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印度的“賤民”有無翻身的機會?

7715ly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原住民達羅毗荼人,為了方便統治者建立了種姓制度。雅利安人社會形成三個群體,祭祀集團成了婆羅門種姓,戰士集團成了剎帝利種姓,還有手工業者和農民形成了吠舍種姓。吠舍種姓一般是以農場主、商人、地主、手工業主出現的,在他們手下幹活的農民、工人就是由原住民形成的首陀羅種姓了。剩下的就是賤民,只能幹清理糞便一類的工作。

印度的階級已經固化,也沒有像中國科舉制這樣的晉升通道。按照印度教規定高種姓和低種姓的人結合,生下的孩子是低種姓,只有連續四代人都是和高種姓人結合的,生的孩子才可以改變種姓。在印度大多是一些低種姓的女人嫁給高種姓男人做妾,高種姓的女人要是嫁給低種姓的男人恐怕會被家裡的父兄給榮譽謀殺了。至於賤民嗎,門都沒有,賤民又被稱為不可接觸者。平時身體都不可以和其他種姓的人接觸的,連喝過的水,用過的東西,其他種姓的人都不可以再用。也沒聽說印度有過繼孩子一說,賤民從婚姻之類的手段是沒辦法改變種姓的。幾千

從法律上講印度在獨立之初就取消了種姓制度,所以說印度的種姓制度存在於印度人的思想裡。說起這套思想體系,你不得不佩服幾千年前那些雅利安的婆羅門教士。他們所建立的輪迴轉世論,今生的苦是為修來世果,你為什麼是賤民,那是你前世做了壞事。這套學說連雅利安人自己都跟著沉淪了,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雅利安人也變得逆來順受,戰鬥力退化,被北方的鄰居挨個欺負。

其實我覺得印度這種固化劑種姓制度對我們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想想我們東邊那個島國,當初也是階級固化,也是按部就班的父親幹什麼工作的,兒子就幹什麼。同樣也有賤民,他的賤民還沒有姓氏。結果一場變法維新,解放這些賤民,爆發出了多大的戰鬥力,我們吃了多少虧。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賤民們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翻身機會的。

但在印度賤民的觀念裡,他們是有很多機會,並且一定能翻身的,但不是今生。

只要你從內心接受自己的賤民身份,安分守己地執行生與俱來的工作,並努力行善、修行,那麼在你死後,通過輪迴之門,你有很大機會轉世成為高階層種姓,甚至達到與神合一的解脫境界。

印度教認為,每個生命都有靈魂,肉體可以消亡,但靈魂不滅,它會再生或轉世,在輪迴中週而復始,永無盡頭,為善、為惡都將得到報應,在輪迴中得到應驗。你要想脫離輪迴,必須達到靈魂與神合而為一的境界。

解脫的方法有三種:

一、行為的修行,嚴格執行各種戒律、按規定進行祭祀;

二、知識的修行,通過努力學習經文、按照經典修行、親證等;

三、虔信的修行,靠堅定不移的信仰,通過重重考驗而得到神恩寵。

信奉印度教的賤民,被這種觀念灌輸了幾千年,頭腦被洗得乾乾淨淨,把它當作萬世不易的真理,所以他們安守貧困,對自己低賤的身份毫不在意,有的甚至通過自殘來加深自己的痛苦,因為此生的苦難越多,越會受到神的青睞,來世翻身的機會就越多。

對此,我們沒有必要學習西方的聖母心態,強行對他們灌輸民主思想,只要他們高興就好,畢竟打破別人的信仰,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回答完畢。


書蟲吐絲


當然有,要不然莫迪怎麼當上印度總理的呢?

印度在建國之後雖然在法律層面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延續千年的傳統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推翻的。胡哥在印度的時候就曾親眼見過一些印度人對另一些印度人的赤裸裸的歧視乃至無視。

雖然印度教規定種姓與生俱來,但逆天改命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今印度總理莫迪。

莫迪的種姓是印度的低種姓Ghanchis,這是一個以榨油為主的種姓。但他爸爸在當地火車站開了一個茶攤,莫迪小時候經常去幫忙,給他積累了豐富的待人接物的經驗。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則是他們家在當地是一個大家族。

大家族有大家族的好處。

首先,大家族在當地會有一些聲望,能積累財富,雖然種姓低,但社會地位不一定低,畢竟你算是地頭蛇。

其次,法律已經在理論上廢除了種姓制度,就給社會階層的流動找到了法律依據,至少沒人拿這件事攻擊莫迪了吧。

前面說到大家族的好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人多。人多力量大,有的時候還可以用武力或者財力威脅婆羅門“提拔”一下你,這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所以,在印度低種姓的人要想翻身,首先要家裡有人,最好是個大家族,這樣才有錢送你去讀書受教育;其次就是個人要聰明靈活,要能混,這樣才能出頭。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要說從法律來說,大家是平等的。但是社會實際來說,絕對是不可能平等的。

平民和賤民不一樣。平民大多數從事的職業普通,但是還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或者在經濟方面也有機會獲得一些嘗試。

賤民並沒有什麼機會,即使有,也是極度渺茫的希望。

通過暴力翻身?不可能。沒有武裝力量。

通過政治翻身?也不可能,幾乎都是文盲有什麼政治話語權?連政治這個詞都沒有概念啊!

