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動畫片《小豬佩奇》最近火了,但這次火在了家長圈,有報道稱該片被一些家長列入“黑名單”,原因是自家寶寶看了這個動畫片後被帶跑偏,不少孩子開始跳泥坑、學豬叫。對此觀點,也有部分家長表示反對,認為這部動畫片充滿童真,三觀端正,是寓教於樂的好片子。對此,記者採訪心理學專家瞭解到,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如何模仿以及模仿的效果,家長都可以加以引導,即便是學豬叫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遊戲和一種體驗”,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扮演觀察者的角色,而動輒就用“黑名單”來禁止孩子觀看動畫片,久而久之會養成家長在教育中為了避免麻煩的“懶政”。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另外,孩子模仿豬叫也引發家長熱議

《小豬佩奇》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部英國學前教育電視動畫片,圍繞主人公小豬佩奇與家人的愉快經歷展開。佩奇是隻小豬“妹子”,與爸爸、媽媽、弟弟生活在一起,一家時常跳床、跳泥坑、跳水坑,開心時發出“嗷嗷”的叫聲,或是倒地大笑不起。2004年《小豬佩奇》首播後,立即風靡全球,因幽默有趣,鼓勵小朋友體驗生活,宣傳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深受全球孩子與家長的喜愛。前不久,第五季《小豬佩奇》在優酷上線,播放量在短時間內就已破億。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而近日一則網帖引發了對這部動畫片的熱議,發帖者稱,自己的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一時間,此帖引起許多家長的共鳴,甚至直呼動畫片“有毒”,孩子常沉迷於動畫片情節,模仿角色行為,看到相關玩具就“走不動路”。

但也有家長認為,類似於《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三觀端正”,孩子從中學會禮儀與禮貌、語言能力也得到提升,“為什麼不能學豬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