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 甲午战争时清朝最善战的一支军队,曾获得过欧洲人的高度评价

公元1894年的冬天,英国著名女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从利物浦远行到远东的朝鲜半岛,当时大清帝国与日本的甲午战争正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伊莎贝拉在朝鲜没待多久便被驱逐出境,不过她仍然在书籍中记述了她这次短暂的朝鲜之旅。

在伊莎贝拉著作的《朝鲜纪行》中,她记述了自己曾在平壤玄武门附近见到的一块墓碑,这块墓碑用木头制成,上面用日文书写着:“奉天师团总司令官左宝贵战死于此。”

甲午战争时清朝最善战的一支军队,曾获得过欧洲人的高度评价

左一为左宝贵

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死的第一位高级将领,甲午战争爆发之后,他率领手下的奉军前去朝鲜抵御日军,同行的还有毅军的马玉昆部、盛军的卫汝贵部,以及丰升阿的吉林练军,共记13000余人,史称四大军入朝。

四大军在进入朝鲜之后,由于指挥不一以及主和派的干扰,他们没能听从左宝贵的建议,主动出击日军,导致日军逐渐在朝鲜半岛站稳根基,并且在集结完毕之后对平壤城进行了围攻,城内守军虽然拼死抵抗,但是仍然没能阻挡日军的优势兵力,守城士兵大多随同将领叶志超弃城而逃,只剩下左宝贵和一些奉军官兵依然顽强抵抗,直到左宝贵在玄武门战死。

后来日本的军事评论家曾认为:“如果当时清军可以主动出击根基未稳的日军,就算不能胜利,也可以牵制日军很长时间,清军指挥官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实属不幸。”

甲午战争时清朝最善战的一支军队,曾获得过欧洲人的高度评价

左宝贵率领奉军官兵入朝

当时曾参与过平壤之战的日军士兵,对左宝贵手下奉军官兵旺盛的战斗力和精良的装备十分惊讶,奉军的前身是同治八年创建的直隶古北口练军,当时因为关外热河一带出现大量土匪和马贼,于是清廷命左宝贵率领这支军队前去清剿,这支军队因为作战勇敢而受到了盛京将军的赏识,后来便以左宝贵为指挥官,作为客军驻守在奉天各地。

在左宝贵驻防奉天期间,曾经和一位名叫都格·克里斯的欧洲传教士进行过接触,当时浑河发生了洪水,很多民房都被冲垮,左宝贵带领官兵前去加固大坝,正好碰见了在灾区给人看病的克里斯,两人后来一度成为了好友,克里斯在回忆录中对左宝贵的奉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左将军的部队,是大满洲唯一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他们的训练非常好,永远保持着紧张的精神。”

甲午战争时清朝最善战的一支军队,曾获得过欧洲人的高度评价

平壤战役中与日军激战的奉军官兵

左宝贵的性格刚正不阿,对军队的管理极为严格,曾经因为部下的一名清朝宗室军官霸占民女,下令将这名黄带子当街斩首,因此奉军中的大小军官都不敢触犯军法,他还下令部下不准吸食鸦片,不准赌博,不准扰民,如果有敢违法者,便用绳子穿透耳朵后游街,然后在根据罪行依法进行处罚。

除此之外,左宝贵对士兵的现代军事训练也十分重视,当时奉军中主要有骑兵、步兵和炮兵三个兵种,左宝贵要求步兵要能起伏分合,炮兵要能攻坚挫锐,骑兵以出奇驰骤为能。

当时的奉军还是关外清军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左宝贵将大部分军费都用来购买国外的先进武器,日军在平壤与奉军激战时,就惊讶的发现奉军的士兵居然装备着先进的毛瑟十三连发快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