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15世紀的法國,在經濟和文化上都比意大利落後,法國的文藝復興建築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

在16世紀前期的法國,封建經濟仍佔統治地位。然而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已經開始,封建社會內部已經出現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對外貿易也很活躍。到法蘭西斯一世時,法國的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國家大權集中在國王和御前會議手中,甚至法國的教會也由國王控制,國王實際上成為教會的首腦,教會也成為專制王權的有力支柱。王權的強大、資產階級的興起、城市經濟的活躍,使民俗文化進一步發展。這就使當時的資產階級、國王和貴族們很樂意接受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文化。法蘭西斯一世崇尚藝術,且於1530年命令舉辦“皇家講座”,這個講座是法蘭西學院的基礎,成為與保守的巴黎大學相對立的人文主義中心。17世紀下半葉,路易十四執政,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點,王權和軍事力量空前強大。17世紀下半葉,法國在法蘭西學院的基礎上組成了各種藝術的專門學院。1655年正式設立了“皇家繪畫與雕刻學院”,最後設立了

建築學院(1671年)。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法國宮廷曰益腐朽墜落,最後終於爆發了1789年的資產階級革命,使歷史進入了新的階段。

法國文藝復興建築的出現,比意大利大約要遲75年。瞭解了法國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發過文藝復興建築發展的三個階段吧。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一、早期(16世紀)

這個時期是法國哥特建築向文藝復興風格的過渡階段。

意大利文藝復興剛剛傳入法國,因此在建築特徵上表現為傳統的法國哥特式做法文藝復興的古典形式的結合,往往是把文藝復興建築的細部裝飾在那些哥特式建築上面。儘管如此,法國文藝復興建築還是愈來愈接近意大利的模樣。

在這時期中,法國的主要建築活動是建造宮殿、府邸和市房等世俗性的建築物。教堂退居到很次要的地位。這些建築的特點是趨於規整,但體形仍然複雜,各部分有自己高聳的屋頂,屋頂高而陡,裡面有幾層閣樓,老虎窗不斷突破簷口,角樓上和凸出來的樓梯間上的圓錐形頂子造成活潑的輪廓線。這些建築使用了一些哥特式教堂的細部,如小尖塔、壁龕等細部,造成熱烈的氣氛。城市裡的市民房屋,外形還是中世紀的,房屋的每一部分有一個獨立的很陡的屋頂,輪廓因而比較複雜。門窗等都不對稱安置,而且大小也不一致,它們的位置和尺寸由需要決定,當然也經過匠師的精心安排。

這時期建築的代表作品有:達賽·勒·列杜府邸(Chateaud’ Azay-le-Rideau,1518-1527年),尚堡府邸(Chateaude Chambord,1526〜1544年),楓丹白露離宮(Palaisde Fontainbleau,1528~1540年)等。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二、古典時期(17世紀)

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是法國專制王權的極盛時代,文化、藝術和建築的活動都有了飛速的進展。為了適應專制王權的需要,在這時期極力推崇莊嚴的古典風格。在建築造型上表現為嚴謹、華麗、規模巨大,特別是古典柱式應用得更加普遍,在內部裝飾上豐富多彩,也應用了一些巴洛克的手法。規模巨大而雄偉的宮廷建築紀念性的廣場建築群是這時期的典型,特別是帝王和權臣大肆建造離宮別館、修築園林,成為當時歐洲學習的榜樣。這時期的宗教建築地位降低了,只有耶穌會建造了一些規模不大的巴洛克式教堂。隨著古典風格的盛行,1671年在巴黎設立了建築學院,培養的人才多半出身於貴族,他們瞧不起工匠,也連帶著瞧不起他們的技術。從此,

勞心者和勞力者截然分開,建築師走上了只會畫圖而脫離生產實際的道路,形成了所謂崇尚古典形式的學院派。學院派的建築和教育體系一直延續到19世紀。在它培養出來的建築師中間,形成了對建築的概念、對建築師職業技巧的概念和對建築構圖藝術的概念。這些概念在西歐統治了幾百年之久。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17世紀初,法國大型建築的牆面常用磚和石頭砌築,藉助於各種砌法而得到裝飾效果。屋頂還是高而陡的,並且獨立地覆蓋著一個個小小的體積。但是到17世紀30年代,所謂

孟莎式屋頂(Mansart Roof)便開始流行起來。這屋頂的特點就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轉折變得很平緩,甚至是用鉛皮做成小平頂。孟莎式屋頂使屋頂內部的空間更好利用,並且使屋頂在建築物的外貌上所佔的地位降低。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園林藝術到路易十四時期也有著很大的進展。在此之前,花園最多隻有幾公頃,直接靠著府邸。到路易十四時代,出現了佔地非常廣闊的大花園,甚至包括整片的森林,建築物反倒成了這大花園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時期著名的造園藝術家勒諾特(AndreleNotre,1613~1700),他的代表作品是凡爾賽宮的苑囿。法國這時期園林的特點是規則式的,強調幾何的軸線,這種規劃方式反映著“有組織、有秩序”的古典主義原則。法國園林的風格對歐洲有很大的影響。

這時期建築的代表作品是巴黎盧佛爾宮的東立面(1665~1670年)、凡爾賽宮(1661~1756年)和巴黎殘廢軍人教堂(1693~1706年)。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三、晚期(18世紀上半葉與中葉)

腐朽的路易十五王朝使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走向衰落。國家性的、紀念性的大型建築物的建設顯著地比17世紀少了,代之而起的是大量舒適安樂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緻的鄉村別墅。在這些住宅中,豪華的大廳用不著了,精緻的沙龍和安逸的起居室代替了它們。這時期,巴黎建築學院仍然是古典主義的大本營,他們在理論上崇拜著帕拉第奧。法國在18世紀建築的著名例子有和諧廣場(Placedela Concorde,1755~1772),南錫廣場(1752~1755),巴黎的萬神廟(ThePantheon,1764〜1790)等。

法國的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公元16~18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