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樱花”名的由来:为纪念李世民之弟

“樱花”名的由来:为纪念李世民之弟

樱花绽放,绚烂迷人;樱花飞舞,如梦如幻。在广州、长沙、成都、武汉、北京、大连……从南到北,赏樱花已成为人们迎接春天的一件盛事。

樱花并非“舶来品”,而是起源于中国,赏樱花也是中国传统,唐朝时便有赏樱花的习惯,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诗赞道:“樱桃千叶枝,照耀如雪天”。后来,樱花渐渐传入了日本,观赏樱花也成为日本的重要习俗。

樱花起源于中国

对于樱花起源的争论,中国樱花产业协会执行主席何宗儒表示,作为樱花之国的日本原来是没有樱花的,据日本权威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日本樱花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长江流域、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中国樱花在唐朝时期传到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事实俱在,证据确凿,毫无争论下去的必要。

早在25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礼记·月令》已有关于樱桃的记载,“仲夏之月,天子馐以含桃,先荐寝庙”。秦汉时期 ,樱花栽培应用于宫苑之中。至汉唐,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盛唐时期,已流行“樱花节”,出游赏樱已成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樱花在“留洋”前就早已在神州大地大显风采。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不但是世界公认的“园艺花卉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野生樱花类观赏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见到樱花,悠然惬意,一句“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引无数游人墨客竞折腰。樱花盛放带来艳丽春日,令诗人无比喜悦。盛唐时期,众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樱花的种植及鉴赏,也就在这个时期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使者带回了东瀛扶桑。

“樱花”名的由来:为纪念李世民之弟

樱花名如何来

那么,樱花之所以被称之为樱花,它的名称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在四川阆中古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唐代滕王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从小即万分受宠。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李元婴由寿州刺史调隆州(即今日之阆中)任刺史。为免遭皇帝忌恨,聪明的滕王李元婴并没有选择什么“励精图治”或是“收买民心”,而是“纵情”山水,“尽情”享乐。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广种花木、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竟乐而不归长安。《新唐书》记载,滕王贬到阆中仍不遵守法度,且更加“放肆”。其录事参军裴韦劝谏他,话没说完他便打。一次,高宗大赏亲王,赏给各位亲王彩绸五百匹,却只赏给滕王两车麻绳。高宗说:滕王钱帛已很多,不需要赏赐,两车麻绳让他做穿钱的绳子。随着高宗、滕王故去,阆中百姓终于知道了这位放荡不羁的皇室成员心中的苦闷——想要造福一方却又担心遭来杀身之祸。后世很多史家认为,滕王这些行为都是他在皇位争夺漩涡中采取的“韬晦之计”,使人们认为他对皇权不感兴趣,从而躲过了李世民、李治对他的注意,成功地保全了自己。而李元婴还有一手花蝴蝶的高超技艺,形成了 “滕派蝶画”,渐成自家体系,他画过许多蝴蝶图,最有名的一幅是《百蝶图》,并从此在画坛留下了“滕派蝶画”的美名。蝴蝶的技法也极为细致、工整,诸凡蝶须、蝶眼、蝶足、蝶翅纹理毕现、线条流畅,蝴蝶的举止形态,如动、止、飞、恋、吸饮、啜粉,无不逼真又各异其趣,故有:“滕王蝴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的赞誉。为了纪念滕王,阆中百姓取其名中“婴”字为他在玉台山所种的花树命名,即为樱花,这就是樱花命名的由来。(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刘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