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香港很多人住笼屋之类的房子也不申请公租房?

人妖向日葵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连续8年蝉联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香港买房难于上青天

在大多数人眼中,香港是购物天堂,各种免税名牌包包、饰品、化妆品都要比内地便宜许多,香港的旅游业也因此得到很大带动。但对于居住和工作在香港的人来说,香港或许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人间天堂。

根据国际公共政策顾问Demographia公布,香港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调查是以香港楼价中位数619.2万港元,除以香港年收入中位数31.9万港元,得出楼价对比收入中位数19.4倍。这也意味着一个香港家庭要不吃不喝19年才能买的上一套房子。

地少人多,香港房价已经连涨21个月

对于大部分香港普通市民来说,买房可能是一件倾全家之力可能也遥不可及的事情。香港陆地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737万人,人口密度全球第三。狭小的土地面积导致土地供应严重不足,据了解香港每年进入市场的新住宅量约是20000套左右,新住宅供给量远远低于市场需求量。


据香港大公报2月份消息称,香港楼市高速列车越开越快,去年香港私人住宅楼价及租金指数升幅均为五年最大,各录约14.8%及7.9%。楼价连升21个月,且连续14个月创新高。

虽然内地一线城市也出现过房价大幅上涨的情形,但不少城市在调控下房价都初步得到了稳定,连涨21个月简直不敢想象。


虽然为了防止香港本地人和内地人入港炒房,香港把非香港户籍人口在香港购买住宅,以及香港户籍人口购买第二套住宅的“从价印花税”,从此前的最高8.5%,一下子提高到了15%,内地人购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就要缴纳150万的巨额印花税,但基于对香港楼市的看好,依然阻挡不了内地高净值人士入港买房。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香港楼价嗨会再升15%。

超过20万人排队申请公租房,起码要等5年以上

香港其实有很多年轻人都是买不起房子的,香港很多住宅也是政府提供的公租房。这些公租房从外面看起来就跟马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每栋楼里住满了人,每套房子的面积也非常狭小,在内地很多人看来甚至会觉得非常压抑。


但即便如此,公屋低廉的租金也促使很多人加入申请大军。以香港岛为例,一套建筑面积50平方米的房子,租金市价是13333元,而同等条件下,公屋租金仅为1894元!公屋租金价格优势由此可见!

但香港公屋申请要满足诸多条件:申请人年满18周岁,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现居于香港并拥有香港居留权;家庭每月总收入息和总资产净值不得超过房委会规定的有关入息及总资产净值限额(只要收入在全港中位数以下大多数都符合申请条件);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香港没有任何住宅;配屋时,申请表内必须有至少一半成员在香港住满7年且所有成员仍在香港居住。


由此可见,那些买不起住宅的香港人或外地入港工作者,并不是不想申请公租房,而是要满足申请公租房的条件实在比较苛刻,而且等待配屋的人口众多。即使公屋居住条件恶劣,但仍是许多人挤破头争抢的对象。


与香港租房市场不同的是,内地由于品牌公寓等的介入,暂时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也能以合理的价格住上高品质的房屋。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网打尽,无论你的诉求是什么,都能找到满意的房源。赶快下载嗨住APP吧,体验不一样的品质租房之旅!


嗨住租房


笼屋明面上已经没有了,现在还有很多劏(tong)房(fong)。

反观公屋比笼屋之流划算太多了,只不过申请公屋要条件,最要命的就是永久居住权。

当然,香港其实也不是那么多人住笼屋或是劏房,比例在总人口5%以下。


先来介绍下什么是笼屋

这个词不能用顾名思义来理解,因为它不是笼子一样的屋子,而是笼子一样的床位。之所以有“笼”字,是因为这样的居住空间,通常用铁丝网拦着。请看下图:

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弄一个隔断墙,这样也有隐私啊?

对此大家不妨想一下,想要在狭小的地方尽可能多塞人,建墙是不是有点浪费空间呢?

