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宜宾外贸数据“异常”引海关总署问询 为啥激增这么多?

6月12日,四川日报、新华社的记者们在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时听到一个小“插曲”——

一周前的一个下午,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到询问通知,海关总署在信息平台上抽查各省数据时,发现临港开发区外贸数据异常,于是发函向成都海关进行问询。

原来,2018年1-4月,临港开发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近8个亿,同比增长431.13%。其中出口55246万元,同比增长6588.38%;进口24710万元,同比增长73.67%。宜宾外贸进出口总额也从长期性的全省第六升到了全省第四。

是啥原因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主任张学尽笑着说:“海关总署怀疑数据有问题,事实上,我们招商引资进来的智能终端项目105个,现在投产了31家,其中14家企业及配套入驻的5家供应链企业已经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了,他们将产品发往了世界各地。”

张学尽说:“单是智能终端外贸进出口总额就完成60999万元,占全区总量的76%。另外宜宾港保税物流的入驻企业已经有3家,完成7484万元,宜宾老字号企业天原集团完成11473万元。”

“我们都觉得好笑又兴奋!”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贸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刘永杰说:“海关总署不可能想到宜宾新兴产业发展得这么快。” 他说,2016年以前,临港开发区外贸进出口仅有天原集团一家外贸进出口企业,量也不大。随着新兴产业、开放平台的快速发展,众多项目及企业抢滩入驻临港,形成了临港开发区外贸发展的新兴动能。临港开发区已签约包括朵唯、苏格、中兴、领歌、酷比、垦鑫达、邦华、康佳等品牌企业在内的智能终端项目105个,全国手机30强企业有9户已经落地宜宾。这次统计中外贸进出口业务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朵唯公司、深港智能公司、领歌公司。

刘永杰说,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2018年货物进出总量和集装箱量长期稳居成都海关区四个保税物流中心第一,云南的烟草、成都的烟草和医药、乐山的化工原料等货物也通过保税物流中心通达全球。

据悉,目前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会同宜宾海关,就数据增长异常的原因向成都海关进行了反馈,并已报送到海关总署,总署已认可宜宾的数据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