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李商隱年僅十七歲,隨意寫的一首詩,便流傳千古!

李商隱年僅十七歲,隨意寫的一首詩,便流傳千古!

大和三年(829)才初步平定。這年十一月,李商隱應聘為天平軍節度使巡官,隨同節度使令狐楚赴鄆州(今山東郭城),沿途目睹了戰亂後的破敗景象,寫了這首詩。因詩人是由洛陽去郡城,所以題為“隨師東”。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年僅十七歲。

李商隱年僅十七歲,隨意寫的一首詩,便流傳千古!

隨師東

唐代:李商隱

東征日調萬黃金,幾竭中原買鬥心。

軍令未聞誅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

但須鸑鷟巢阿閣,豈假鴟鴞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積骸成莽陣雲深。

潮廷濫施厚賞收買諸將,中原的財富幾乎搜利光。

諸離亮斬馬謖軍令不見,謊報殺死孫歆以邀厚賞。

只要是賢臣在朝來執政,怎能讓藩鎮割據逞兇狂。

滄州景州地區戰雲密佈,枯骨已成堆肅殺又荒涼。

李商隱年僅十七歲,隨意寫的一首詩,便流傳千古!

這首詩一中間四句連用典故,比喻恰切,諷刺辛辣,正反相間,對照鮮明,還用“未聞”、“唯是”、“但須”、“豈假”等詞語加以串聯,新穎多變,一氣呵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