况且很多笼屋的空间都属于就是建筑,采光性也不理想,这样敞开的方式,至少人人都能见到光。

而且大家要注意,笼屋的人均居住空间大概只有1平方米左右,有些会因为格局问题会大一丢丢,但总体如此。

住笼屋的人根本不会考虑环境,也不会考虑空间,原则上是尽可能便宜。

所以,笼屋的价格大概在一个月几百到上千港币之间,主要还是分位置。

当然,现在笼屋很少见了,因为香港采取了管制。很多笼屋都藏在犄角旮旯的地方,还冒着随时被查封的风险。

另外,也有一些按照手续申请下来,可以经营的笼屋,不过空间会大一些,售价也会高一些。

除了笼屋之外,还有劏(tang)房

劏房和咱们的隔断间类似,面积也差不多,大的能有六、七平米,小的三、四平米也有,钱不一样。

但是相比于笼屋而言,至少劏房有地方放点东西,也算个私密的空间。

只是价格实在太高了,有些能达到三、四千,而且要一家三口、四口挤在一起。

另外还有一种叫棺材房的东西,只是提供睡觉的功能,价格大概在劏房的一半。

也就是说,人家的一个床位,够咱们在二、三线城市租一套房子了。

这时候大家可能比较好奇,香港不是有公屋的吗?

为什么还有人住笼屋、棺材房、劏房这些东西?

因为香港的公屋不是谁都有资格住的。

首先,必须是香港的永久居民,除此外那管你再穷,也不可以申请公屋。因为公屋是仅属于香港人的福利。

其次,必须要符合以下标准,笔者直接从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截图了,这样信息是最准确、最及时的。

大家可以看到,只要符合两点,就可以申请公屋了,申请之后,需要按照积分进行排队,总之是分数越高,排到的速度越看。

也就是说,公屋是按需分配的,不是先到先得的。

这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住公屋的

而一些人没有钱,租不起房子,就会导致住笼屋、棺材房、劏房这些环境不太好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些状况:

第一类,等着排队上楼,这样就先住便宜些,反正之后要住公屋,据说一般三年怎么也排到了。

不过,官方的轮候说明是这样的:

在2018年3月底,约有153300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119 000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5.1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8年。

第二类,“夹心层”,收入虽然还不错,但是过了住公屋的限制,而且也不够买房子,这就导致他们必须在一个低成本的地方忍耐,直到攒够钱买房子为止。

第三类,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毕竟香港工资高,所以会有人来打黑工。

第四类,临时的落脚点,可能为了方便,或者是附近有工作需求,所以暂时住在这里。

总的来说,公屋对于香港居民来说,还算比较友好,但仍旧会有很多条件限制。

不过,最近很多年轻人申请公务,目的就是参与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这样就可以用至少同位置7折的价格来买公屋。

况且公屋的租金也比较低(公屋是需要租金的),至少比同位置的房子便宜很多,而且没有维修基金,没有管理费,所以也适合一些年轻人。

所以,这里大家也要注意,公屋是提供给人住的,不是白送的,想要得买。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住公屋的,

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地方,很多人要求上进,并且有非常强的进取心,他们要努力赚钱,努力攒钱,努力供楼。

可以说,有一大部分人群并不是太愿意把自己放在狭小的空间里,因为大约有70%的公屋在200尺到400尺之间,大概的算法是20平米-40平米。

一个人住很可能只分到150尺,确实有些狭小了。

一般两个人申请,可以获得300多尺,或者400尺的地方,如果再生个孩子的话,也显得有些小。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的面积可是使用面积哦。

虽然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在最后钱上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使用面积没那么多猫腻,是多少就是多少。


总结一下,香港的公屋是非常划算的,能住公屋当然不住笼屋、棺材房、劏房,不过公屋有限定资格。

总体来说,目前住笼屋、棺材房、劏房不会超过总比的5%,这里指的是香港永久身份居民的总比,谁知道有多少人打黑工呢。

而公屋的居住人数215万人(占人口约29%),公屋总数大约有80.8万个。

另外,香港公屋还有一大堆限制措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其官网看一下,就是房屋局的官网。

至于香港房价为什么高,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地方。

这时候不免有些人问,不是还有这山,那山的么。

但是现在保育人士已经相当厉害了,根本不让开发,如果香港政府不阻止,马上就打官司,一拖就是十年八年的,所以开发商也不敢动地。

以上就是香港公屋的大体情况,有错漏之处,可留言或私信指正。笔者知道公共信息马虎不得,也尽量去伪存真,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言詹詹


作为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香港,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幅高楼大厦林立、繁华优雅、纸醉金迷的繁荣景象,但在这背后,还有着一些笼屋、劏房、棺材房之类的居所。

这些居所共同的特点便是空间狭小逼仄,仅仅使人免于露宿街头,当然相应的租金也较低一些。

要回答题主的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究竟有哪些人居住在这几类狭小空间的房子内。

第一, 外来人口。

香港因为经济繁荣吸引了许多外来人口,他们或是独身一人的打工者、或是拖家带口的迁居,来到香港后才发现。

相对于香港的高工资,香港的消费更高,房价房租更是高的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他们买不起房、就连租房,也只能租最便宜的笼屋之类。

