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央企国企工作的吗?

武堡主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现在不像过去,大众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少,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几乎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是满足国企和央企的招聘,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应聘。


近几年,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持平不增,作为我们国家的支柱型企业,国企和央企必须主动承担这样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所以每年的毕业季,在一些重点大学,我们都可以看到央企和国企的招聘身影,即使当年,企业岗位没有空缺,但是也会提前培养储备“管培生”,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只要你足够优秀,不管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有机会进入的。


国企和央企都是我们国家的顶尖企业,所以多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想要通过考试进入,还是要努力才行,实力才是硬道理。


我们以国家电网为例子,一般每年会进入高校招聘应届生,校招的时间分为两个批次,第一批次是下半年的十一月,这个阶段岗位数量相对第二次会更多,能达到1万人次以上,第二批是来年的三月,很多在校生可能公务员等公考考试不理想,会考虑进入国企单位,这一批的报考人数和岗位也会相对减少的,算是一次补招。


除了了解考试时间,我们也要关注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基础要求是本科,电工电器这一类岗位,专科生也是可以报名的,也有部分的技术性岗位,要求的是研究生,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当然专业的选择也是一个硬指标,例如常见的几类“通信类”、“计算机类”“财经类”,具体专业要求,还是需要大家查询当地近年招聘的详情。不仅如此,其他的一些附加条件,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增分项,例如英语等级考试、学习考试成绩等。


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付出,就一定可以进入心仪的单位。


决胜网


父母皆为农民,本科当年是省内还不错的二本,现在一本招生。13年校招四大行,算是央企里效益和排名不是特别差的。

首先,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些评价。所谓关系必然有,但在真正实力面前,关系只是锦上添花。毕竟,同批中同事走内部员工通道的也必须满足学历条件且通过笔试。讲真,这算比较公平的。

其次,就我自身而言其实当年也付出了不少。大四整个上学期别人玩的时候我每晚上自习做行测,当时笔试也是通过了交行、万科和移动等大型企业。记得面试交行那一次,饿了大半天,一直面到晚上十一点连学校都回不了。而且穿的高跟和西装,冷得发抖。

说这些只想表明一点,当你在怀疑社会不公时先问问自己付出了些什么?作为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做的应该是更努力。毕竟,别人的父辈早已走过这条路。

而且我的经历并非特例,周围在移动、电网以及公务员系统的同学朋友都不少,且都是普通家庭出身。但是,以他们的努力这是该得的。试问,有几个抱怨的人在高考时努力考好大学,有几个人在大学时努力学习争取保研拿奖学金?有几个人愿意一个人把申论行测做了又做?如果做不到,我倒觉得没什么可怀疑和抱怨的。


传媒坊


首先要说的是:央企和国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央企特指中央直属企业,不管是归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企业,还是各部委直属企业,都属于央企的范围和概念,如中国铁路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肯定是国企,但是国企不一定是央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国企除了央企之外,根据管理的权限不同,还包括省国企、市级国有企业甚至县级国有企业。

其次,你想说的应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没有可能通过考试进入央企?

我的回答是:没有问题。因为央企是一个由庞大的群体组成的员工队伍,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不仅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央企,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中层和高层。

广义的中央企业包括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自然垄断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

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 如国有五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我的一些硕士同学,很多都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毕业后有的进入了国家部委机关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审计部、农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部委,有的进入了央企,如国家电网、中国邮政总公司、大唐电力等央企,更多的则进入了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发展得还都不错。

其三,你想说的是:现实中看到有一些有关系的人进入了央企,所以怀疑普普通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关系是进不去的。

你说的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毕竟是少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15.5万户,其中,中央企业5.2万户,地方国有企业10.4万户。到2013年年末,全国国企职工人数3698.4万人,其中,中央企业1762.9万人,地方国企1935.5万人。所以中央企业的1762.9万人肯定大多数人是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不仅如此,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招聘成为央企的中高层。

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每年都组织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管理者的工作。至2009年底,中组部、国资委已先后7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从近万名应聘者中录用了113人。

当然,毕竟中央企业人才济济,要进去不容易,要在里面生存和发展更需要自己更大的努力,中央企业的员工也不是铁饭碗,也不会一劳永逸,也有优胜劣汰,要取得好的发展也有真正的能力才行。

我是文化评论,一个财经金融分析评论,欢迎关注并留言


财经文化评论


作为一个世界500强的央企员工,以我自己的经历供你参考:

我是2003年大学毕业于985高校,当时是校园招聘进的这一家央企,规模和收入、利润巨大,目前是世界100强,我也是无权无势,父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自己通过招聘进入该企业。那年10月该企业到我们大学进行校园招聘,那个时候外企和央企是我们毕业生都希望进的单位,这个央企因为待遇高,很受青睐。

