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文 | 流畅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记得那也是五月的雨季,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宜抱着厚厚的书本和毕业“蓝图”飞奔出校门,挤进了川流不息的人群。谁会留意到这个踌躇满志、波澜不惊的小女孩。

巷子里的丁香花开得正艳,浓浓的带着甜味扑面而来。第一次她穿着小跟船鞋,任长发飘湿,纯白裙角飞扬,看着前面不远处那飞旋水花的红雨伞---同班帅气男同学彬一直在招呼她同撑一把伞,她羞涩的一笑,跑开了。

其实她懂他在毕业前夕对她的心迹。因为她负责收录班里毕业方案,被他当众三番明知故问:“是否毕业方案交到你这儿?”她板脸回复:“不知道。”他因此气恼得很。其实当时一心忙于学业的她真的是不想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飘落在那些风花雪月中,可惜他不解啊,但对于那也许误伤了的纯洁情感宜在这二十后道声迟到的歉意。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还记得吗,彬。刚入学一个月后的系里排球赛,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看比赛,为队员加油。宜无意间地侧目,就看到彬一直扭头在望她,那目光火辣辣地像燃烧的一团火焰直喷向她。真的太直白太明目张胆了。被发现了他也红着大脸赶快扭头。那次系里的演讲比赛,宜激情飞扬,语惊四座,他的眼中充满了欣赏仰慕。期中考试后,她知道了颠儿啷当调皮捣蛋的彬聪明,却是个“学渣”倒数啊,而她却是年级排名第一。他毫不退缩,经常是课上窜座位一会借钢笔一会儿半块橡皮有意接近宜。但是宜属于后知后觉的人,仍一心学习。有一次,宜正在绞尽脑汁做制图作业——透视图相贯切割投影,一个竟也画不出来。彬又来借橡皮,说笑了几句后,留了一句:“原来你也不聪明啊。”这一次她蓦然心惊,彬对她有意,但是她不喜欢他。家离学校不远,她不住校每天都乘公交。他是住校的,但是突然也乘起公交。一次冬季傍晚时分的公交上,她戴着口罩站在车厢里,几个刚上车的男孩子一起凑到她跟前,流了流气,非要让她摘下口罩一睹芳容。她被他们堵在中间出不去,万分着急。他出现了,用手拨拉开他们,高大魁梧把她挡在身后,几个人一看这架势,又是公交上不敢太放肆,散开了,用手指着他说:“小子等着啊!”她怯怯说了声谢谢。但是,之后,她只是悄悄关注他,却也静静远离了他。三年中交集越发少之又少。就这样轻轻走来,悄悄走过大学时光,没带走一丝云彩......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当宜细雨中踏上汽车,薄丝袜的脚面上被高跟鞋踩压出红血印,面对她真诚的道歉,宜报以一如平常的微笑。想来大学乘车的三年中一直都是美好的印记---年轻的伙伴们在车上都是扶老携幼的,就是生病时,让座也从不迟疑。记得为了给一位不小心被车门夹了手鲜血直流的农村大姐治伤,车上陌生的人们都忙前跑后地找止血药粉和纱布帮忙包扎,爱的传递,幸福大家快乐自己。还有一次惊险,就是一驾马车突然在马路上掉头,直接戳到汽车上,汽车一下子浓烟滚滚,大家在司机指挥下没有慌乱,按次序下车,当然是老幼最先逃离,宜最后一个下车,把平安让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90年代的青春旋律。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那一年她20岁,那一年她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她热爱的另类艺术---建筑专业;那一年她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最佳,毕业设计图满分。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些她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制图之初,没有绘画基础的她连点划线都画不直,最后硬是制图一点涂改痕迹没有,基本一气呵成,需要多少功夫在里面。她的建筑概论老师,三年中没有给过她100分,尽管她答卷正确无误,但是教授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扣上一分,美其名曰:“为了追求完美,所以你必须一直在努力。”夏天她埋头伏案绘图,手上的汗渍浸湿了“硫酸纸”。当很多同学认为有了工作保证不愿再苦读书,而她依然每日挑灯夜读,因为她一直怀揣着一个理想,她不愿意作一个庸碌之人。在她专业学习的最后一年,由于不堪跑校饮食无规之负,生了一场大病,凭借那份不服输的韧劲又一次战胜了自我,用了一个寒假吃中药调理康复,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真的不想说自己有多么坚强或是有多么优秀,宜的青春也并非多么流光溢彩、多么精彩万分,在那段执着多变的岁月中她只不过是浩瀚星河中一颗最普通的小星。但是今天她特别想对即将步入高中阶段的儿子及同龄的孩子们道上一句心声:“别怕吃苦,别怕摔跤,因为你们的背后有我们殷切的希望和深厚的重托,要自强不息,要信心百倍,敢于担当勇挑责任,这才是你们的青春岁月中最应谱写的篇章。”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感谢上苍给了我们一颗年轻、崇善、向上的心,感谢那些在我们青春印记里给予温暖的人们,父母、老师和朋友们,所以直至今日不惑之年的宜,平平凡凡的宜期中考试后才得以自豪大声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无悔且无愧!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雨中的印记——致青春

ㅡ END ㅡ

作者:流畅原名刘国华 供职于张家口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诗词协会会员、张家口诗词协会理事。

曾在《阅读》《杂文月刊》《家庭百科报》《中国广播报》等多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通讯报道等近二百篇。诗歌入选《中国西部诗歌大典》和《中国当代千家诗》丛书,散文入选《中国散文论坛精品集》《当代华文亲情散文大典》和《2011楚天文学年度全国精品文选•散文》《2011楚天文学年度全国精品文选•小小说》《中国美文:21世纪十年精品选编》受聘全球华语文化传媒——新国风华夏网及华夏五千年(北京)文化发展中心文学艺术部“特约诗人”。 2015宁波奉化海峡两岸婆媳家书征文一等奖西藏拉萨征文一等奖,2016江苏常州征文一等奖作品入选CCTV7军事《岁月如歌》征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