第二, 香港本地人,包括一些底层工作者、失业者和老年人。

他们收入低甚至没有收入,用最低的租金租一间笼屋,免于露宿街头;

还有一些年轻人,正处于事业打拼期,没有多少积蓄,只能暂时租住这类房子;

当然,还有一些人,为了方便或者是就近工作,也会选择住在这里,但一般只是暂时居住,工作完成便会更换。

第一类外来人员不申请公租房的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

客观来说,他们住笼屋而不申请公租房根本的原因便是不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在香港,公租房仅属于香港居民的福利,不是香港永久居民,根本就没有申请的资格,这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类人申请公租房的可能性,何况,如果是香港黑户,不仅申请不下来,还可能会被遣返。

主观来说,对许多来香港打工的人来说,他们是奔着高额的收入来的,根本就不在乎居住条件的好坏,只想着在香港打几年工,挣一笔钱便回乡,压根不会考虑公租房的事,当然还有一部分收入高的年轻人,他们想要留在香港,可以不在乎眼前的“苟且”,只希望自己攒够了钱,直接在香港买一套房,也不会申请公租房。

第二类人,也就是香港本地居民不申请公租房的原因有几种可能:

一是条件不够。

申请公租房,对于家庭人口和收入都有限制,仅有香港身份证是不够的,还要符合申报条件。

二是申请了公租房并不一定能够马上能住。

香港的公租房,是按需分配,不是先到先得,要根据积分进行排队,而且香港申请公租房的人很多,每个申请人的等候时间一般三到五年不等。

三是公租房本身的面积并不算大,两个人居住的话也就是20平方米到40平方米之间,对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比较狭小。

而且对于住在公租房的人,在财产方面还有许多限制,需要报备。

因此,对于许多积极上进、想打拼事业的年轻人来说,宁愿努力挣钱、拼命攒钱来买一套大一些的房子。

笼屋之类的居所的存在,是寸土寸金的香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侧面,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会不断减少乃至慢慢消失,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1994年香港颁布了《床位寓所条例》,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力图改善并减少“笼屋”。 考虑到床位寓所或出租床位租金低廉、地点方便,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香港政府部门并非简单地取缔床位寓所,而是透过立法确保床位寓所符合消防、卫生或楼宇安全的最低标准。 《床位寓所条例》把“床位寓所”规定为拥有12个及以上出租床位的居住单位,相关部门对符合相应安全标准的床位寓所发放牌照,严格禁止无照经营。

