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贊句高手在民間,方言快板源於唐

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氣質和靈魂,記載著城市的集體文化性格。莆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1400多年,在時間的盪滌下,逐漸產生別具特色的莆仙方言。

莆仙方言又稱莆仙話、興化語,使用莆仙方言的群體分佈於莆田市區、仙遊縣,以及泉港、福清、永泰的部分地區,人口大約有500萬。

贊句高手在民間,方言快板源於唐

這門獨特的語言,流淌著不少古文言的血液。每句莆田諺語背後,更是有著生動的歷史典故。時光荏苒,美麗的莆音流傳下來。只是,越來越少的人能熟練使用莆仙方言,更不用說知曉方言、諺語背後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

贊句高手在民間,方言快板源於唐

莆田民俗專家林成彬介紹,莆仙方言快板淵源於莆田傳統的喊贊句,兩者都可以說是方言讚美詩歌,區別就是莆仙方言快板多是老百姓自娛自樂,場合和形式均不受限制;而在結婚、喬遷等大喜之日,都會喊贊句,以表示讚美、祝福,配合歡樂的氣氛。喊贊句時,有些人會按照傳統的固定內容唱,而有些人則會根據現場的氣氛環境等,即興作詞演唱。

贊句高手在民間,方言快板源於唐

“有些人可連續喊500句,即興演唱,一直唱下去。”林成彬介紹,莆仙方言快板、喊贊句在唐代就有,該民俗傳承至今,一直被人們所喜愛。如今在每個鄉村至少都有一位喊贊句的“高手”,每逢村裡有喜事,這些“高手”就會被邀請,前往喊贊句。林成彬表示,莆仙方言快板和喊贊句作為大眾民間藝術,傳承方面目前不存在問題。(來源:海峽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