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TGO眼中的科洛廖夫環形山(局部)。ESA

2016年10月19日,歐空局的火星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開始實施,一個探測器進入了環火星軌道。這個探測器包含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微量氣體探測器(TGO),另一部分是一個著陸器,名叫斯基亞帕雷利(Schiaparelli)。兩者有一個共同任務,即在火星上尋找生命存在過的跡象。可惜斯基亞帕雷利在著陸時失敗了,只留下微量氣體探測器(TGO)在軌道上獨自徘徊,繼續執行任務。

而就在幾個星期前,TGO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動,並進入了一條近圓形的軌道。在此過程中,TGO搭載的“彩色立體地表成像系統(CaSSIS)”拍下了一張令人驚豔的照片。拍攝這張照片的主要目的是對軌道器進行測試,以便其進入主任務執行階段,但這也成了TGO的第一張火星照片。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照片呈現了火星表面科洛廖夫環形山(Korolev Crater)的一部分,是其邊緣一處長約40公里的狹長地帶。科洛廖夫環形山位於火星的北半球。照片中環形山邊緣處的白色物質是水冰。

TGO上除了這臺相機,還有兩臺光譜儀,和一臺中微子探測儀。兩臺光譜儀已經開始工作,它們會觀察火星大氣分子對陽光的吸收情況。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科學家希望能夠以此來測定火星大氣的化學成份,並尋找甲烷等微量氣體的蹤跡。這些微量氣體既可能是生物活動的證據,也可能是地質過程的產物。而相機能夠協助分析火星地表特徵,尋找產生這些氣體的地點。

對火星大氣中的微量氣體進行追蹤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因為這類氣體的含量非常少(不到大氣總量的1%),數據的收集過程因此就會變得非常漫長。

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地外生物探測器傳回首張圖片

歐空局計劃於2020年執行“火星生物探測”計劃的第二部分,屆時將有一個俄羅斯製造的火星地表探測平臺,和一臺歐歐州造的火星車前往火星,進行為期至少2年的探測任務。

參考:http://www.esa.int/Our_Activities/Space_Science/ExoMars/ExoMars_returns_first_images_from_new_orbi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