步枪的典型例子!800人换100000人!


杜口无言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再次之前笔者就曾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单凭一支没有任何光学瞄具的步枪,在500米外是可以击中敌人的。所以《亮剑》中出现的这个镜头,并不能说太假,还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就有两个人能够做到,而且确实也做到了。

第一个人叫做西蒙海耶,是苏芬战争时期芬兰的一名狙击手。他曾经在整个战争期间,靠着一杆不带任何瞄具的莫辛纳干步枪,狙杀了542名苏联士兵。正因如此,他有着“冰原死神”的称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狙杀人数最多的狙击手。由于西蒙出身于一个猎人家庭,所以练就了一身好枪法。而据资料显示,在他狙杀的500多个战果里面,大部分是从300到400米左右的距离上狙杀的,而至少有一个是在500米以上的距离狙杀的。

第二个人就是中国著名的神枪手,志愿军二级狙击英雄张桃芳。尽管张桃芳不像西蒙那样从小练就一身好枪法,但是通过勤学苦练,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32天的时间狙杀214名美军士兵。而且张桃芳用的枪,也是一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莫辛纳干步枪。另外这214个战果里面,有两人是他在800米的距离上狙杀的。当然,这跟他先天的远视眼也有一定关系。

而三八大盖跟莫辛纳干相比,尽管威力不如后者,但是后坐力小。而且精准度和射程,要远高于莫辛纳干。所以电视剧中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是太假。


迷彩派军事


不是太假,是真的假。

在电视剧《亮剑》中,如果要论枪法的精准,还真得数赵刚。

无论是李家坡之战,在冲锋时干掉三名鬼子,还是在大扫荡突围时,500米之外干掉鬼子的炮兵,都显示了赵刚高超的射击技术。几乎是弹无虚发。

如果放在实战背景下,赵刚不仅仅打得准,更厉害的是另外三个因素:

第一,以当时步枪的制造工艺、制造精度,能够确保达到这样的射击效果,确实难能可贵。要知道,象那样的老套筒、汉阳造,瞄准具无法跟现代的枪械相比。而即使是现代枪械,要想在500为外正中炮兵头部,也是极其困难的。

第二,八路军的步枪,都是型号比较老的步枪,有的还是缴获而来,不知道经手了多少次了,射击次数甚至已经达到了极限,膛线磨损严重,弹道偏差得厉害。而真正的狙击手,所用的枪都是有其寿命的,不然无法保证射击精度。以赵刚用的枪,恐怕难以达到射击的精准。

第三,最牛逼的一点就是:赵刚完全没有校枪的过程。

首先,每把枪在制造过程中,无论工艺品控再怎么严格,但是都有其特定的“性格”,同一批装备的枪,同一个打起来,弹着点绝对不同。

其次,每把枪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膛线会磨损,弹着点也会有偏差,所以在射击一定数量的弹药之后,必须要校枪,以保证弹着点。

此外,在部队中,枪械是专人专用的,尤其是狙击手,更是如此。因为每把枪都是有“脾气”的,有着细微的差别,在常规的战斗中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狙击手来说就是致命的了。只有对枪射击诸元之外的“偏移”心里有数,在射击时才能“修正”,以保证射击精度。用别人的枪,绝对是不顺手的。

而赵刚打炮兵时,是随机从战士手中拿把枪过来,却能首发命中,这就比较神了,就现实中的实战而言,难度是异常之高的。

所以,以当时的情形,赵刚在500的距离打中鬼子,只能解释为运气好。


脂肪故事


老版《亮剑》虽然也有类似一些土工作业打垮山崎大队的夸张情境,但比起后世的抗日神剧,已属难得的良心好剧,在道具、服装、台词方面,看得出来,工作人员也很有功底。

在辛庄一战中,政委赵刚为了敦促李云龙戒酒,现场打赌,赌自己能在500米开外击毙鬼子的炮兵,然后让身边的战士拿来一杆三八式步枪,熟练的完成立起表尺框、推动游标这一系列动作,采取站姿,经过短暂的瞄准,一枪命中500左右的鬼子炮兵的头盔正中,头盔下的脑袋瓜子立时开花,鬼子兵倒下。

赵刚使用的这杆步枪正是日本三八式步枪,中国军民俗称“三八大盖”,也是二战期间世界最长的步枪。

当时的世界各国为了适应装甲战的新形势需要,其实已经把步枪的长度普遍由1.25-1.3米减掉了十几厘米,这是因为他们发现配合战车发起进攻的步兵的最佳射程是四百米以内,不需要太远距离的瞄准,再远那就是狙击步枪应该做的事情。

但日本还是坚持一战时的老传统思想,没有做因应调整,他们也并不对机械化作战形势特别感冒,事实证明,他们的固执己见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在后期的中日战场上,躲在炮楼等坚固设施内的日本兵,正是靠着三八大盖的射程远、精度高的特点,对中国抗战军民带来很大杀伤。

三八式步枪的长度是1.28米,枪管长度就达到了近80厘米,加上日本人个头普遍不高,背在身上显得很有瘦驴拉大车的不相配感。它的子弹射击初速达到了765 米/秒,有效射程为460米,有经验的老兵们也能在700至800米的距离使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一名老兵在500米之外毙敌是可信的。

说回赵刚,首先他手里有三八大盖一点也不稀奇,八路军作战时会有缴获,早年间北洋军阀也从日本进口过这种枪支,中国的兵工厂也有仿制品。

赵刚本人也接受过军事训练,曾被表扬“有狙击手的潜质”,听上去像一名被政委工作耽误了的狙击手,正如李云龙也是被打仗耽误了手艺的好篾匠。

值得推敲的一个细节是这把步枪的来历没有做交代,电视剧里赵刚只是说“小王,把枪给我”,没说是谁的枪,假如是小王的枪,除非赵刚经常拿小王的枪练手,否则轻易上手,又是拿这么远的目标打赌,赌输的可能性极大。原因很简单,每一把枪的性能都有细微的区别,只有在充分熟悉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还要夸一夸赵刚的站姿,这个浪姿是很难被用作狙击瞄准的,通常情况下,狙击手会采用更为稳定的卧姿,从各类抗战题材片中也不难看到,日军也比较喜欢卧姿和蹲姿,这是因为站姿对举枪的手臂力量要求极为严格,一点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点怀疑这位“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怎么会有这样坚强的手臂。

本人高中军训时,亲历过半自动步枪打靶的过程,5发子弹,50米固定靶,18环,一发脱靶。讲真,赵刚同志500米一枪爆头正中央的成绩,完全可以参加后世的国际射击比赛,咱老李这一个月捞不着喝酒,一点也不冤。


历来现实


说法明显是假的!

三八式步枪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研制出的一款优秀步枪,其表尺最大射程可达2400米,有效的射击距离一般在600米以内。

同时,由于优越的设计与6.5毫米口径的缘尖弹的使用,三八式步枪的射击精度十分高,我军在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还将其作为过狙击步枪使用。

而日军呢,受过射击训练的普通士兵,都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打击集群目标。日本后来更是在此基础衍生出了一款专业的狙击步枪——九七式,在太平洋岛屿上让美军吃了大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是受过射击训练的普通日军士兵都能打出较高的精度。

赵刚作为抗大出来的高材生,同时根据影视剧中透露的情况来看,其应该还受到过专业的射击训练,那么在步枪的有效距离内,准确击中敌军目标,自然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毕竟日本的例子摆在那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