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近日,山东淄博市发生了一起中学生杀人案。

14岁的初三学生秦子康,持刀杀死了同学马自然。

杀人的原因极其简单粗暴——“杀了他,我就是第一名了。”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原来,马自然与秦子康均为雪宫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马自然品学兼优,经常是班级第一名。

而凶手秦子康,成绩也非常优秀,只是长期被马自然“压制”,只能拿第二。

秦子康因此极为不爽,凶案发生前不久,他曾恶狠狠地警告马自然:你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马自然将这件事告之家人,家人也跟学校上报过,可惜在当时并未引起重视,学校只对秦子康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未深究。

一语成谶,6月4日会考成绩公布后,马自然的排名再次高于秦子康,而秦子康竟真的埋伏于马家门口,并选在第二天下午痛下毒手。

等到马自然回家时,他突然持刀冲出,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挥刀直捅其心脏!

马自然中刀后,挣扎着冲向门口逃生,可杀红了眼的秦子康哪里肯放过他?

据说,在追砍过程中,马自然的脖子被砍断一半,颈动脉更是全被切断,秦子康仍嫌不够泄愤,又在马自然胸前、背后连捅十几刀,刀刀致命,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当马自然的母亲听到动静从楼上冲下来时,儿子早已成了个血人。

马母当场崩溃,呼天喊地,却再也叫不醒尚有余温的儿子。

这件案子让一众网友触目惊心,什么仇什么怨?因为成绩排名,就对同学狠下杀手,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这样差吗?

其实,在这起杀人案背后,同样值得重视的是秦子康父母对他的教育。

据知情人士透露,秦家是双教师家庭,父母平时对秦子康的成绩要求极为严格,正因如此,长期拿不到第一,得不到表扬的秦子康,疑似在极大压力下杀死第一名泄愤!

一起校园凶杀案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式比较教育”产生的悲剧,是“憎恨别人家孩子”上升到了极点发生的惨剧。

丧心病狂的秦子康,最想要的看似是第一名,其实更想要的无非是父母的肯定。

但凡父母能多给他一些关心与肯定,也许这场悲剧本不用发生。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伴随着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一个永远触碰不到的竞争对手,

一个你永远不可能赶上对方进度的神秘人物,

而这个人统称为——别人家孩子。

在父母口中,别人家孩子,聪慧美好,多才多艺,一路名校,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一众人生大事,皆幸福美满。

但每个孩子心目中最憎恨的,往往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式父母,似乎对别人家孩子有着天然的执念。

眼里永远只看得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喜欢夸赞别人家孩子,可对自己的孩子却总是习惯式否定。

甚至认为“打击教育”下,才能教育优秀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靠的从来就不是打击。孩子曾经遭遇过的那些打击,只会成为他们前行的阻力。

留下的伤痕,也只会像被钉子钉过的树干一样,无法平复如初。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打击教育”的危害有多大?

  • 内心脆弱敏感、没有安全感
  • 习惯性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感受不到被爱,一旦成年后会想尽办法和家庭疏远
  • 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性格
  • 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 抗打击能力弱,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宿命感和无力感,而不会去抗争

所以,“打击教育”远比想象的更严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在关于“打击教育”的心理研究中,有倾诉者曾说:

青春期的时候,爸妈不许我打扮,还天天用非常真诚的口吻对着我感叹:你为什么这么丑!我非常伤心,而且一直觉得自己很难看。

长大以后,我发现我非常在意外表,完全没法接受自己素颜,而且也很在意别人的外表。

后来我跟我妈提起这件事,她说是为了防止我青春期谈恋爱,故意要给我灌输我这种观点,人丑就会多读书。

想让孩子认真读书,不可以用别的方式吗?为什么要通过骂孩子丑这种方式?即使到了成年之后,可以打扮了变漂亮了,这个女孩依然怀疑自己“长得很难看”,没有自信。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少年说》中,有一个女孩,她站上了高台,哽咽着对台下的妈妈喊: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他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对不起,我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这么努力,为什么你眼里就只有别人家的孩子?

多少父母在等孩子的道谢,而孩子还在等他们当年的道歉。

终归到底,真正的教育、真正优秀的父母,最后都只能是孩子生命中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