因为待遇好,报名的人也多,竞争也激烈,我们专业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参加了面试,初选留下20人,淘汰了大约80人,第二次是隔了一周之后,又通知笔试和二次面试,采用的是当时还不怎样流行的无领导小组方式考察应聘者,最后又经过终面和体检,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最后留下3人,当然,竞争激烈,收入起薪也很高,2003年,第一个月的工资是8500,那个时候,我所在的那个一线城市的房子均价4000多元,社会平均工资是2300,公司还有免费的单间宿舍住,可以办理一线城市户口,感觉比我去民企的同学薪酬高太多了……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吧:

社会没有你想象的黑暗,一切都有可能,但是你自己要努力,要有能力,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追星星的人15


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央企国企工作的情况存在的,现在很多国企比如铁塔、烟草、石油、中建、铁路、移动电信等等虽然存在内部操作,(比如子弟),但是这类考试的筛选是存在比例的,没有关系的社会考生也会考入系统,我有很多的朋友通过自己考试,没有托关系,进入了石油,烟草,中建等等。

并且很多央企,比如中建,通过招聘会的形式筛选人才,会当场考试,面试有一二面,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是面试官看了简历后觉得优秀直接当场录取,进入后也是正式编制,可见对笔试成绩也不是特别重视,你的简历如果特别优秀也是存在被提前录取的可能的。

同时说个题外话,进入国企或者央企还要注意企业的前途,是不是在走下坡路,比如石油、烟草等等,一个是因为国家支持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国家大力控烟、禁烟的原因,所以选择工作要擦亮眼睛,毕竟考入也不是容易事情。而且国企央企并不一定就比私企就好,国企央企对比公务员的稳定性差一点,对比私企又稳定性强,但是一些国企央企并不是靠能力说话,就算你没关系考进去后,想升职还是要依托部分关系,待遇福利也并不比私企好多少,我们选择职业重在本职业是否有个好的前途发展,而不是被国企央企的响亮的名号蒙蔽了双眼。


尼克六六


首先您提出这个问题就能从这几个问题中看出来,您首先对央企还是比较认可,央企确实总体来说比较好,但是央企里边也有很多比较坑的岗位,首先中字头的建筑企业还有中字头的工程企业,而且普通学生去了,都是从基层干起比较累的,流动性强,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也不是太高,还经常加班,所以说不是每个人去了央企都是两点一线朝九晚五周六周日,因为还有很多在基层工作的人,他们还是非常累的,而且这种生产类的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招人,首先因为他们要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再有他们本身就需要很多人,最重要的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以前招的毕业生辞职,而且全国央企有几十家公司不一定都会是高待遇,这个与当地的工资水平,还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关。

以笔者所在的电力行业为例,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五大四小,但是具体到来说,五大电力总体待遇都不会比浙能,粤电,京能等地方国企的待遇高,所以这些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不是央企说就那么难近,也不会就一定那么好,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央企也分一线岗位,还有总部岗位还有管理岗位等等等等,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啦啦拉拉噼里啪啦


当然有了,我好朋友他老婆通过参加考试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工作

1、不要把社会想象的那么黑暗,那个朋友和他老婆本科是重大的,后来他们都考了研究生,那个女生去了大理,男的去了东北大学。毕业后女生也是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进去后具体薪资不清楚,反正知道是分户口,而且工作满三年后,在北京分一套小房子;

2、我们总是听到说什么国企央企靠人脉,也许这种情况存在,但是不是唯一。只要是我们自己想进去,自己足够优秀,做好充分准备,正义就会站在你这边的,总会心想事成的,记住机会永远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留在北京


可以感觉到,你所说的央企和国企,实际是指央企和地方国企。如果不加上地方国企,概念就有些问题。因为,央企也是国企,只是由于是中央管理的国企,所以才叫做央企。

央企很多,有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去中石油、中石化,三大电信企业,核电企业等,有部委管理的企业,如文化、体育,包括金融企业等。央企大多规模很大,都是巨无霸。

地方国企则不一祥,不管谁来管理,都没法与央企比。且越到基层,国企越少,规模也越小。

至于普通人的孩子有没有可能考进国企、特别是央企。答案很明确,就是很独立——有。


谭浩俊


高学历进国企未必受到重用,比如:很多国企都喜欢说自己的员工学历有多高。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还是看背景的多。

经历了招工的过程,本来报名的国企,后来报名的履历转到国企的三级公司,这是亲人的经历,这个三级公司急需人手,也就说:做事有你的份,待遇是没有其总部的水平。这样的企业就不去为好。

据了解,一些企业都有所谓全民所有制,就是二级公司,国企都喜欢搞这些同工不同酬的企业。


闲适人家


放心,绝大部分是正规应聘进去。但进去难度越来越大。

以前,招聘权可以下放到三级子公司,现在基本回收到二级公司,以前,社招和校招都可以,现在社招进去太难了,通道基本封死。

校招现在一般要求211及以上,二级公司,即集团公司会召集各个区域公司到各个大学毕业季去校宣,招聘。这个过程一般是正现的。

现在领导们不会明目张胆安排亲戚进来,首先是程序上限制了,即便要,也要符合基本条件。其次,如果招进来,容易被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