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62

《拜厄鋼琴基本教程》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識譜難度:★ ☆

彈奏難度:★ ★

練習重點:熟練掌握3/4拍節奏型,加強跳音練習以及高8度彈奏,重點掌握音區跑動練習技巧。(具體內容見網易雲課堂來練365第78課時)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我們基本都是生活在習慣中,很多事情只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就能化難為易,成功的機率就能大大提高。在對成年人的鋼琴教學中,筆者思考了一個問題:成年人學鋼琴與習慣有什麼聯繫?好的習慣能否幫助成年人把鋼琴學得更好?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成年人學鋼琴的過程中出現的大部分問題與習慣有關。

總能聽到成人學生說:“老師,這樣彈不習慣”或是“這樣坐不習慣”等等。兒童學琴時年齡小,在生活中沒有養成多少與彈琴有關的習慣,所以學琴時養成好的習慣比較容易。而成年人就不一樣,多年的生活中養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並且帶著這些習慣開始學琴,其中某些習慣對鋼琴學習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既然問題是由不好的習慣造成的,那麼就應該改掉不好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下面舉例說明。

走神

在生活中做事情容易走神的成年人,彈琴時也容易走神,因為走神已經成了習慣。在上鋼琴課時,筆者經常發現他們走神,手在彈,心卻在想別的事情,而且是不知不覺的。上課時尚且要時刻提醒他們集中精神,何況平時他們自己練習的時候,往往五分鐘、十分鐘可以練好的東西,他們要花上一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這樣練琴的效率就比較低。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練習時間怎麼經得起這麼浪費。走神的習慣會妨礙視譜、讀譜、背譜以及手指訓練、聲音訓練等,甚至上臺的演奏也會因為走神而無法完整,從而錯漏百出。

所以,我們就要培養“集中精神的習慣”,取代“走神的習慣”。集中精神的習慣雖然很重要,但並不難養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培養。一方面是平時做事情的時候多提醒自己,並且專心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訓練,積少成多的道理成年人是明白的。同樣的道理,集中精神可以從短時間的集中到長時間的集中,開始訓練時可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時,一般五分鐘是沒有問題的,慢慢地加到十分鐘,十五分鐘……在增加這個時間的同時,習慣慢慢養成,看書、寫字、讀譜都可以用來做訓練。集中精神能夠提高練琴的效率,為學琴帶來許多好處,也是培養其他好習慣的先決條件。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坐姿

彈琴時,對坐姿是有一定要求的。日常生活中再怎麼隨意、懶散地坐著,也無須受到指責。“翹著二郎腿”“雙腳交叉”或“彎腰駝背”等坐姿都是常見的。很多人都習慣這些坐姿,習慣如自然,彈琴時也是這些坐姿,然而諸類坐姿都是彈琴時的大忌。許多書上都曾告訴我們正確的彈奏坐姿是怎樣的,作為成年人自然也能分辨對錯,怎奈平時已養成習慣,自然成為學琴時的問題之一。

“翹著二郎腿”以及“雙腳交叉”這兩種習慣在彈奏時其實並不怎麼舒服,只要每次坐到琴邊先提醒自己把腳放好,假以時日便可養成“彈奏時腿腳不翹不交叉的習慣”。最普遍的坐姿要算“彎腰駝背”了,在臺上這樣坐也是常見的,這個習慣比前兩種難改,因為它不只是平時坐姿的習慣,還有樂器條件的影響,立式鋼琴譜臺較低,看譜要低著頭,眼睛無法平視,老低頭看脖子累,尤其是視譜階段,那就乾脆彎彎腰。前輩們說彈奏時要直腰挺胸,醫生告訴我們彎腰駝背會對脊椎和肺部造成傷害。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直腰挺胸的坐姿一旦養成習慣就比彎腰駝背要舒服,所以一定要下決心養成彈奏時直腰挺胸的習慣。

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直腰挺胸。2.光線要充足(減少眼睛看譜時的負擔)。3.練琴時多提醒自己。4.勞逸結合,注意脖子的活動和休息,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當然還要有毅力,持之以恆,每次坐到琴邊就強迫自己按照彈琴的標準坐姿坐好。在很短的時間內,直腰挺胸的好習慣便可養成。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手指觸覺

