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西域的先民塞种人后来怎么消失了?

于无声处34


塞种人,简称塞人,是中国史书对一个中亚游牧部落的称呼,波斯人称为塞卡人。塞种人在历史上一度辉煌,后来衰落,大部分被融入到突厥民族中(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只有少部分塞种人形成了塔吉克族。

现在,塔吉克族分平原塔吉克和高原塔吉克。平原塔吉克主要分布在中亚的塔吉克斯坦,高原塔吉克在我国帕米尔高原附近。塔吉克族总人口有1000多万。

在公元前1800-公元前1500年前后,居住在中亚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因为环境变化而四处迁移。当时正好是中国夏商更替时代,气候从温暖湿润开始变的干旱,“伊洛竭而夏亡”,商汤时代也有七年大旱。中亚是大陆的内部,干旱更加严重。雅利安人向西到了欧洲,向南到了印度和伊朗,乃至西亚。

这是雅利安人的古代大分流。

大分流之后,仍然有少量雅利安人留在了中亚和西域地区。在公元前1000-公元前200年间,中亚和西域的雅利安人又兴盛起来,他们说着原始的印欧语言。大部分人仍然是游牧部落,少部分农耕,从东欧到西域,占据了大量土地。他们都可称为广义的塞种人。

广义的塞种人:西边最靠近古希腊和斯拉夫人的是斯基泰人,里海西北的萨马尔特人,里海东北的阿兰人(奄蔡人),中亚的塞种人(狭义的),西域的大月氏人。

后来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的相继崛起,把大部分塞种人融合了,逼迫一些塞种人到了帕米尔高原一带,最后形成了塔吉克人。

现在的塔吉克人说一种类似伊朗语的印欧语言—塔吉克语。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