通過姻親翻身?低種姓嫁高種姓都需要更高的陪嫁啊!賤民窮得快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拿什麼陪嫁啊!或者指望自己美得宛如神女一般獲得高富帥青睞有加,這種只能是文學作品情節,還得是印度以外的作家來寫。

再其他?或許有奇蹟吧!畢竟億分之一的機會也可能存在的。


小黑豆


雖然非常難,印度的賤民並非沒有翻身的機會。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樣,種姓也並非完全不可改變。

我去印度了好幾次,印度人都很愛聊天,卻他們不太願意和我們談種姓。但在印度人內部,常常對這一制度加以批判。比方說這個:

這是2013版《摩訶婆羅多》電視連續劇中的一段。《摩訶婆羅多》相當於印度的《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圖中的人物叫毗溼摩,是一個剎帝利,導演借他之口狠狠的批判了一嘴種姓制度,片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印度的世俗精英階層對種姓的反思相當多,批判也相當狠,否則不會立國時立法廢除種姓制度。

然而,到現在印度的種姓制度還並沒有消滅乾淨。印度中央政府軟弱是原因之一,但更深層的原因恐怕是:種姓不只是一種人為的強行劃分,它更是一種經濟上的關係。

我們中國人對種姓的認識,大多都源於中學課內課外書籍中的描述。書中引用《梨俱吠陀》中的《原人歌》,說人分成四類:“原人之口,生婆羅門/彼之雙臂,長剎帝利/彼之雙腿,產生吠舍/彼之雙足,出首陀羅。”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在4種姓下還有個更低的賤民。

然而,種姓制度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分成這幾大類,而是在內部分成若干種亞種姓。在一個原來沒有種姓的地區建立種姓制度,肯定是統治者一開始劃分的。一開始劃分亞種姓,是從事同種行業的人天然成為了一個群體,或者統治者有意將部分人固定成某一種行業。比方說,現在的印度總理莫迪,就是古吉拉特邦的Telighanchi種姓,這個種姓是賣油的,在首陀羅裡算高,在吠舍裡算低,總之是一個低種姓。

但即使劃分好種姓,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有一些鬆動。即使在等級森嚴的古代,一個低種姓的人如果運氣好還特別拼搏,有沒有可能改變自己乃至家族的命運,成為一方豪強呢?當然可能。

《摩訶婆羅多》裡有個大英雄叫迦爾納,他的養父是蘇多種姓。蘇多是剎帝利男子與婆羅門女子所生下的後代,這種低男高女的婚姻叫“逆婚”,生下來的孩子直接變成賤民。然而,迦爾納他爹是國王的車伕,其實算相當有錢的人了。

一個地方,如果出現了一個很強的人,帶動了家族的發展,運氣夠好幾代都這麼順,那怎麼也會成為一方強有勢力的家族。如果有這麼一個種姓,在一個村子裡聚居,然後變成這片區域裡最強的一群人呢?這就出現了宰制種姓這個概念。

所謂宰制種姓,即村落中,某一種姓的人數最多,擁有最多的土地,從而得到了主導權。這樣的主導權,可不管你是什麼種姓,你的種姓多高多低。你強,你人多,你有錢,你就厲害。

既然實際上很厲害,那麼,能不能提升自己的種姓?轉變的方法其實不少,可以學習高等種姓的生活方式,來證明你更高貴,這叫做“梵化”;可以直接賄賂或者迫使婆羅門授予自己更高的地位。這也導致一些亞種姓在不同的地區地位不一樣。莫迪的種姓Telighanchi就是如此,他們在有的地方被當成首陀羅,有的地方被當成吠舍,甚至在有的地方被當成剎帝利。

尼泊爾是一個巨型的例子。現在尼泊爾的主體民族是卡斯人,他們在大約700-800年前獲得了尼泊爾的統治權,接受了印度教。在此之前,他們不信印度教,不按印度教的方式生活,因此被印度世界視為低等人、野蠻人。但是,當他們獲取了政權之後被集體授予了婆羅門和剎帝利的種姓,導致到了現在,卡斯人裡高種姓的人比低種姓的人多很多,這在信印度教的民族裡較為特殊。(下圖中,Bahun種姓是婆羅門,Thakuri和Chhetri都是剎帝利。)

