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新榮區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卡紅火翻了!沒去成的點進來!

4月14日上午,新榮區助馬堡人流熙來攘往、熱鬧非凡,以“相約助馬、古堡新韻”為主題的2018助馬堡第二屆民俗文化節暨首屆杏花節在這裡拉開帷幕。

這次活動由助馬堡長城民俗文化協會發起,得到社會各屆積極響應,盛況空前,影響深遠,她讓更多的人走進了助馬堡、認識了助馬堡。

在活動期間,大同市雲巖音樂工作室內樂團、新榮區老幹局演出隊、新榮區老年健身隊、新榮區莊窩墩村秧歌隊、左雲縣鵲兒山秧歌隊、左雲縣威魯堡秧歌隊、南郊區新高山舞蹈隊、新榮區菜園溝秧歌隊、新榮區下深澗文藝隊、大同市文化局晉劇藝術中心的友情助演。另外還有一起看世界、戶外俱樂部、林茂汽貿車輛展覽、同煤集團老年大學、美好行里程戶外群、如意世界志願者有友情助陣。

助馬堡民俗館在民俗文化節暨杏花節的鑼鼓聲中欣然開館,民俗館由助馬堡村民於2017年自發籌建。民俗館分為兩個展廳,一個以書畫照片等文化類為主,一個以實物為主,把古堡人世世代代的生產、生活、使用、流傳有特徵性的典型器物等民俗文物、收藏品集中起來,展示助馬堡的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風土人情。旨在把助馬堡民俗館打造成古堡民俗文化展示,古堡保護與研究,古堡旅遊業發展的新窗口。期間,還得到了大同市民俗專家、塞北地域史學家、大同城區史志學會會長趙佃璽的親臨指導,趙佃璽還為助馬堡民俗館牌匾題詞。

助馬堡是大同北西地區重要關隘之一,著名的屯兵官堡,與鎮羌堡、拒牆堡、拒門堡並稱“塞外四堡”。嘉靖廿六年應州參將移駐新堡,遂成為大同鎮左衛道北西路路治,節制所轄九堡,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巡檢司,清末增設關稅局,堡內商旅雲集、鋪面林立、一派繁華的集鎮景象,是大同西北部最繁花的邊貿口岸,有“小北京”之稱,明清時期曾經是本地區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與大同北部得勝堡遙相呼應、並駕齊驅,素有“金得勝、銀助馬”之美譽。

為了脫貧致富的明天,我們揚帆起航;為了心中永遠的夢想,我們步無止境。郭家窯鄉黨委書記徐建國表示,我們以民俗文化節與杏花節為契機,藉助山西省鍛造長城旅遊板塊,大同市實施文旅振興戰略,新榮區轉型發展的有利時機,利用助馬堡的人文歷史資源和自然景觀優勢,讓更多遊客在觀賞鄉村田園風光同時,領略古堡的文化魅力,聆聽動人的歷史傳說。逐步把助馬堡打造成一個“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觀古堡田園風光、賣土特產品、看民俗風情表演”的民俗生態旅遊村,真正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