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結婚買房靠父母基本已經成為了中國婚姻的固定模式,別說是剛畢業的小青年,就算是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的老司機,想在結婚的時候全靠自己的積蓄買房也很困難。

特別是一線和幾個重點二線城市,很多家庭即便是傾其所有也未必能買到一套合適的房子。

所以租房,是在大城市討生活的標配,甚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信奉只租房不買房的人生信條。

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可能連租房都租不起了。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追不上房價的你,能追上房租嗎?

這個炎熱的畢業季,對於漂泊在外的都市青年來說心裡卻拔涼拔涼的。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的房租均有所增長,漲幅均遠超去年同期水平。

拿北京來說,整體房租的漲幅超過了20%,特別是五環、六環附近的房子,很多都是五百一千的往上漲。

6月底7月初,金女士(化名)計劃在北京公益西橋附近租一套兩居室,當時的價格是7500元左右,但是出差十天回來後發現,附近小區的房租普遍上漲了1000元。

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林木(化名)剛在北京西北五環外著名的唐家嶺附近租了一套55平方米的一居室,租金為4100元/月,可是他說去年同事在這裡租的差不多的房子只要3000元/月。

這樣的事情似乎在這個暑假屢見不鮮,無論是和去年同期比較還是僅僅和上個月比較,北京的房租都有明顯的上漲。

雖說每年暑期都是租房的高峰期,房租也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浮,可是漲的這麼“兇猛”的情況,卻並不多見。

據統計,目前,北京房租每平方米的均價已經達到了94元,即便租一個二三十平米的單間,也要將近三千塊,還不能是在繁華地段。

不只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的房租漲的更驚人。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網的數據,7月房租漲幅最高的城市竟然是成都,高達32.4%,重慶和天津也位居前列,而北京20.3%的漲幅僅僅位居第六。

即便是最低位的廈門也保持了10%的上漲幅度,平均起來算,上述各大城市的房租漲幅達到了22.12%。

可見房租上漲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特別是在人口比較集中的一二線城市,也難怪很多人感嘆,買不起房就算了,現在連租房都要租不起了。

長租公寓推高了房租嗎?

早前貝殼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中國住房租賃白皮書》中就指出,2018年將是我國租賃行業超速增長的一年。

特別是伴隨著“租購併舉”、“租售同權”等政策的密集出臺,開發商、中介機構、酒店集團等紛紛進軍長租公寓市場。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於是很多人認為,正是這些中介機構的滲透,才抬高了大城市的房租。

但是這種說法恐怕不是那麼的經得起推敲。

首先,租房與買房不同,不需要考慮當下房屋是否有增值能力等問題,如果覺得房租貴,租房者會選擇住的更遠或者更差。

按照北上廣一個小時左右的平均通勤時間,可選擇的範圍要比買房大的多。

所以,控制一小塊地域的房源就能推高價格的說法很難成立。

至於多家中介機構暗通款曲試圖擾亂市場價格的說法,也很難實現。

根據最新的媒體報道,北京10家主要的租賃中介機構,手中的房源共計才12萬套,平均每家1.2萬套,顯然,這談不上壟斷,更沒有定價能力。

而且和炒房不同,炒房客可以通過屯房降低市場的供給使得房價上漲,那麼即便房屋空置在手裡,在可以預期的幾年內,只要能賣掉,賺的錢都能翻番。

可是中介公司搶來房源,空置的成本很高,如果一個月的房租是5000元,中介付給房東4000自己留1000,那麼只要空置三個月,一年的利潤就沒有了。

而且如果這時候,競爭對手突然降了房租,那賠的就更多了。

另外根據2018年7月北京市租賃房屋的成交數據(環比增加19.2%),租賃市場依然火爆,並沒有中介手裡屯著大量的房子不租以期推高市場價格。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而且,中介賺的差價(正常範圍內的),也就是個麻煩錢,一部分是節省了房東整理房屋和維修的麻煩,一部分節省了租客出現問題時和房東互相扯皮的麻煩。

可以說中介的出現,是市場自我調節的一種表現形式,如今房租漲了,很難一口斷定就是中介的鍋,更何況這裡邊還有通脹的水分在。

當然了,很多城市確實有一些黑中介,也可能有惡意抬高房租的中介聯盟,但是我們應該做的是精細化管理這個行業,而不是否定這個行業本身。

當然租賃公司的金融行為並不在這個行業的正常討論範圍內,我們下邊再說,只能說,如果長租公寓正常經營,是不會推高正常的市場價格的。

說到底還是房子太少了

其實凡是涉及價格,背後的成因都是複雜的,但是供需缺口卻是非常簡明的經濟學邏輯。

據統計,預計到2025年,我們租賃市場的總收入將接近3萬億元,租賃人口將達到2.3億,但是可供出租的房源卻在不斷減少。

以北京為例,北京租賃人口共800萬人,按照每間住1.2人計算(小夫妻或嬰兒),需要大約700萬間房子,而目前的租房供應量約為350萬間,也就是說,僅僅北京一城,就面臨著400萬間以上的租賃缺口。

特別是近幾年,各大城市都出狠招、下猛藥,政治房屋違法出租的現象。

比如,嚴禁中介公司或房東,“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出租房屋應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違反者會被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當然了,從消除消防隱患的角度來考慮,這些措施十分必要,不過作為代價之一就是,會在短時間內增加租房需求。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同時,新增租賃房源也在下降,鏈家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租賃房屋只有4600萬套,來應對1.6億租賃人口自然是捉襟見肘。

在這種情況下,房租自然是水漲船高。

租房管制能解決問題嗎?

可以說中介是市場經濟自我調節的一種表現,如果出現問題:

比如中介在房東和租客之間散佈不實消息、製造恐慌;或者中介控制房源、散播漲價的預期;又或者中介通過平臺之間的聯盟提高價格。

政府當然要出面干預,最好的就是從根本著手,加大租賃房屋的供給數量,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短期來看所有干預的目的都應該是維護市場本來的秩序,保持合理的價格,而不是不準企業自行定價。

比如,對中介價格聯盟的禁止與懲罰;保護房東可以在多家平臺掛出房源的權利。

更重要的是,防止中介以租金為基礎,過度進行金融創新,在增強壟斷能力的同時放大風險。

8月20日,杭州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長租公寓公司宣佈破產,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據報道,鼎家的客戶在租房時通過一個名為51返唄(現更名為“愛上街”)的APP一次性把租金付給了鼎家,再每月返還給貸款APP相應的金額。

可如今,公司破產,租戶拿不到押金卻還要按時還錢,房東也收不到之後的房租。

長租公寓爆倉,一定比P2P爆雷更厲害。

一家公司倒閉就有4000多名租客和房東的錢打了水漂,而鼎家公司到底是破產還是卷錢跑路仍是未解之謎。

相信在未來,相比於直接的價格管制,如何細化租賃市場的規章制度,防止租賃公司的過度金融化才應該是監管的重中之重。

買不起房算什麼?眼瞅著,也要租不起房了!

根據北京、上海的市場調查,相比2013年,居民的首次購房平均年齡已經從30歲推遲到了35歲。

可以預測的是,未來選擇租房的人會越來越多,不管這種選擇是不是迫於無奈。

如果一邊嚴控著住房和土地的增多讓房價高企,一邊又沒有一套完善的租房管理系統,這將比房租的上漲更讓人感到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