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儿童会支原体感染?

狸61413341


儿童在玩耍时可从猫狗鸡鸭兔鸽等动物、植物和土壤中接触到支原体,还能因接触被感染人的口鼻分泌物(与其面对面咳嗽、喷嚏、说话)经过呼吸道感染上肺炎支原体。

人在接触到支原体后并不一定会生病,但儿童的免疫力一般较弱,所以发病率会更高。又因为支原体感染后身体不会产生特异性抗体,所以会重复感染。

也就是说:儿童支原体感染大多可以归咎于卫生习惯不好、免疫力差。


预防支原体感染: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

1.减少病原体入体

  • 支原体感染通过口鼻分泌物传播,若必须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给孩子带好口罩做好阻隔;

  • 让孩子在空间开阔、空气流通好的地方玩耍,这能减少接触空气中悬浮的致病体;

  • 养宠物的家庭应给宠物勤洗澡、梳毛、保持卫生,并减少与孩子的直接接触;

  • 勤给孩子洗手,减少孩子用手摸口鼻的次数,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洗手后再拿。

2.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人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病原体,不发病主要靠的是自身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 皮肤、黏膜的物理性阻隔---阻挡致病体进入人体内循环;

  • 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来吞噬消灭---消灭进入内部的病菌;

  • 特异性免疫---“记录”并快速消灭以前感染过的病原体。

人体不会“记录”支原体感染,所以不会形成对支原体的特异性免疫,主要靠前两道防线防御。

这两道防线不是单靠某种药物、保健品或者食物就能增强的,而是需要遵循人体自然生长发展规律、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来提高。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儿童呼吸道、肺部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症状主要包括:

  • 咳嗽、咳痰;

  • 发热;

  • 喉咙痛、胸痛;

  • 气促。

还可能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

因症状可能与流感病毒、细菌感染相似,家长会难以分辨。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次数、体温、饮食和大小便情况,如果出现呼吸次数每分钟四五十次、发烧、精神萎靡、烦躁易激惹就要尽快就医。

  • 一般会查血常规,支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正常或稍增多,但它不能确诊支原体感染;

  • 如果怀疑是支原体感染,则可能需要进行支原体培养(痰液、鼻洗液等)、支原体抗原/抗体/DNA检查等来确诊;

  • 若怀疑支原体肺炎,则需要做胸片或CT,来查看肺部异常。

通过支原体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后可明确找到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上大多选用阿奇霉素来治疗。


重要提醒:支原体感染会传染,所以家庭内部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孩子使用的毛巾、餐具等可单独配备;到医院就诊时给孩子带上口罩,避免孩子手入口或及时清洗。




支原体的真面目

支原体是致病微生物中的一种,其个头小于细菌而大于病毒。如果将细菌喻为西瓜,病毒喻为芝麻,那么支原体就相当于大枣了。

与细菌一样,支原体也是一个大家族,有80多个成员。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有4种,即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与生殖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对宝宝的危害最大,是引发肺炎的祸首之一(后三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称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侵袭宝宝,春季尤其猖獗,小自婴儿大到学龄儿童都在其觊觎之中,体弱者大多难以幸免,务必加倍提防。

支原体感染的特点

“寄人篱下”易传播 支原体不像病毒那样能够独立生活,必须附着在其他生物上生存,类似于海域里的寄生蟹,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都是它们生存的“乐园”。很容易通过飞沫、手、眼、毛巾、衣物、浴器、便具和游泳池等媒介传播,这也是宝宝容易受害的症结所在。一般情况是,周围的患者不小心打个喷嚏,支原体即随飞沫喷出,窜入宝宝的呼吸道,侵入黏膜上皮细胞并“安营扎寨”,并依靠从细胞中掠夺营养而得以生存繁殖(不像细菌那样潜入血液),从而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至于支原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则如同“雪上加霜”,加重黏膜细胞损伤,进而引起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感染症状。来自医院的信息显示,现在支原体肺炎在宝宝呼吸道感染中己占到30%左右,即每10个肺炎患儿中就有3个祸起支原体,可见支原体感染的疫情何等严峻。

注意潜伏期的症状

支原体侵入宝宝呼吸道后并不立即引起症状,一般需要潜伏2~3周时间,此点有别于普通肺炎。最先“登场”的症状是干咳少痰,逐渐转成顽固性的剧烈咳嗽,伴有少量黏液样痰,特别在夜间咳得厉害,有点像百日咳。全身则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头痛、发冷、食欲差、疲乏等表现。少数患儿可无明显咳嗽,主要表现为高烧、寒战、咽痛;小宝宝则以喘憋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

患儿会反复感染

支原体感染也能刺激宝宝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遗憾的是所产生的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很短暂。所以,宝宝可以反复遭受其感染,就像感冒一样。

并发症多且较重

支原体的直接进犯,加上所分泌的毒素影响,以及免疫损伤等共同作用,常造成支原体感染并发多种呼吸道以外病变的情况,且较严重,这也是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的一大区别点。主要有

神经病变,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等,多在呼吸道症状10天左右出现;

血液病变,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心血管病变,如心包炎、心肌炎、心律不齐;

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等,严重者可引发急性肝炎,多见于病程早期;

泌尿系统病变,如肾炎;

关节肌肉病变,如肌肉酸痛、关节痛、关节炎,多影响大中关节,小关节一般不受累;

皮肤病变,如斑疹、丘疹和疱疹,大多发生在发烧阶段,持续1~2周后消失;

以及中耳炎、淋巴结炎、过敏性紫癜等。


儿科医生鲍秀兰


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菌,其中支原体就广泛存在,已知的就有80多种。和人类相关的支原体一般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

儿童最容易得的就是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好发于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受到了感染,极易出现上呼吸道、器官、肺部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患儿的表现多为感冒、扁桃体发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者是肺炎。

其他的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常见于泌尿生殖道,多会产生性病,而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这些支原体感染没有直接联系。

过敏体质,以及抵抗力差的儿童身上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当儿童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给孩子服用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效的药物,例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通常要使用半个月,这样才会治愈肺炎支原体感染。[62]


家庭医生杂志


准确说是肺炎支原体,儿童广泛易得,主要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首先有儿童自身呼吸道特点,呼吸道粘膜抵抗病原屏障弱,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婴幼儿)等原因,其次支原体是很多儿童呼吸道疾病容易继发感染的病原,也就是儿童感冒了,一般病毒感染下,病程拖延,特别容易导致气道粘膜受损后继发细菌以及支原体感染,出现症状,而且支原体相对来说更顽固,杀死支原体需要足疗成的抗生素,比如儿童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有特效,部分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炎症也需要服用三天,停四天,这样用至少三轮才能杀灭干净病原。


儿科孙方舟医生


儿童年纪比较小,免疫力差,接触的东西比较杂乱,学龄期儿童或青少年是其易感人群。这种病原体可以耐受低温,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加之冬季室内通风减少,因此天气寒冷时,容易在学校或班级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发生小规模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