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木星大红斑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ViviancnBeta


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了。

自从17世纪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此风暴,大红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它已经改变了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它的命运是啥?

美国波士顿大学太空物理研究中心科学家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木星大红斑可能会释放出某种神秘的能量,从而不断加热木星上层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的有效太阳光线可以加热陆地上空大气层,其热量甚至会影响到402千米外的太空,比如国际空间站轨道。

简单来说,渐渐消散。

但科学家们还发现,“大红斑可能就是极好的能量来源,可以加热木星上层大气层。但我们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它能够对高海拔空间的大气层产生实际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强烈的气流。

从探测器拍下的照片看,大气中的云剧烈翻转,在翻腾的云中有一个显著的大红斑。大红斑乘着大气中上升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大约6个地球日旋转一周。接受来自周围气流流动形成的能量,并且很好地保持能量平衡的状态。

慢慢消散,它是七彩云,但它又兼具危险....


蚂蚁科学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即使神秘“大红斑”水平覆盖木星表面的经度范围在继续缩小,但大红斑的垂直长度将变得更长。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风暴气旋,自1831年发现以来,它的形状和大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家们不知道它会持续多久。

木星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体积超过地球的1300多倍。它的表面是一个迷人且复杂混乱的云彩漩涡,其中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被称为大红斑。当大红斑第一次被发现时,其风暴直径曾经是地球直径的四倍。然而,木星这个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被观测到数十年来一直在萎缩,现在其直径约是地球直径的1.3倍。科学家们尚不能完全确定大红斑是否可能稳定或完全消失。

新的研究表明,随着风暴缩小,它的垂直长度将变得更长。 参与这项研究的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NASA航天器收集的历史档案和数据得出这个结论。档案信息使团队能够观察大红斑的形状、颜色及大小等的长期变化。高空间分辨率航天器数据帮助该团队跟踪“怪物”风暴不断变化的光谱特征和内部结构。

根据此前的预计,随着风暴覆盖木星表面的经度范围缩小,内部风速会加快。对木星数据的新分析表明,情况并非如此,而这种缩小反而使风暴进入木星大气。

该团队还指出,自2014年以来,大红斑的颜色逐渐变成更加明显的橙色。这可能是因为更多使风暴变色的化学物质正在通过大气层被上层云层吸取。一旦到达那里,它们就会受到较高水平的阳光照射,从而导致它们呈现较深的色调。

该研究已发表在《天文学报》上。


ViviancnBeta


大红斑是木星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就像木星的一只神秘眼睛。实际上,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巨型反气旋风暴,比整个地球还要大。



早在17世纪中叶,人类就观测到木星大红斑,也就是说它至少存在了三百多年,真是持久到没朋友。相比之下,地球上记录到的最持久的风暴——飓风约翰,仅持续31天。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木星大红斑一直以来都在缩水。

19世纪末,大红斑约横跨木星经度30度,长度50000多千米,超过地球直径4倍。到了1979年,旅行者1号飞越木星,发现大红斑的长度已经缩水到仅比地球直径2倍大一点。



2017年7月,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从距离木星大红斑仅9000千米的上空飞掠而过,展开前所未有的探测,使科学家得以对大红斑进行详细研究。



据朱诺任务团队成员Glenn Orton介绍,木星大红斑还进一步缩水,现在仅横跨木星经度13度,长度不到地球直径2倍。

有科学家甚至预言,随着大红斑不断缩水,在未来几十年里,它可能会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