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或许差别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在于家长们的培养方式。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妈妈们必须要了解这些黄金教育法则!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鱼缸法则——孩子成长需要自由空间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几条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好几年了,竟然还是那么小,于是人们认为,这鱼就是小个头。有一天,鱼缸被打破了,因为一时找不到鱼缸,就把鱼儿养在院子池塘中。没想到,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得很大。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父母常常帮孩子作出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衣服、选择玩具;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回答。所以,孩子们常常无法举一反三……

作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让孩子去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其实是信任和尊重孩子。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孩子会因此自信,更加努力!

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在一所小学进行了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期待是一种力量,暗示是一种能量,赏识是一种积极的能量!父母只有不断的赏识孩子,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暗示,孩子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前行!

强化定律——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特制了大木箱,把鲸鱼和它的食物都放了进去。很快,小鱼们被吃得精光。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玻璃板放进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在玻璃板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狠地朝小鱼们游去,于是撞到了玻璃板上。重复多次后,它终于懂得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

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自己的猎物。之后,科学家们拿走了玻璃板。多次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槽里,鲸鱼的猎食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在一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经历后,就被固定起来,形成习惯。所以,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细节,注重引导。

在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应该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立即予以重视和嘉奖,不要在孩子表现良好时漠然视之。表扬孩子的正性行为比责备他们的负性行为更有效。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正在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总是不如意呢?

有了这些黄金教育法则,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家”优秀的孩子啦!因为,你培养的孩子会更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