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行業丨寧德時代上市,比亞迪可與之一戰嗎?

11日,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開盤價為30.17元,收盤為36.2元,大漲43.99%,目前寧德時代市值已為786億元。

登陸資本市場的寧德時代已如虎添翼,而國內另一巨頭比亞迪也沒閒著,隨著電池對外開放逐步推進,未來能否重奪電池一哥的位置值得期待。那麼兩家巨頭企業在發展佈局上有何異同呢?

行業丨寧德時代上市,比亞迪可與之一戰嗎?

技術路線

早期,寧德時代電池也以磷酸鐵鋰為主,2015年後開始全面轉向三元電池,目前寧德時代已進入74家新能源汽車廠商供應鏈,2017年反超比亞迪躍居國內電池裝機量第一的位置。

隨著電池向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三元電池逐漸替代磷酸鐵鋰成為主流,一向以磷酸鐵鋰為主的比亞迪也不得不調整戰略,採用三元電池。2017年已經有部分乘用車採用三元電池,2018年生產的所有乘用車將全部採用三元電池。未來比亞迪將採取兩條技術路線並行的發展方向,在追求長續航、高性能的乘用車領域使用三元電池,在追求性價比的商用車以及儲能等領域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比亞迪也正在加大對三元電池的生產力度。近日比亞迪發佈公告稱,為提高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順應公司動力電池對外開放的戰略方向,加速公司動力電池產能建設,擬將原募投項目“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使用募集資金總額由人民幣60億元調整為人民幣50億元,變更募集資金人民幣10億用於在青海投資建設的“年產12Gwh動力鋰電池建設項目”。

在鈷價上漲,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高鎳三元電池被認為是未來主流方向,採用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再搭配石墨負極可以使方殼電芯能量密度提升到260Wh/kg,而硅碳複合物負極則是突破300Wh/kg的關鍵。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巨頭也都在積極研發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硅碳複合物為負極的鋰電池。同時,兩者都在積極佈局固態電池等下一代鋰電池技術,不過由於技術壁壘,固態電池還未能大規模量產,業內預計固態電池實現商業化得在十年以後。

產能佈局

截至2017年年底,寧德時代總產能超過17GWh,而IPO募集的資金也將用於產能擴張和研發投入,募投項目達產後,可新增24GWh產能。2016年寧德時代產能已達7.5GWh,其中磷酸鐵鋰和三元各佔一半,按照規劃,接下來每年翻番,到2018年底總產能達38GWh,到2020年底,總產能將達到50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10GWh,三元電池40GWh。

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電池產能是16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佔10GWh,三元鋰電池為6GWh。預計2018年還將在青海擴充10Gwh的三元電池產能,到2018年年底總產能將達26GWh,到2020年產能預計將達40GWh。

行業丨寧德時代上市,比亞迪可與之一戰嗎?

鋰電池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可謂是企業生存的根基,兩家企業都重視技術的研發投入,截至2017年底,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共擁有907項境內專利及17項境外專利,正在申請的境內和境外專利合計1440項。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公司研發費用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3%、7.62%、8.16%。

比亞迪的電池生產研發主要在上海、深圳和惠州分公司,上海比亞迪成立於2002年,是比亞迪最重要的汽車電池生產以及汽車研發基地,目前共有248項專利。惠州比亞迪電池公司成立於2007年,作為上海比亞迪的重要補充,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解液、苯基環已烷(CHB)等鋰電池材料以及汽車零部件,目前公司共有208項專利。

擴張策略

曾毓群曾表示,全球化是寧德時代下一步發展的主要戰略之一,寧德時代計劃在首次公開募股中發行其總股本10%的股票募集資金,用於進一步擴大其海外市場。在歐洲市場,寧德時代已與大眾、戴姆勒簽署了供應協議,寶馬、雷諾日產也計劃採購寧德時代的電池。目前,寧德時代正考慮在德國圖林根州設立電池工廠,預計到2019年底,第一批電池生產線將準備就緒。除了德國,寧德時代也表示,並不排除未來會在多個地區建廠。

目前,歐洲還沒有一家規模化電池企業,電池工廠的稀缺意味著歐洲是一塊藍海市場,眾多企業紛紛把建廠目標瞄向了歐洲,除了寧德時代外,LG化學、三星、SK集團等都有在歐洲建廠的計劃,比亞迪也意欲進軍歐洲市場。比亞迪一位高管向媒體透露,比亞迪正在考慮在歐洲建廠進行電池生產,但並具體位置尚不確定。

一直以來,比亞迪由於採用封閉的供應模式,電池只限自家汽車使用,這使後來居上的寧德時代有了發展的機會,乘用車領域主要客戶都選用寧德時代的電池,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出貨量逐漸拉開差距。而目前,比亞迪已經意識到這種垂直模式存在的問題,其開放策略正在穩步推進。

行業丨寧德時代上市,比亞迪可與之一戰嗎?

根據第307批公告,東風汽車的兩款車已經採用了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這是東風汽車首次採用比亞迪動力電池,同時也是比亞迪動力電池首次對外裝機,這意味著比亞迪的對外開放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另外,比亞迪還在與長城、北汽、廣汽等各大汽車廠進行業務對接,預計不久後將會有更多車企採用比亞迪的電池。

比亞迪的對外開放領域不限於電池,還計劃將三電核心技術打包出售,同時出讓部分股權給下游客戶,實現利益共享。比亞迪擁有全球領先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憑藉在三電領域多年的技術累積、規模化形成的成本優勢以及龐大的客戶基礎,對外開放後將與寧德時代展開競爭。

在剛剛過去的奧迪峰會上,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教授表示,未來奧迪在華生產的電動車,將會採用比亞迪或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戰爭,似乎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