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寶應縣衙憶舊

寶應縣衙憶舊

楊貴時

舊時縣署俗稱縣衙。寶應縣衙始建於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坐落在嘉定橋西(今縣政府所在地)。開禧元年(1205年)遷徙於嘉定橋東;嘉定六年(1213年)遷回故址。元末毀於兵燹。至元二十四年(1364年)復建,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嗣後再建。清季續修。

寶應縣衙憶舊

網絡圖片

寶應縣衙坐北面南。從大門進去,經過儀門、戒石碑亭,即可步向正堂、中堂(二堂)、後堂(三堂),盤桓於知縣住宅。知縣住宅背倚應宿峰。“峰不石,壘土焉。高可三十餘丈。植木數株,大不足而致古;幹老成鐵,枝蟠屈作蓋形,望之宛如尺幅畫。以逼近宰署,竹杖罕登,時為鹿犬所遊,寒鴉夕照而已。”(《寶應名勝紀略》)與正堂等主建築相平行的,東側有典史宅、主簿宅、縣丞宅,西側有科房、吏舍、書房等。在大門左側為鐘鼓樓,土地祠;右側為監獄。其垣牆高達二丈,為明嘉靖五年建築。自宋至清,縣衙幾經兵毀,又幾度復建,但其格局大體如初。青磚小瓦,壁壘森嚴,儼然是一方之治所。

寶應縣衙後堂,舊名“慎德堂”,先後有匾曰“琴鶴雙清”、“玉雞堂”;中堂有題曰“天符堂”;正堂是知縣聽政的重地,有無“公正廉明”、“明鏡高懸”之類的匾額懸掛著,我未考證過,大概是少不了的。自宋代以後,相繼在這裡供職的寶應知縣除元代查無資料外,南宋(自乾道元年建縣衙始)計有10任、明代81任、清代174任,平均兩年半一任(清代平均一年半一任)。烏紗帽換來換去,狀如走馬燈。遵循縣誌體例規則:“宦跡:善政者由書之,略加數語,以見微意,餘不備錄。”寶應歷代縣誌為其中知縣立傳的僅有宋代5人、明代35人、清代26人。耿隨龍,河南滑縣人,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授寶應知縣,歷時五載謝職。《康熙寶應縣誌》載曰,是年寶應大水,洪波浩渺,廬舍淹沒。“邑侯耿公初下車,側然憫憐之,日進父老庭下,訪問便宜。”其間,他在張居正改革的影響和驅動下,大聲疾呼:“弊有當革,雖數百年所因襲之法,不憚掃而更之;利有當興,雖千百年未有之事,不憚舉而行之。”邑人對此勒石立碑,名曰“六事興革碑”,樹立在土地祠前面,永為遵守。當他離開寶應多年以後,邑人還在深深懷念他。在宏濟河北閘、關王廟右,集資建立“生祠”祀之。清康熙九年(1679年)九月,《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應邀到寶應作幕賓,至次年三月去高郵。他雖為幕賓,且時間甚短,但為寶應做了一些實事好事。城南有一方明代遺留下來的官塘,常年濫用民力,蓄養嘉魚,以供達官貴人宴享。為此,他建議知縣捨去官塘而改作放生池,並捉筆代刀,撰寫了《放生池碑記》。一時傳為佳話,戲說寶應是蒲松齡的第二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