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600年前,一批鑄造工匠們從山西征發而來。他們在蘭州黃河岸用了6年時間,成功鑄造了4根將軍柱。時光如梭,600年後唯一倖存的將軍柱也早已是鏽跡斑斑了。如今我們還能找到當年鑄造工匠的後人嗎?他們還在從事鑄造業嗎?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7月下旬,我們來到永靖半個川,探尋隱藏在這裡的一個600年的鑄造世家,揭開這個家族祖傳絕技長盛不衰的秘密?

48爐同鑄將軍柱

永靖縣城距離蘭州不遠,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那個鑄造了將軍柱的鑄造世家,就居住在半個川的古城村。

半個川又名胖個川,如今這裡又被人們稱之為太極川。實際上是永靖縣政府所在地劉家峽鎮。

永靖縣委外宣辦的副主任羅玉珍帶著我們出縣城向南,直奔永靖縣的新開發區。這個開發區是永靖縣這幾年著力打造的一個新城區,一切都在草創階段,一條寬闊的馬路順著農田往前延伸,綠油油的農田中不時有鮮豔的樓房出現。

半個川是黃河出劉家峽後,在兩山之間依次淤積的三個川,似乎和蘭州的西固、七里河、城關相類似。也有人說,黃河從這中間穿過將川一劈兩半,人們想當然地將這裡命名為半個川,可惜的是沒有找到這個說法出處。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出了開發區,帶路的羅玉珍說:“古城村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你們要尋訪的傳承了600年的鑄造世家,就是永靖古城村的王家。”

永靖古城王家很有些名氣,在臨夏境內還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胖個川的模子,山城堡的爐子。”,“胖個川的模子”說的就是古城王氏祖先鑄造技藝技壓群芳,製作的模具冠絕一時。“山城堡的爐子”中的山城指的是湟水邊上的青海民和川口鎮一帶,這裡人掌握著冶煉爐使用的絕招。

繞過一塊塊農田,進入村落,街道整潔,村內安靜,和我們以前看到的村落大不一樣。羅玉珍說,古城村是永靖縣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這些年花了不少氣力建設村政。原本這裡叫古城村,後來人口多了,為了管理方便,就逐漸分為兩個自然村,叫上古村和下古村,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上古村。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明洪武初年,徵西將軍馮勝為追擊盤踞在河西走廊的元軍殘餘勢力,為保證軍需,準備在黃河上架設浮橋。後來,明人徐蘭在《浮橋記》中描述說,鎮遠浮橋是用各長227丈的兩根鐵索將24只木船串聯成橋基,南北兩岸各豎鐵柱兩根,作為纜樁,人稱將軍柱。說話間,屋裡出來了一位非常精幹的中年漢子,他叫王元才,是王氏後裔。

“我們王氏家譜記載,我們先祖王宣、王訓就是明朝初年從山西征調來的眾多鑄造工匠之一。”王元才說。

王宣、王訓兩人和其他工匠們從洪武二年開始鑄造直到洪武九年將軍柱才完工。他們於洪武四年(1371年)鑄造將軍柱兩支,又於洪武五年(1372年)歲在壬子鑄造一支,再於洪武九年(1376年)歲在丙辰鑄造一支。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王氏族譜中說,王宣、王訓二人在蘭州滯留了十幾年。二人先在五泉山下祿家巷居住,再遷繡河沿,再後來落戶到黃河北的王保保城,數十年後遷移到皋蘭西半個川(即今天的永靖半個川)。王氏後裔中至今還流傳著,他們祖先當年鑄造黃河浮橋的故事:鑄造將軍柱時,場地設在蘭州黃河北,那裡架設了48座鐵爐,用來熔化生鐵,第一次澆鑄過程中發生事故,死了好幾個人,鑄造工程被迫停工,後來王氏祖先們經過分析總結之後,再次進行了測算,才又開始鑄造,成功完成了將軍柱的鑄造。

600年技藝不絕

遷移到半個川的王氏後裔,依舊從事著鑄造業。據他們家族內部的說法,王宣、王訓二人成功鑄造將軍柱後,受到官方表彰,把在甘肅境內鑄造的專利權給予了他們,此後數百年間,古城王氏就以鑄造為業。解放前,王氏子弟在臨夏、通渭、靖遠、會寧、隴西、臨洮以及青海多個地區開有分支作坊,共同使用王氏標記。解放後,隴西、臨洮等地農機廠、蘭州機械廠多是以王氏鑄造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如今居住在半個川的王氏後裔有1500多人,王氏子弟先後開設了7個鑄造廠。

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王氏後人恪守祖先傳下技藝,精益求精,名氣越發響亮。600年間,他們留下了大量的故事: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王宣十三代孫王建耀,曾為甘肅拉卜楞寺鑄造大銅鍋一口,能同時招待上千僧眾飲茶,舀水的人必須緣梯而上才能夠到偌大的鍋沿。大鍋鑄成時,活佛特准王建耀與其共坐,信徒們供獻的銀元裝滿了半鍋。王氏後裔對鑄造技術近乎痴迷,傳說有一個技師為了描畫圖樣,總要在祖師爺火神太上老君像前焚香靜坐,直至圖樣已由心生,宛在目前,才敢落筆起稿;為了畫出牛的力量之美,就牽來耕牛,使它幾天幾夜不得食水,然後端來水盆放在離飢渴的耕牛近在咫尺的地方,觀看耕牛為吃不到水而發怒掙扎的樣子,把它描繪下來。這種來自民間的方式,源於對生活的仔細觀察,講究造型的樸拙與誇張變形,然而又絕沒有經院美術的呆板氣息。

一方水土為根基

依靠著黃河水的澆灌,半個川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當年王氏祖先為何會搬遷到半個川呢?按理說,王宣、王訓二人成功鑄造將軍柱後取得了在甘肅鑄造的專利,他們應該在省城蘭州作為基地將他們的鑄造技術發揚光大,為何卻逐漸到距離省城越來越遠的地方了呢?按照王氏後人的說法,當時古城的旺族尤家給王氏後人無償提供了十八座宅院,使王氏得以安居;也有人說這裡傍黃河而居,背靠霧宿山,有大量優質的鑄造用砂原料。然而,細細分析這兩條都站不住腳。他們不大可能接受別人無償提供的宅院,更不要說是18座宅院了,這個理由太牽強了。至於說有大量的鑄造用砂,這似乎也沒有說服力,好砂哪裡沒有,非要去半個川?這似乎構不成遷移的理由。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中國農民一直把土地視作命脈,對於王氏祖先雖然是冶鐵為主,但也要置辦田產,而王保保城一面臨河背靠大山,顯然不適合發展農業,無法置辦田產,這似乎是王氏從王保保城遷往皋蘭西半個川的心理原因。我想他們首先看重的是產品的銷路,其次才是田產的置辦。

羅玉珍說:“永靖縣位於漢藏接合部,古老的絲綢之路從這裡穿過,距離永靖八十公里處的臨夏,在明代是全國六個茶馬司之一,每年大量商貿交易在這裡進行,尤其是宗教用品的需求市場難以想象。再加之這裡自古以來能工巧匠輩出,永靖氈匠、裁縫、木匠、石匠遠近聞名。”

600年前,山西工匠用土辦法,在蘭州黃河邊,鑄成4根萬斤鐵柱

所謂的一方水土一方人,其實就是說地理條件決定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搬遷到半個川王氏祖先不僅可以置辦田產,更能夠面對更為廣闊的市場。而廣闊的市場需求才是這個家族600年間不間斷地從事鑄造業的動力,這也是半個川有一個600年鑄造世家的原因。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