对于因实施《床位寓所条例》导致床位减少、必须迁出的部分住客,如果年满60岁或有健康护理需要者,社会福利署会考虑让他们入住福利院舍,或安排他们入住公屋;对于60岁以下必须迁出的住客,可申请入住民政事务总署开办的单身人士宿舍。另外管理部门每半年派员探访已登记的床位寓所。当发现有年老、体弱或身体不健全的住客需要房屋方面的支援时,有关方面便会提供协助。 香港从1954年便开始实施“公屋”制度,即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住)房。公屋申请人有收入上的限制,配售由房委会公开编号、统一轮候、按号入住或者公开抽签挑选。公屋计划解决了香港30%左右人口的居住问题。 栖身之地 在香港的繁荣背后,有那么一簇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去香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看到的是香港最阳光的一面。记得二十几年前,读过一部香港作家的小说,书名忘记了,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女子流落贫民窟的生活。那时候,我们的阅读立场设置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讲述,多半带给我们的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腐烂而不公平的一面。实际上,在所有形式的体制中,民生问题总是要留下遗憾的。“笼屋”就是香港“贫民窟”的一个居住形式。 产生原因 “香港的房子太贵了,普通人终其一生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个叫邰永坡的“笼屋居民”说,他三十年前失业后,每月依赖约2300元综援过活,“‘笼屋’租金从当初的5、6元港币到今日的1200元港币,再高下去只能睡大街了。” 香港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床位寓所条例》,改善并减少“笼屋”。据政府数字,目前有近千人居住在“笼屋”中,而社会福利组织则称,居住在“笼屋”的人数不少于四千人。香港的笼屋是一种特殊的居住现象,居住者并不是无家可归,只是以最低的租金来租一个床位,可以免於露宿街头。不过在过去一年中,笼屋的租金却是急遽上升,从2007年八月的1000元港币上涨25%到现1250元港币。再加上香港经济现处於衰退的状态,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机会,最后露宿街头。渐渐的,无家可归便成了日益严重,由香港社区组织(义工)租下来,无偿提供给失业者、无房屋者居住的“笼屋”,这些义工除了提供他们暂时栖身之所,还负责带他们向特区政府争取权益。有几张图片显示的是笼屋居民对特首曾荫权的漫画“控诉”。据说,有的人在“笼屋”里已经居住40多年。 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单人床 居住环境 “笼屋”是罐头沙丁鱼似的贫民窟,众多老弱贫苦人聚集在旧楼床位,各以铁丝网围住,一张床位犹如一座笼子,“笼民”因此而得名。 五、六十年代,搭木屋居住是香港贫民解决居所问题的重要途径。当时有30万木屋居民,半数是香港出生的家庭,或者是1946年以前便一直住在香港的。六十年代,木屋居民增加到80万。山区的木屋居民,每500人用一公共自来水管,100人共享一个木盖粪坑,遍地垃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1971年香港一家报纸报道:在九龙一间15英尺乘35英尺的楼宇内住上50人,平均每人占地0.5平方英尺,连一口棺材的大小也不如。以上说的属最坏的例子;一般情况是:小康之家住一个单位(二房或三房一厅);中下收入的租住一个房间;经济条件差的只好租住一个床位。 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单人床,用铁网封闭上锁就是一个不至于流浪街头的家。里面除了床具还有生活用品、个人的全部家当。有些“笼屋”里的人早上锁好自己的铁笼,走在上班的路上一样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甚至是一位赶往写字楼的白领港人。 一间斗室最多住着12户笼民 根据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提供的数据,香港有大约10万人居住在所谓的“笼屋”。笼屋涵盖分割成一个个小房间的公寓楼,简陋的木板和铁板“床屋”以及屋顶棚屋。因空间狭小,笼屋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棺材房”。香港是一座富有的国际大都市,笼屋的存在与香港的繁华景象形成严酷对比,被港人视为一种耻辱。


A开心就好


我是每天分享家居美图和装修经验的飞墨李工,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有趣实用,那就点个赞呗~

我们一般说的小户型房屋,面积在60平米左右,但是香港的笼屋只有7~13平米大小,7~13平米是个什么概念呢?它就相当于一个美国标准的停车位大小(11平米)。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尤其多分布在深水埗旧楼里。它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被称为“笼屋”,要问为什么情愿住这种笼屋而不去申请公租房,原因很简单:巨复杂!香港人口众多,申请公租房根本排不上前的,而且申请人要满足一系列要求,而很多人都是外来人口,就算等了几年能轮到自己,但是不能满足任一条件,还是无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包括小编),香港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香港已经连续8年蝉联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高昂的房价对于一些社会低层或是年老体弱群体来说,实在无力承受,他们只得以最低租金,来换取一个能够平躺的“床位”。

这些笼屋一般位于危楼之中,一个屋子能够容纳12个床位之多,可见多么拥挤。只有停车位大小的笼屋四周都会被铁丝网围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被铁丝网隔开的“床位”,底下利用木板作为底座,有时候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间,一个笼屋上面还会再增加一层,就如上下通铺一样,拥挤又闭塞。

极其狭窄的笼屋自然不能跟正常户型的房子相比,笼屋里面放些基本的床具之外,已经塞得满满的了,其他的生活用品硬塞的话也可以,但是我想好好睡一觉应该都很困难,外围的铁丝网上挂满了衣服以及生活物品,没有隔音、没有私人空间。

笼屋面积狭小,没有舒适度和隐私性可言,严格意义上是不能作为住所使用的。另外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不仅仅在乎有没有地方住,更注重的是房子居住的舒适度,以及是否能保证居住安全和身体健康等。


飞墨设计师李工


謝邀!确实,香港居住房屋紧缺已严重困扰香港人。香港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至今,居住房建设一直滞后,未能配合经济发展的快节奏。这不能不说是与香港的社会政治环境及房屋、土地政策有关。
尽管香港政府一直推行的公屋、居者有其屋等房屋政策计划大有成效,但面对人口高速膨胀、可利用土地资源配置紧缺下,住房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一直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香港政府虽然作出了最大努力,每年推出一些"公屋"及"居屋"但亦杯水车薪,使得很多符合条件入住公屋的家庭及单身人士,在漫长轮侯中望穿秋水。而条件未够"不上不落"的家庭及需要人士更望梅止渴。
目前香港轮侯上楼(入住)人数约28万人(户),按前几年统计,平均上公屋轮侯时间要4.7年,而现在则要6至8年或以上还是个未知数。

