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你知道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的嗎?

說句心裡話,自打有朋友圈之初,我還是蠻喜歡這個“圈子”的,在這個圈子裡,朋友們一起相互交流,溝通情感,分享一些美好的東西,並通過朋友圈的信息瞭解和掌握朋友的生活、狀態,那時的朋友圈是親友們交流溝通的一條紐帶和渠道。但是,隨著時光的推移,不知從何時起,這個“圈子”開始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慢慢地變的“陌生”了,進而繼續加速著自己“變異”步伐,開始變得讓人疏遠,逐漸心生厭煩,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怪圈”,大家慢慢已經不喜歡這個“圈子”,那麼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是這些

你知道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的嗎?

第一、朋友圈變成“自由市場”,儼然像個大“地攤”

不是嗎?不知從那天起,朋友圈裡湧進了大批的“商販”,把這裡變成了不付“租金”和“場地費”的商品“集散地”,更像一個“集貿市場”、“雜貨鋪子”,賣保健品的、賣化妝品的、賣減肥塑身的、賣藥的、賣日用百貨的……等等,五花八門、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推出各種不知來自何方、產於何地的商品,而且是不管你喜歡與否,接受也罷,也不管你什麼感受、什麼體驗,每日採用循環播放,日復一日,輪番轟炸,不厭其煩,反正朋友圈裡有我一個“攤位”,我就要不停的吆喝,雖然說是買不買由你,但是說真的太“刺眼”和“晃眼”了,讓人眼暈。

你知道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的嗎?

第二、朋友圈變成了一個大“曬場”,無所不“曬”

不知從什麼時候,朋友圈被“開闢”成了一個形式多樣的大“曬場”,穿個什麼衣服、什麼鞋子,買個什麼牌子、價位的服飾,這完全是你自己的愛好,但是一定要拿出來“曬一曬”,似乎這樣穿戴才有感覺;你吃什麼,喝什麼,在哪裡吃喝,那是你的選擇,不停的給大家“曬一曬”吃喝才能開吃,好像吃著才有味;你住多少平米、是複式還是聯排,那是你的需求,別人又不去你家占上一平方,何必“曬”了又“曬”;你買什麼牌子的車、兩廂三廂、多大排量,那是你的代步工具,曬了以後你又不拉別人;自己的孩子什麼樣,你自己不清楚,非要在朋友圈“曬”來“曬”去,難道只有不斷的“曬”,才能證明是自己親生的?更為可笑的是身體是自己的,鍛鍊身體是份內的事,偏要“曬”出來在什麼排行榜上爭個高低前後,非要拍幾個健身器材和擺幾個造型才算鍛鍊?

你知道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的嗎?

第三、朋友圈裡眾多“行乞”者,讓人尷尬

“集贊”、“求轉發”、“求點贊,再差幾個贊就可以的免費沒票啦”、“求贊,集夠多少贊某商品可打幾折”、“請給某某投票,是我的某某親戚”、“為某活動拉票”等等這樣的信息是不是經常性的出現在你的朋友圈裡,讓人不勝其煩不說,而且收到後特別尷尬,不理吧,都是好朋友,怪難為情,點贊投票吧,實在無聊,為了省那麼點蠅頭小利,在朋友圈裡利用朋友情感四處索要,有意思嗎?讓給某人、某活動投票,我連他是光臉、麻臉,何方神聖都不知道,給什麼勞什子活動拉票,我都不知其中的的子醜寅卯來,不投,似乎不照顧你的情緒,投吧,似乎有受逼所為、強人所難的無奈之舉,心中不爽,整個感覺就好比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一抬頭髮覺卻是你的熟人,給不給?怎麼處理?你說尷尬不?

你知道是什麼讓我們開始不喜歡朋友圈的嗎?

第四、朋友圈成了“煽情”場,受多“情”所擾

可能大家知道朋友圈裡內容佔比最多的就是,各種類型的“雞湯”內容,有文有圖,各種形式,變化多樣,像什麼讓你拼搏奮鬥的、改變人生的勵志文,要麼就是看破紅塵、看淡世間萬物的佛系“禪言慧語”或“毒雞湯”,或者就是發洩故意戳心的情感文等等,林林總總、花樣繁多。總之每次看到不去關注吧,是朋友“好心好意”一番“熱情”給你分享的,看吧,每次看到這些雞湯文都是一種不同情緒上的折磨。比方看到各衝成功勵志的“雞血”內容,再比照自己“窘態”的“屌絲”,狀況,似乎無地自容,讓原本壓力巨大,焦慮重重的內心更加焦慮,甚至是焦躁不安。看到那些“禪言慧語”或“毒雞湯”,本來充滿陽光,滿身正能量的,似乎一下子又被“教化”的,覺得人生無趣,看淡一切,不願再努力奮鬥,似乎明天的太陽都是黑色的。看到那些故意戳心、扎心的虐情文,把人折騰的傷春悲秋、憫冬嘆夏的,慼慼然然、棲棲遑遑,在這裡就總是被這些推文“情緒”所困擾。還有那些負能量的“怨民”,整天在群裡埋天怨地、怨天尤人、嘖有煩言的,似乎世間什麼都不堪,讓人無法接受。還有一種最讓人窩心的是讓你轉發各種圖文或鏈接,如果不轉會有什麼災禍和不幸,看後內心簡直不爽,簡直令人反感不已。

越來越覺得朋友圈像個怪圈,是上面的這些讓我們越來越不喜歡朋友圈,我都開始想離開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