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太極拳的真言實話集錦

除了林墨根、松緒金等三位恩師傳授拳技拳藝之外,我還請教過太極名家名師傅鍾文與傅聲遠、楊振鐸、鄭鈞(趙堡架太極傳人)、張志俊(陳式太極傳人)、趙幼斌、曹彥章(崔毅士的傳人)、孟憲民與丁水德(牛春明的傳人)、沈行佐與沈行佑(武匯川的傳人)、曹一民(中國科學院武術協會主席)、翟維傳(武式太極傳人)、 劉習文(張虎臣的傳人)等人,海納百川嘛。多年來對拳藝極慮求精,積累了一些太極拳的真言實話。

1、學習太極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永無止境。須漸修方能頓悟。但一層功夫一層理,不到一定的境界,憑現有的體會去揣摩太極拳理論,必有隔閡。功夫不到,耳食為知,終屬虛妄。

2、太極拳學習主要是以傳統的言傳身教方式,所以,太極拳愛好者選擇老師學拳就極為重要。在這裡要提醒太極拳愛好者,不要迷信哪一派的“正宗傳人”或“什麼大師”、“ 嫡傳弟子”等宣傳,太極拳是活著的文化與技藝,是不能像古董、金錢一樣繼承、傳遞的。再是嚴師,加上名師當然更好。還要具體看看繼承人的武德、功夫、綜合修養如何。

3、書本圖譜形式的缺點是圖形靜止,無法表現拳術運勁及神態。視頻影像形式則沒有圖譜形式的缺點,老師向學生言傳身教,自學者似乎是在旁聽。其實,沒有老師在旁邊校正動作,是圖譜和影像形式自學時的共同缺點。再說,圖譜影像上的示範者,都是經過由簡單到複雜、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套路到對練,經過體悟身知的老師,圖譜影像等載體無法把這個過程反應出來。

4、練習太極拳要想具有技擊實戰能力,首先要出功夫,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選擇正確的練習方法。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練習方法呢?以我個人練習太極拳的經驗來說,太極拳的內容應包括:一是基本功的訓練;二是套路的練習; 三是樁功的練習;四是輔助功法的練習;五是內功的修煉;六是各種推手的練習;七是散手實戰訓練。

5、由於諸多原因,現在的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只知道楊式太極拳唯有慢練的傳統拳架,不知道還有快練的傳統拳架。“慢”好像是楊式太極拳的代名詞,以至忽視了慢的實質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極拳練快,別人就不相信你練的是太極拳了”,客觀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為了“慢”而慢練,最終將喜歡技擊的太極拳練習者引入了“枉費功夫貽嘆息”的誤區。殊不知慢是為了給快打基礎,慢是練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諺的“慢如抽絲,疾如電摯”。

6、某名家說:“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松功修煉”,這句話不錯。他指出:松功修煉是從下往上練。亦有名師說松功修煉是從上往下練。我師承所學的松功修煉是實的部分身體從上往下放鬆而沉到腳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虛的部分身體從下往上放鬆而飄或提起來,如松而不飄或不提,亦不是真松。

7、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膝蓋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關節承載過多的身勢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勢重量下沉至腳底。如能松胯,則膝蓋鬆開自然受力。

8、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腰骨或腰肌過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9、有人說弓步的後腳稍許彎曲是對的練法,有人說弓步的後腳伸直是對的練法,其實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虛實狀態。對此我贊成太極名家董英傑先生的意思:弓步的後腳,不用時為虛,可以稍許彎曲。

10、有人把肩關節練得很靈活,以為松肩墜肘練到位了。其實“松肩墜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肩關節”好松,肩胛骨難松。只有肩胛骨鬆開後,兩手臂才能相通,又利於氣沉丹田。

11、為什麼要松腰 ?松腰可以使重心下移,達到平衡穩定,這是它的主要作用。

12、為什麼要沉肘 ?因為要把全身的力量運到手上去,故而不但要松肩,還必須沉肘。

13、太極拳的松功是一種修煉手段,“松”的目的不是實戰時軟塌塌、鬆懈懈、如一攤稀泥;而是以神氣將身勢鼓勵起來,使它動盪起來,有強大而又靈敏的柔彈力、穿透力、擊打力。這是太極拳初學者要明白的主要東西。

14、為什麼要含胸 ?含胸有兩種顯著的作用。第一是含胸可以使氣不上浮,為了能使氣向下沉,則必須含胸;第二是含胸動作對於兩腿的起落和進退,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

15、為什麼要拔背 ?為了避免脊柱鬆弛過度和產生低頭彎腰等現象,所以用拔背來控制。此外,拔背在技擊時,還起著發力的作用。

16、何謂腰胯帶領四肢?就是說四肢的一舉一動都受腰胯帶領;如果腰胯在這個勢完成運動後,上肢或下肢還有多餘的動作,那麼,說明腰胯與四肢的運動已脫節。

17、有人用彎曲膝關節來降低下盤重心和身體高度的練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關節僵緊,不利於虛實變化,又容易損傷膝關節。

18、太極拳含有氣功的一些精華,但要知道太極拳不是氣功。氣不只是氣功說的體內之氣,太極拳要全身內外都化為神氣,執著在內怎能全身通透。有些人被神玄所蒙,著意追求大、小周天通的練功效果,這會影響拳藝的提高。

19、鼓隆肚腹不一定是氣沉丹田。練氣是先將空氣的氣沉入丹田,心與氣守于丹田,積之漸漸會有成果。當氣沉丹田時,氣要細、長、靜、慢,有如抽絲一般,不能強壓。

20、當練拳中出現肩膀痠痛、腰腿痠痛等,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一定是方法錯。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階段性的,累過去了就不累了,這才是正常的,前輩說“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細汗,出完細汗出香汗”。到了只細細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進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