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央行提示:手機APP查詢徵信潛藏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布近期徵信管理工作進展及提示,其中提到手機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潛藏風險,授權查詢要慎重,不建議在APP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央行提示:手機APP查詢徵信潛藏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提示稱,目前,很多手機APP顯示可以查詢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只要輸入姓名、身份證等身份信息,就可查詢到自己的徵信情況。上述APP僅是一個數據接口,通過鏈接到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網站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用戶在未詳細授權協議的情況下,點擊查詢或確認按鈕,即表示已授權APP查詢自己的個人信用報告。在查詢過程中,個人信息可能被保留在商業APP的服務器上,存在洩露和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風險。

央行提示:手機APP查詢徵信潛藏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提示社會公眾稱,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目前沒有APP;社會上的手機查詢APP與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無關;不建議在APP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目前,個人信用報告的正規渠道查詢包括,在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現場查詢;通過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代理點查詢;登陸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查詢。

提示中還提到,截至2018年3月底,重慶轄區共成立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53家,其中30家已獲批接入徵信系統,佔比56.6%。在重慶,阿里、百度、蘇寧、海爾等設立了互聯網小貸機構。

來自: 藍鯨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