近年香港政府推出的"绿置居"先导计划在实行中亦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所谓"绿置居"简单解读为,即把现在兴建的公屋以低廉价出售给现仍居住在旧公屋的家庭,而且还要符合相应条件,当中还要视乎经济情况能否承担和购买。这种符合条件的家庭或个人称为"绿表"人士。


香港这种房屋"绿置居"先导计划,目的是让现在居住公屋、并有一点经济能力,有志向的家庭先购买政府推出的廉价公屋,再腾出原来公屋,安排给还在轮侯的家庭及个人。这种称之为"腾笼换鸟"的房屋置换措施,在实行中亦遇到不少困难阻力。

其实香港人几十年来已在这种较差的居住环境下生活工作已实以为常。按照香港人那种"房大房小有床就好"的乐观心态,这房屋居住短缺问题一定能挺得住。相信在港府的努力下会得到缓解。

笔者曾于去年底在悟空问答就"香港各区旧楼街道有那么破烂不堪吗?"作过简单论述,内容与此文类同。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浏览一下。谢谢阅读!


不輕信不盲從


现在香港可以说是没笼屋,但有㓥房,面积小的可在10平米,大的30平米左右,这是因应现代人要独立和私稳。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住㓥房。

1. 新移民:因为香港申请公屋的资格是永久性居民,也就是说要住满7年才有资格申请,有些嫁到香港,生了一个,也就3个人,那申请时只以2个人算,那申请到的单位非常小,所以很多都是拿了永居再申请,那这期间就只好租㓥房。

2. 老人, 有些老人家有些积蓄,不符合申请公屋的资格,当然也有一些是住惯了这个地区,可是分配的公屋可能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地区或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老人可能宁愿住㓥房但是熟悉的地方。

3. 更生人士,刚出狱,去申请公屋需要时间。

4. 年轻人。 现在很多年轻人刚出来就想要独立,不想和父母住,但年轻人没结婚没子女要申请公屋是漫长的等待,所以只好租㓥房。

所以,不是不申请,大部分人都会申请,只是要等


隨風HK


香港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几十万人在排队等公租房,梁振英上台时要建几万套公租房来解决,换来的确是精英集团的联手抵制,而那些等公租房的却都不出声,这应该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啊!至于深水埗那些几平方的鸟笼,那些人住那边是自己的意愿,很多人在那附近上班,而且都打两份工,在外面吃,回到“家”就是洗澡睡觉,根本没空干别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去申请公屋,如果住公屋,上班需要花一个多小时,就没法打2份工,香港很多人都是这样住在“鸟笼”里拼搏,等有了基础再申请公屋,做点清闲一些的工作。我们大陆很奇怪,自己都买不起房子,做房奴了还去关心香港?香港人可没有大陆这么迫切买房,大多数普通人住的都是公屋,可以住一辈子,就是小了点挤了点,但是至少人家结婚不用买房,不用成为房奴!


黑山老妖37625003


因为公租房很难申请到,前提条件又那么严格,必须永久居住证,就是香港当地人的福利,类比于北京,有北京户口才能申请公租房,你说难不难。


为什么住笼屋,因为便宜。香港出了名的房价高,人多地少。但房价就涨了21个月。

租赁市场就更不用说了,滋生出很多较为奇怪的出租屋,笼屋(根本没有隐私感),7-8平可住3-4个人的劏房,也叫房中房,有隔断打开,有点隐私感。

如果你有幸,是永久居住,然后去申请公租房,很不幸的事情也发生了,房子申请时间基本在3-5年左右,可能这段时间后才能申请到。

类比北京,可能就是现在北京所有的人口2300万吧,直接缩到四环内。你说那种感觉,挤不挤。

不是不申请,是申请不到。


最美居委会刘大妈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香港地少人多,而且申请条件又比较严格,有笼子屋呢,入住的条件比较低,而且有些地方交通比较方便,公主能申请条件呢?永久居住权7年而且还要其他条件,租金确实很低,不到市场等等交通条件知识,到10%而且有些地方远离交通远离市中心最重要一点上班地方比较远,对于有一些未成家的人来说,龙子的比较实惠,性价比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