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歷史上沒有一種藝術比中國新興木刻更接近於人民的鬥爭意志和方向,它的偉大之處由於它一開始就作為一種武器而存在的。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隨著木刻雕版的印刷普及,雕版印刷品中關於書籍插圖的運用,開啟了一個新的藝術門類——版畫。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楚辭八捲圖像一卷

這種雕版衍生的藝術之美開始被廣泛運用於藝術創作中。晚明時書籍插圖版畫發達,出現了一批擅長刊刻版畫的能工巧匠和傳世傑作,被著名版畫史專家鄭振鐸稱為版畫史上“光芒萬丈”的時代。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悟香亭畫稿三卷

版畫沿革:以版作畫

Prints evolution

版畫是利用媒介物“版”來製作的“畫”,人們常稱它為“間接的藝術”,是集繪畫、雕刻、印製於一體的綜合表現形式。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天下名山記鈔十六卷名山圖一卷

版畫經歷了由複製到創作這兩個發展階段。早期的版畫是為印刷與出版而製作,畫者、刻者、印者分工,刻者只照畫者的畫稿刻版,稱作複製版畫。後來版畫在藝術上贏得了獨立的地位,畫者、刻者、印者都由版畫家一人自任,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性,這種版畫稱作創作版畫。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中國版畫的起源,有漢朝說、東晉說、六朝以至隋朝說。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唐鹹通《金剛經》

中國複製木刻版畫約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可能發生於隋唐之際。現在看到的晚唐鹹通九年(868)《金剛經》木刻卷首畫,說明在9世紀中葉,中國的木刻複製版畫已經達到相當熟練的水平。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唐鹹通《金剛經》卷首畫

魯迅其人:美學主義倡導

Aesthetic advocacy

魯迅的一生和美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他不僅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對美術有著精深的研究,而且還積極倡導大眾美術,親自參與了大量的美術實踐活動,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魯迅美術思想的豐富內容體現出兩個最基本的精神:一是注重並提倡大眾的藝術,一是倡導現實主義的精神。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胡一川《到前線去》

中國人對魯迅先生的第一印象,恐怕大多數都是來源於中小學的語文課本。提起他,我們會想起阿Q、三味書屋。然而,除了在文學上豐碑一般的成就,魯迅先生也是中國版畫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曹白《魯迅像》

1931年8月17日一早,有十三位美術青年來到了上海北四川路底長春路北的日語學校。他們並不是來補習日語,而是學習一門嶄新的課程:木刻創作法。如果說,在中國介紹新興創作木刻始於1928年魯迅領導的朝花社,那麼首次培訓中國的木刻人才則始於這次木刻講習會。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胡一川《 抗日群眾大會》

魯迅是中國現代版畫理論的奠基者。用通信方式熱情指導木刻青年創作,是魯迅大力扶持木刻運動的一個切實舉措。在現存數以百計的信函中,魯迅諄諄告誡中國的木刻青年,雖然圖畫是人類的共通語言,具有同一性,但仍應該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東方情調,即用新的形、新的色來表現中國人、中國事以及中國向來的魂靈,使之具有獨特的民族性。魯迅有一句名言:“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李樺《怒潮》組畫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羅清楨《爸爸還在工廠裡》

中國版畫之變:新興木刻運動

New woodcut movement

從複製版畫到創作版畫是我國版畫史上的重大轉折點,促成這一中國版畫史上重大轉變的是魯迅。魯迅通過辦展、教學、譯書等方式促進新興木刻運動,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的版畫人才。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江豐《碼頭工人》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王良儉《盧溝橋的守衛者》

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是由魯迅1931年在上海倡導發起的,在他的倡導之下,新銳畫家的不斷湧現,版畫團體的競相成立,木刻運動以燎原之勢席捲全國。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古元《鍘草》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王里仁《消滅敵人之前》

新興木刻從誕生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是為人民而存在的藝術。當時的版畫是以藝術家和革命者的雙重身份出現,勇敢地投身於戰爭的洪流中,以藝術作為戰鬥武器,以描繪人民疾苦、民族危亡為己任,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野夫《鞏固我們的堡壘》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古元《人民的劉志丹 》

短短五年,他訓練出吳錦棠、閻錫麟、李蒲、畢辰年等一批年前的雕版人。未能等得1915年弟子們獲巴拿馬賽會獎狀的喜訊,海趣便撒手人寰,不過,誰沒點遺憾呢?能得英才而教育之,莫不是普天下英雄的快事。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張明曹《仇》之七 · 挨鞭韃

上個世紀的中國版畫之變,“挑事兒”的是魯迅先生

▲ 張長弓《冬之行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