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高考被调剂是每个高考生及家长的痛,每年高考后被调剂的人多吗?

快乐生活39912043


说说往年的情况。每年的具体情况要等待招生办通知。



高考投档的时候,一般按照实际招生人数的10%投档到各个学校。考生进入了投档线,如果不服从调解,所填志愿又不能被录取,将被退档。

被退档的考生只能在下一批次投档。也就是说,退档后,一本基本只能等待补录。补录不上,只能投二本线。

所有大学都要按照招生人数的10%投档。没有例外。




教育之象


笔者上大学的时候亲身体验了专业被调剂的痛苦和无奈,那时候学校最好的专业是冶金,自动化,化工,打电话给学校招生办,说录取没问题,后来我就填了这些学校热门专业,填的都是学校强势专业,结果分数不够,虽然高了学校投档线五分,但还没有录取好专业里,学校也是专业极差的录取方式,被调剂到学校刚开设一年的专业-安全工程。


想过复读,但是学校招生办说,大一好好学,可以申请转专业,我也就放弃了复读,后来我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发展我们专业很多人都是调剂进来的,不是调剂的,大多也稀里糊涂进来的,根本不知道专业干嘛的!

专业被调剂是平行志愿中一个很大的弊病,很多家长和考生盲目得闯好学校,忽视了专业,很容易发生调剂,而一旦调剂,几乎没有可能调剂到这个学校的强势专业以及社会的热门专业,那些没人报的冷门专业就是等着调剂的。


所以填报志愿的气候一定要兼顾学校和专业,专业很可能是你一辈子要做的事,所以要稳妥,不要乱冲,乱闯,虽说我们也是报考机构,但是每当看到有些机构宣传压线录取某某大学,心中还是很讨厌的,压学校投档线录取,不浪费分数,完全扯淡,误导家长和考生。


高考数据分析王纪兵


从前填报的志愿只有一个,填不中的几率相对较高,相应的,调剂的几率稍微高些。

现在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采用的是平行志愿,可以一次性填报十几个志愿,像山东省可以填报12个,大大提高了志愿填中率。如果12个志愿没有填中,等待征集志愿或调剂就没有多少可以挑选的余地了。

根据2017年山东省普通本科首次投档统计表计算了一下,发现首次投档后,投档人数已经超过了录取需要的计划数,剩余学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文理科都是5个,文科剩余计划14人,理科剩余计划16人。征集志愿时显示的计划超过这个数字,那也仅仅是学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或个别学校增加计划造成的。所以考生务必慎重填报志愿,高中低三类院校志愿都要认真权衡再权衡,保底院校必须就低,绝不能冲,确保保住。

2017年本科首次投档情况如下:

文科投档学校261,投档完成255所院校。文科计划4121,实际投出4156,超出计划35人,投档率100.85%。未满学校5所,缺额14人(392-378)。

理科投档学校357,投档完成学校352。理科计划17704,实际投出18058,比计划超出354人,投档率102%。未完成计划学校5所,缺额16人(87-71)。

通过上面的数据,各位考生和家长应该知道第一志愿的重要性了吧。因此,如果成绩过了本科(或专科)分数线,请根据考生成绩在全省的位次,参考一下去年这个位次可以填报志愿的学校,上下移动足够的位次填报冲和保底的学校,确保在第一次命中,录取到相对满意的学校或专业。千万不能在填报时有侥幸的心理,想着万一填报不准等征集志愿或调剂时再被录取,万一到那一步想上好点的学校就更难了。所以,填报志愿时多看文件,多询问,预案准备充分后精挑细拣,就一定能够成功。


imfengyou


中国人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考录取被调剂,只能说明考生和家长没有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或者说填报高考志愿时,发生的重大失误。但是话说回来,填报高考志愿,录取时被调剂,总算没有滑档。一旦造成滑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是对考生精神造成极其严重的摧残,和无以名状的痛苦;也会浪费考生一年宝贵的时间;对于来年的高考,还是一个未知的结果。

高考志愿被调剂,应当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以选择在大学兼修双学位;也可以选择考研时,重新调整专业方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志不跨,照样能盛开状元花。

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当年的高考招生政策,认真研究目标职业院校的招生章程,认真研究目标志愿院校多年连续的录取规律,全面客观,冷静理性的分析各种因素,才能做到精准的填报高考志愿。

三分考,七分填,志愿填错全输完。成绩仅供参考,赢在志愿填好。填对志愿,阳光灿烂;填错志愿,痛苦无边。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认真学习填报高考志愿的一般知识,切勿被人误导误判,耽误了孩子填报志愿,不仅痛苦,还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总体来说,服从调剂利大于弊!因此,每年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服从调剂,因此被调剂的学生数量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

一、服从调剂并不代表一定会被调剂!