手指雖然時常與物件接觸,但需要它仔細地去感受這些物件的時候不多,所以手指指尖、指腹就養成了反應遲鈍的習慣。然而彈鋼琴時對手指觸覺的靈敏度要求是很高的,琴鍵是否到底、重量是否集中等都與它息息相關。一部分人手指的觸覺是很敏感的,但大部分人手指觸覺是遲鈍的。筆者曾經做過試驗,把一個溼的杯子遞給學生拿著,然後拿回來,問:“什麼感覺?”學生回答:“你把杯子給我,然後又拿回去了。”重複一次,回答依然如此。然後筆者又說:“你不覺得杯子是溼的嗎?”“哦!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筆者認為這就是觸覺遲鈍的表現,然而人天性中手指的感覺應該是很靈敏的。

在練琴的同時,訓練手指的觸覺對於成人來說是比較難的,除了每天用於練琴的時間很有限之外,練琴時認譜、數拍、手型、放鬆等要求已經讓他們透不過氣、顧不過來了,所以筆者也把這個訓練放在生活中進行,隨時可以練習,在其他工作進行時也可以練習。訓練方法也是十分簡單的,只要平時多用心去觸摸東西,或者任何東西到手上都用手指尖、指腹仔細地感受這些東西的質地。並不是要求他們真能做到像盲人一樣能摸出字來,不需要說出觸摸的具體感受,只要去注意,去感覺就可以,目的是讓手指尖敏感起來,直至養成習慣,就是手指什麼時候觸摸到東西,都會馬上有知覺。以後練琴時注意指尖,指尖集中這一環節就很容易做到了。

僵硬

一個人立正的時候,開始都能做到放鬆,立正並保持姿勢一段時間,而後有人提醒:放鬆點,此時就會發現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僵硬了。又比如寫字,很多人的右手三指指關節左側都有個(轉第75頁)(接第86頁)突起的小包——繭,這就是寫字時沒有注意放鬆,筆抓得太緊,手指僵硬,長年累月,繭就長起來了。類似的事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人的一舉一動或是靜止不動都有可能使身體局部或全部出現僵硬,如果你仔細些,就會發現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會僵硬,只是僵硬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如此頻繁地出現僵硬,為什麼不被發現呢?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習慣了。只有僵到一定的程度,身體出現不適或是阻礙了某事情繼續進行的時候,我們才去理會,讓自己放鬆。

培養的方法:留意生活中任何時候自己的身體狀況(特別是當手裡拿著東西的時候),如發現身體任何部分僵硬,就要有意的讓它放鬆,尤其是肩膀、手臂、手腕,讓腦子對身體的僵硬敏感起來並對其作出放鬆的指令,最後形成條件反射。一有僵硬就自然的會放鬆,慢慢的把放鬆養成習慣。筆者不主張成年人初學鋼琴的時候在琴上一邊學彈,一邊學放鬆。一是這樣的放鬆學得慢;二是在要注意手型、留意樂譜的情況下,放鬆很難做得好。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總之,習慣對於成人學鋼琴是很重要的,有利於彈奏的習慣在學琴之初或之前就應該開始培養,各種習慣的養新替舊都會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新習慣的培養會因舊的習慣存在而受到干擾,產生一定的困難,但是成年人依靠自身的毅力和自控能力,加上一些正確的方法,還是可以做得到的。另一方面,成人能用於練琴的時間不多,因為他們還有其他工作要做,在音樂院校裡學習的成人,他們要學習許多的文化課,應付各種考試,練琴的時間也是很有限的,但要培養的習慣很多,光靠練琴時那微不足道的一點時間是絕對不夠用的。並非所有的習慣培養都要有鋼琴才能進行,既然妨礙學琴的習慣是在生活中養成的,那麼有利於學琴的習慣也可以在生活中去培養。既然練琴的時間不夠用,那麼我們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工作的時間,或是休息的時間,訓練一些與鋼琴演奏相關的感覺和動作,把它們養成習慣。培養各種有利於鋼琴演奏的習慣,不但可以提高練琴的效率,更徹底地解決學琴時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在生活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拜厄》第62條「一」|成年人學鋼琴需要克服和養成的習慣整理

《來練365》,利用網易雲課堂進行鋼琴教學及課後陪練,適合所有鋼琴愛好者入門學習或者基本功矯正者學習,課程共計365個課時,每日更新

減輕家長的鋼琴練習輔導壓力,讓孩子可以在有效時間內做有效的練習,並且增加孩子練琴主動性及給枯燥的練琴生活增添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