在這樣的狀況下,真正的高種姓自然讓人驕傲,但只要不是一低到底,在較低的種姓中大家並不會特別在意自己的種姓究竟有多低,而更在意自己是不是有特權。有這樣一個例子:印度法律規定,印度政府裡會有固定的多少個位置給低種姓人群,這其實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平權規定吧?但在2008年,拉賈斯坦邦的Gujjar種姓人群鬧過遊行、暴亂,訴求特別奇葩——要求政府認定他們是低種姓,從而獲得更多特權。

同樣,一個賤民也有可能通過類似的過程來提升種姓。

但不幸的是,前面說了,種姓制度是一個經濟性的關係。種姓低,經濟條件差,擁有的資源自然就少,還受歧視,向上流動的大門幾乎就打不開。這是最可悲、最無奈、最悲劇的事情。

這樣經濟上的階層固化是最可怕的事情——無論是印度賤民的遭遇,還是其他國家被固化的窮苦人群的困境,都是如此。


花落成蝕


在印度這個號稱世界最民主的大國當中,依然存在著3000年前留下來的、森嚴的人種等級制度,而且無人反抗。搜遍各種史料,始於1857年到1859年的印度北部和中部反對英國統治的民族起義,是唯一一次由人民自發形成的武力反抗行為。

婆羅門即僧侶階層,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剎帝利即武士階層,為第二種姓,僅次於婆羅門,負責行政管理和作戰。

吠舍即平民,為第三種姓,經營商業貿易。

首陀羅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同時,各種姓派生出許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

他們幹著最苦和受累的活,說到翻身機會,別看印度官方很早就廢除了種姓制度,但這個根深蒂固的思想一直存在。他們不能享有公平的教育和公民權利,在和很多地方他們只是傭人和廉價的苦力,教室裡面沒有多少達利特的孩子。可以說社會風氣很難改變,甚至他們自己有些都認命了,翻身的機會在哪裡呢?

儘管上世紀90年代,除了最低等級的“不可接觸者”,部分低種姓群體被列入“其他落後階級”(OBC)的範圍,得以享受政府實施的平權運動。2006年4月,政府頒佈了一項旨在增加低種姓群體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的高校“保留配額”政策。不過,高級姓氏的人們卻被發現大量做達利特的假證明,不得不說是一大奇觀。也使得達利特人的翻身,披上了功利的爛皮

如果印度能夠實現這些達利特人民的權利平等,對他們的大國形象和地位,以及國家發展的潛力無疑是最大的幫助。不知道印度以後會不會繼續實現聖雄甘地的夙願。


國際趣多多


在種姓制度下,賤民是絕對不可能有翻身機會的。

印度種姓中,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屬於可轉生者,意思就是他們是可以轉世重生的,理論上只要你能轉世,只要有福報下輩子(如果真有的話)就可以轉世成為更高一等的種姓。

而首陀羅是不可轉生者,意思是不能轉世,所以他們這輩子就這樣了。但問題在於,高等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等種姓的女子,所生子女會提高一點種姓地位,因此首陀羅還是可以有希望讓自己的外孫的外孫的外孫的外孫的外孫踏入高等種姓的行列的,如果堅持不懈的讓自己家閨女嫁給高種姓男子,大概十幾代人的時間吧。

但是賤民不一樣,賤民是不可接觸者,不僅沒有轉生的權利,連嫁女兒給高等種姓的男子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高等種姓的人壓根不會去碰他們,開玩笑,碰到賤民下輩子萬一轉世成低種姓甚至牲口怎麼辦。所以,賤民在種姓制度中是沒有一點翻身機會的,這輩子沒有,連下輩子都不會有,因為理論上賤民根本不會有下輩子,其後代也永遠是賤民。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我看過英國BBC電視臺拍的紀錄片,專門講不可接觸者,也就是印度賤民的。我十分震驚:居然有一種人生而卑賤。不可接觸者的職業固定化,比如生而只能做妓女、生而只能掏糞,世世代代如此 。賤民去買衣服,不能進店門,隔著窗戶指,然後店主把衣服扔出店外,這個衣服指過必須買,不可接觸者指過就賣不出去了。不可接觸者不能踩別人的影子,否則會被木棒打。不可接觸者不能與四種姓的人共用一口井,必須去很遠都地方取水。


醉雪長亭


印度的奴隸,也就是所謂的賤民。其實就是一群被印度棒槌長鼻子給麻痺的不知道反抗。做了五千年奴隸。他們想翻身只有起來推翻阿三的奴隸主們。那群賤民是真實的賤民,因為它們不知道反抗。未來它們會全部被送上前線當炮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