服从调剂,只是给你多一次录取的机会而已。在平行志愿模式下,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模式,所以,当年的分数足够,投到某高校后,会根据你的志愿一个个检索,够哪一个就被那个专业录取了,但是如果所报专业分数都很高,你的分数没有达到,这时候只有服从调剂,才能被录取;否则就会被退档,本次录取所有志愿作废,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所以不服从调剂对考生风险很大。

二、高考被调剂,未必都是痛!

调剂的专业,也许不是你最想上的专业,但是也未必是学校最差的专业。因为调剂的范围是这所学校在本省未完成计划的专业,之所以未完成计划,是因为考生填报不均匀导致的,并不代表这个专业不好。

所以,很多学生冲进了一所更好的大学,尤其是211以上的大学,即便上的专业不是最喜欢的,也未必是差的,对这个层次的大学,学校比专业相对更重要一些。

三、所有层次大大学都有可能被调剂,但是好大学调剂的更多!

高分报学校,低分选专业!这是一般的共识。所以,对于高分学生来说,因为优先选学校,能上985,不上211,专业被调剂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好学校一般都能第一时间完成计划,而且分数都很高的原因,这种层次的学校,学生“分尽其用”的比较多;而对于中低档的学校,差距并不明显,所以这个层次的学生往往去选专业,“高分低就”的比较多!

高考报志愿,不能如愿的较多,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复读的冲动,但是最后还是被迫让位于现实!但是,进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代表就没有前途,毕竟高中生对未来的认识和规划是很模糊的,所以,进了高校,要尽快学会适应,不要抱怨和消极应对,也许能开拓一片新天地,因为不逼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高考录取后发现被调剂的应该还是很多的。

以去年我孩子这届为例,我们是国家示范高中,全省排名第二的学校。成绩下来后,学校专门组织家长学习志愿填报的规则,强调了填报志愿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练习了平行志愿下如何避免被调剂的方法。但录取结果出来后,年级群里仍有近百名家长说孩子被调剂到了不喜欢的专业,我们班群里也有7、8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被调剂到了没有报的专业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总分600多的女生,因在提前批里勾选了“调剂”,因而被上交录取,但被调剂到护理专业(她志愿报的是临床),后来她妈妈说因为想要上交的牌子,另外顾忌是女生的缘故(尽量不要复读),还是去上了。

仅以我们一校就可以看出调剂的比例都这么大,那么全省、全国考生里被调剂的就完全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了。

平行志愿确实降低了考生被退档的概率,但其录取规则也决定了“调剂”一栏为必选。在这个规则下避免被调剂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首先,要认真研究你选定院校在本省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分数都是多少(近三年),然后,将这些专业分类,首选自己喜欢又能上或力拼的专业,按专业录取分数拉开梯度排列,填报时可以按心仪程度或录取分数或其他的排序填,但最后一定要留下一个或两个空,来填报录取分数靠后但自己仍能接受的专业,从而避免被调剂到自己最不愿读的专业里。

当然,如果冲的是学校,很有可能就是擦着录取线的边被录取的,那么被调剂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虽达到了“不浪费分数”的效果,但被心中理想专业录取的概率是相当小的,这时必须做好被调剂的思想准备,也做好入学后争取换专业的准备吧。

另外强调一点,提前批不要勾选“调剂”,不要勾,不要勾!一般提前批院校少、专业也少,就当提前批是“前菜”“热身”好了,正经的大餐在后头(当然几个部属的师范院校除外,他们只在提前批招生)。

最后,祝考生们高考大捷,家长们也科学填报志愿,让孩子学到心仪的专业!



点绛煌


专业服从调剂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感受,调剂到好专业的概率,就像他就像买彩券一样,中奖的概率是在太低。每年到底有多的大学生是被调剂的具体数据还真没有官方的数据,但按照现在部分家长的填报模式,被调剂的的概率绝对不低。因为部分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填报的大学的录取方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照搬以往的历史数据,只选好的,只选热门的、只选心仪的,根本就没有进行合理的排列,这样不调剂你,调剂谁。再有不少家长对于一些大学盲目的采取冲高的政策进行填报,以黑龙江省为例,就像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本省的院校,都不是用来冲的,如果你用低分去冲,冲进去肯定是冷门专业,或被调剂。

什么层次的大学都可能被调剂,关键看大学的投放招生计划,以黑龙江省为例,只要是招生数量低于10人,专业数量低于6个,你的电子档案基本就不会被调剂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评论交流。

我是高考志愿规划师赵老师,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相关报考知识。


高考前哨站


  高考被调剂专业的是每个考生、家长心中的痛,而这种痛其实与被退档是相差无几的。

  每年高校录取被调剂专业的人多吗?这个问题没有官方答案,但从下面两点可窥一斑:

  一、高校的冷门专业多是靠调剂专业或征集志愿完成招生的。每年高校招生各批次投档,多数高校均能足额提档,但首次录取后,为何还会出现大量空缺需要征集志愿?原因在于有较多考生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被退档的考生尚且不少,那些害怕被退档而服从调剂的考生更不在少数。

  二、平行志愿以院校为单位、分数优先的投档模式,导致高校招生录取的成绩呈扁平化,让较多考生与理想专业擦肩。何谓扁平化?就是高校的录取成绩区间比较集中,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较小。其原因在于投档时,只是简单地按成绩从高到低投档,不匹配考生所填报专业,让每所高校都整体上提档了一批成绩接近的考生,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不远,但校内专业的热、冷程度却相差甚远,而这些考生中的相对低分者(他们与最分高相差并不远,其所瞄准的目标专业与高分者也相差不远,而非院校内的冷门专业),便有较多被调剂专业,一些不接受调剂的考生便被退档。

  当前的平行志愿模式,存在两个弊端:一是较多考生的专业选择难以得到尊重;二是考生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风险大。按照目前高考改革的方向,今后将推行以专业为单位投档、录取的模式,每个学校每个专业为一个单独的志愿,考生只有达到专业的投档线才会投档,且按1:1比例投档,意味着被提档就等于被录取,且不设专业调剂。这种模式下考生只须合理设计志愿的梯度,注意规避对单科成绩、身体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即可有效规避志愿填报的风险。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高考志愿梁老师


关于上述问题,不论是作为家长的,还是做为学生的,都有一种难言之隐,说不出的不快,都有一种不自觉的痛楚,毕竟经过多年的努力。可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不过好在这种现象是不多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自己报考时,报考的可能稍微好了点,又在最后服从调剂那一栏,填写了服从。因为无论是报考的学校,还是报考的专业,大家都是把自身认为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放在了最前面,要知道,越是可前的,分数要求往往越高,以此类推。如果报考的几个专业都相对来说都比较好,分数要求自然就高,根据你的分数,哪一个专业都不能录取,再根据你填写的服从调剂,所以自然就把你的专业给调剂了,当然很多情况下,被调剂的专业,都是令其不太满意的。

其实就是被调剂,也不要过于不快,因为也有很多虽然被调剂了,但照样学的很好,很优秀。无论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都叫成功,都叫收获。

所以,既然考上了,就义无反顾的去上,去学习,有差别的不是专业,而是学习。相信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我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促成教育


高考被调剂,这是每年常有的事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因为高考“大小年”及考题难易程度有所差异等原因,导致填报志愿时,对目标学校及专业估计不准,最后虽然被投档,但分数不够,又服从调剂,自然被调剂了。这种情况是被调剂的重要原因,现实中,估计有一半是这种情况。当年我高中同学有两三个同学就是这样被调剂的。

二、为了上一个较好的学校,填志愿时有“冲一冲”的心理。这种情况一般是重视学校大过重视专业的心理导致。这种情况被调剂的也不少见。虽然大家也开始重视专业,但对于一些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大学难考、考上大学最重要的时代的家长来说,依然有不少人更重视学校,加上读一个好大学更有面儿,也更有出路的观念作祟,填志愿“冲一冲”的心态就难以避免了,最终导致专业被调剂。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三、少数考生及家长功课没有做足,对孩子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并不胸有成竹,对相关大学的情况也了解不够,填报志愿时有盲目选择的因素,也容易导致专业被调剂。

虽然高考被调剂总体而言不是好事,但如果说是每个考生及家长的痛,则太绝对化。调剂的专业,确实往往相对冷门因而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一些,但也未必绝对是热门的就是适合的。我本科学金融,算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录取分数是本科母校最高的,也是王牌专业,但有一个女同学,就感觉很痛苦,读不下去。她喜欢也擅长的是语言类专业,勉强读完大一,申请转专业到了经贸外语,才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所以,专业调剂这个事儿,也需要辩证地看。对有明确喜欢和心仪的专业的考生而言,被调剂确实是一大心头痛,而对于并不太明确自己的兴趣,只是单纯追逐热门专业的考生而言,则未必是绝对的事情。但无论如何,专业被调剂,应正确面对,摆正心态,每个专业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也未必就不是适合自己的。若就读后,确实不喜欢,要么想办法转专业,要么以后考研换专业,也是可行的。

至于全国每年高考被调剂的人数及比例,并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不过有些大学特别冷门的专业确实大量存在调剂的情况,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对数量也不会小。特别是一本类以上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招生数量大,而专业设置很多,专业之间冷热差别很大,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多调剂的情况。比如四川大学,据内部统计,每年大约有招生总数的10%的考生是通过调剂录取的。

无论如何,正确面对调剂这个事儿,尽量不要因为调剂而影响到后面的大学生活,才是正确的态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